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天风姤展开↓
初六
九二
九三
九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包有鱼,无咎,不利宾。
象曰: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阳乘阴,君得臣辅,多助
⇅ 比:二爻比于初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阴位(不当位),二多誉,中位(中正之德)
展开全部↓
天风姤

九二:包有鱼,无咎,不利宾

本义

鱼,阴物。二与初遇,为“包有鱼”之象。然制之在已,故犹可以无咎。若不制而使遇于众,则其为害广矣。故其象占如此。

程传

姤,遇也。二与初密比相遇者也。在他卦则初正应于四,在姤则以遇为重。相遇之道,主于专一。二之刚中遇初,固以诚然。初之阴柔,群阳在上而又有所应者,其志所求也。阴柔之质,鲜克贞固。二之于初,难得其诚心矣。所遇不得其诚心,遇道之乖也。包者,苴裹也。鱼,阴物之美者。阳之于阴,其所悦美,故取鱼象。二于初,若能固畜之如包苴之有鱼,则于遇为无咎矣。宾,外来者也。不利宾,包苴之鱼岂能及宾?谓不可更及外人也。遇道当专一,二则杂矣。

集说

  • 陆氏希声曰:不正之阴与刚中之二相比,能包而有之,使其邪不及于外。

  • 李氏开曰:剥之贯鱼,姤之包有鱼,皆能制阴者也。

  • 胡氏炳文曰:包如包苴之包,容之于内而制之,使不得逸于外也。

  • 何氏楷曰:“包”字与“系豕”、“包瓜”同意。古之小人所以乱天下者,往往君子激之也。二曰“包有鱼”,则不视小人为异类而直以兼容之量包之。既下迩之使近,亦不激之使无所容,其何咎焉。

制阴之义,不取诸九四之相应而取诸九二之相比者,阴阳主卦皆以近比者为亲切而处之,又有中有不中焉。故复六四之独复,亦不如六二休复之为美也。夬五近上,则有苋陆之嫌;姤二比初,独不以阴邪为累乎?曰:夬之阴,其势极矣,如病之既剧,如乱之已成,非有以除去之不可。姤则阴始生也,如病将发,如乱初萌,豫防而早冶之,则不至于盛长矣。观乎“不利宾”之戒,未尝不以阴邪之渐驯为谆谆也。《诗》云:“敝笱在梁,其鱼鲂鳏。齐子归止,其从如云。”是不能制之而使及宾之验矣。

象曰: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

程传

二之遇初,不可使有二于外,当如包苴之有鱼,包苴之鱼,义不及于宾客也。

集说

  • 吴氏曰愼曰: 九二既包有鱼,则当尽其防制之责,以义言之,不可使遇于宾也。若不制而使遇于宾,则失其义矣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