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地晋展开↓
初六
六二
六三
九四
六五 》
上九
爻辞:悔亡,失得勿恤,往吉无不利。
象曰:失得勿恤,往有庆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阴乘阳,小人壅君子,多咎
⇅ 比:五爻比于四爻、上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五多功,中位(中正之德)、君位
展开全部↓
火地晋
䷢
六五:悔亡,失得勿恤,往吉,无不利。
本义
以阴居阳,宜有悔矣。以大明在上,而下皆顺从,故占者得之,则其悔亡。又一切去其计功谋利之心,则往吉而无不利也。然亦必有其德,乃应其占耳。
程传
六以柔居尊位,本当有悔。以大明在上而下皆顺附,故其悔得亡也。下既同德顺附,当推诚委任,尽众人之才,通天下之志,勿复自任其明,恤其失得。如此而往,则吉而无不利也。六五大明之主,不患其不能明照,患其用明之过,至于察察,失委任之道。故戒以失得勿恤也。夫私意偏任不察,则有蔽;尽天下之公,岂当复用私察也?
集说
- 刘氏牧曰:阳为躁动,阴为静止。三五阳位,以阴居之,能节其动,故爻辞不称晋而皆曰悔亡。
- 石氏介曰:以道自任,得之自是,失之自是,曾不以介意。小人患得患失,恤也。
- 胡氏炳文曰:事有不必忧者勿恤,寛之之辞也;有不当忧者勿恤,戒之之辞也。此曰“失得勿恤”,戒辞明矣。盖当晋之时,易有患得患失之心。才柔又易有失得之累,大明在上,用其明于所当为,不当用其明于计功谋利之私也。
案
彖辞言康侯之被遇,而传以柔进上行释之,则圣人之意以此爻当康侯而为卦主明矣。盖凡卦皆有主,其合于彖辞者是也。九四高位而爻辞不善,如此则彖辞之义诚非六五不足以当之。晋如鼫鼠者,患得患失,鄙夫之行也;失得勿恤者,竭诚尽忠,君子之志也。
象曰:失得勿恤,往有庆也
程传
以大明之德得下之附,推诚委任,则可以成天下之大功,是往而有福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