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为地展开↓
初六
六二
六三 》
六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含章可贞。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
象曰:含章可贞,以时发也。或从王事,知光大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阴
⇩ 乘:阴乘阴
⇅ 比:皆为阴,阴柔汇集,代表多奸佞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三多凶
展开全部↓
坤为地
䷁
六三:含章可贞,或从王事,无成有终。
本义
六阴三阳,内含章美可贞,以守然居下之上,不终含藏,故或时出而从上之事,则始虽无成,而后必有终。爻有此象,故戒占者有此徳,则如此占也。
程传
三居下之上,得位者也。为臣之道,当含晦其章美,有善则归之于君,乃可常而得正。上无厌恶之心,下得柔顺之道也。可贞,谓可贞固守之,又可以常乆而无悔咎也。或从上之事,不敢当其成功,惟奉事以守其终耳。守职以终其事,臣之道也。
集说
- 王氏弼曰: 三处下卦之极,而不疑于阳应斯义者,不为事始,湏唱乃应,待命乃发,含羙而可正者也。故曰含章可贞也。有事则从,不敢为首,故曰或从王事也。不为事主,顺命而终,故曰无成有终也。
- 杨氏简曰: 无成无终亦不可也,无成有终,臣之道也。
- 胡氏炳文曰: 阳主进,阴主退。乾九三阳居阳,故曰乾乾,主乎进也。坤六四阴居阴,故曰括囊,主乎退也。乾九四阳居阴,坤六三阴居阳,故皆曰或进退,未定之际也。特其退也曰在渊,曰含章,惟进则皆曰或。圣人不欲人之急于进也如此。三多凶,故圣人首于乾坤之三爻,其辞独详焉。
- 俞氏琰曰: 坤道固宜静而有守,或有王事,则动而从之弗违也。无成,谓持美以归于君,不居其成功也。有终,谓职分居此,则当终其劳也。
- 蔡氏清曰: 六阴三阳,亦有顺而健之意,故无成有终,亦先迷后得,东北䖮朋乃终有庆之意。
- 陆氏振奇曰: 其不敢专成者,正其代君以终事而不为始也,是即安于后得主之贞者与。
象曰:含章可贞,以时发也;或从王事,知光大也
程传
夫子惧人之守文而不达义也,又从而明之。言为臣处下之道,不当有其功善,必含晦其美,乃正而可常。然义所当为者,则以时而发,不有其功耳。不失其宜,乃以时也,非含藏终不为也。含而不为,不尽忠者也。或从王事,象只举上句解义,则并及下文,它卦皆然。或从王事而能无成有终者,是其知之光大也。唯其知之光大,故能含晦。浅暗之人有善,唯恐人之不知,岂能含章也?
集说
- 吕氏祖谦曰:传云“唯其知之光大,故能含晦”,此极有意味。寻常人欲含晦者多,只去锄治骄矜,深匿名迹,然逾锄逾生,逾匿逾露者,盖不曾去根本上理会。自己知未光大,胸中浅狭,才有一功一善,便无安著处,虽强欲抑遏,终制不住。譬如瓶小水多,虽抑遏固闭,终必泛溢。若瓶大,则自不泛溢,都不须闲费力。
- 王氏申子曰:含非含藏终不发也,待时而后发也。或从王事而能无成有终者,必其知之光大也。浅暗者有善,唯恐人不知,岂能含晦哉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