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火丰展开↓
×
初九
六二
九三 》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丰其沛,日中见沬;折其右肱,无咎。
象曰:丰其沛,不可大事也。折其右肱,终不可用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阳乘阴,君得臣辅,多助
⇅ 比:三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三爻与上爻有应。阳刚而滞于四爻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三多凶
展开全部↓
雷火丰
䷶
九三:丰其沛,日中见沬,折其右肱,无咎。
本义
沛,一作斾,谓幡幔也。其蔽甚于蔀矣。沬,小星也。三处明极而应上六,虽不可用,而非咎也。故其象占如此。
程传
沛字,古本有作斾字者。王弼以为幡幔,则是斾也。幡幔围蔽于内者,丰其沛,其暗更甚于蔀也。三明体而反暗于四者,所应阴暗故也。三居明体之上,阳刚得正,本能明者也。丰之道必明动相资而成,三应于上六,上阴柔又无位而处震之终,既终则止矣,不能动者也。它卦至终则极,震至终则止矣。三无上之应,则不能成丰。沫星之微小无名数者,见沫暗之甚也。丰之时而遇上六,日中而见沫者也。右肱人之所用,乃折矣,其无能为可知。贤智之才遇明君,则能有为于天下;上无可赖之主,则不能有为,如人之折其右肱也。人之为有所失,则有所归咎,曰“由是故致是”。若欲动而无右肱,欲为而上无所赖,则不能而已,更复何言,无所归咎也。
案
九三之蔽又甚于二四者。爻取日中为昏义,二三四在一卦之中,而九三又在三爻之中也。且二应五,为柔中之主;四应初,为同徳之助;三所应者,乃过中处极之阴,其蔽安得不甚哉?上六以其昏昏,使人昏昏。故九三虽以刚明之才为之股肱,而不免于毁折。然于义为无咎者,守其刚正以事上,反己无怍而众无尤也。
易中所取者虽虚象,然必天地闲有此实事,非凭虚造设也。日中见斗,甚而至于见沬,所取喻者固谓至昏伏于至明之中。然以实象求之,则如太阳食时是也。食限多则大星见,食限甚则小星亦见矣。所以然者,阴气蔽障之故。故所谓“丰其蔀”,“丰其沛”者,乃蔽日之物,非蔽人之物也。且此义亦与彖传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”相发。
象曰:丰其沛,不可大事也;折其右肱,终不可用也
程传
三应于上,上应而无位,阴柔无势力而处既终,其可共济大事乎?既无所赖,如右肱之折,终不可用矣。
集说
- 潘氏士藻曰:六二虽当丰蔀之时,然五得位得中,犹可以大事,故六二发若之孚可施也。九三所应上六,无可发之明矣,不可用而不用,保身之哲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