Skip to content

地水师

程传

序卦曰:讼必有众起,故受之以师。师之兴,由有争也,所以次讼也。为卦坤上坎下,以二体言之,地中有水,为众聚之象;以二卦之义言之,内险外顺,险道而以顺行,师之义也。以爻言之,一阳而为众阴之主,统众之象也。比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上,君之象也;师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下,将帅之象也。

地水师展开↓
初六
九二
六三
六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师出以律,否臧凶。
象曰:师出以律,失律凶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地水师

师:贞,丈人吉,无咎。

本义

师,兵众也。下坎上坤,坎险坤顺,坎水坤地。古者寓兵于农,伏至险于大顺,藏不测于至静之中。又卦惟九二一阳居下卦之中,为将之象;上下五阴顺而从之,为众之象。九二以刚居下而用事,六五以柔居上而任之,为人君命将出师之象。故其卦之名曰师。丈人,长老之称。用师之道,利于得正而任老成之人,乃得吉而无咎。戒占者亦必如是也。

程传

师之道以正为本,兴师动众以毒天下,而不以正,民弗从也,强驱之耳。故师以贞为主,其动虽正也,帅之者必丈人,则吉而无咎也。盖有吉而有咎者,有无咎而不吉者,吉且无咎,乃尽善也。文人者,尊严之称。帅师总众,非众所尊信畏服,则安能得人心之从?故司马穣苴擢自微贱,授之以众,乃以众心未服,请庄贾为将也。所谓丈人不必素居崇贵,但其才谋徳业,众所畏服,则是也。如穣苴既诛庄贾,则众心畏服,乃丈人矣。又如淮阴侯起于微贱,遂为大将,盖其谋为有以使人尊畏也。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 兴役动众无功罪也,故吉乃无吉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 吉无咎,谓如一件事,自家作出来好,方得无罪咎。若作得不好,虽是好事也,则有咎。

象曰:地中有水,师。君子以容民畜众

本义

水不外于地,兵不外于民,故能养民则可以得众矣。

程传

地中有水,水聚于地中为众聚之象,故为师也。君子观地中有水之象,以容保其民,畜聚其众也。

集说

  • 陈氏琛曰: 地中有水,犹民中有兵,非师之象乎?君子观师之象,必容保其民,必畜其兵众焉。盖田以民分,兵以赋出,故当无事之时,必制田里,教树畜,使比闾族党州乡之民无不各得其养。民既有养,则所谓伍两卒旅军师之众,以为他日折冲御侮之用者,皆畜于此矣。苟平时诲之无其方,则缓急谁复为之用哉?

彖曰:师,众也,贞,正也。能以众正,可以王矣。

本义

此以卦体释师贞之义,以谓能左右之也。一阳在下之中,而五阴皆为所以也。能以众正则王者之师矣。

程传

能使众人皆正,可以王天下矣。得众心服从而归正,王道止于是也。

刚中而应,行险而顺,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,吉,又何咎矣。

本义

又以卦体卦徳释丈人吉无咎之义。刚中谓九二,应谓六五。应之行险谓行危道,顺谓顺人心。此非有老成之徳者不能也。毒害也,师旅之兴不无害于天下,然以其有是才徳,是以民悦而从之也。

程传

言二也以刚处中,刚而得中道也。六五之君为正应,信任之专也。虽行险道而以顺动,所谓义兵,王者之师也。上顺下险,行险而顺也。师旅之兴,不无伤财害人,毒害天下。然而民心从之者,以其义动也。古者东征西怨,民心从也如是,故吉而无咎。吉谓必克,无咎谓合义,又何咎矣。其义故无咎也。

集说

  • 游氏酢曰: 用师之道,将以正天下之不正也。故师谓之征,己则不正,其能正人乎?刚中而应,任将之道也;行险而顺,兴师之义也。仰顺乎天,无违天以干时;俯顺乎人,无咈人以从欲。兴师之顺如此,故能以众正。以众正之,则人皆知其欲正己而已,天下孰不趋于正哉?
  • 胡氏炳文曰: “毒”之一字,见得王者之师不得已而用之,如毒药之攻病,非有沈痾坚症不轻用也。其指深矣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