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雷火丰展开↓
初九
六二
九三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丰其蔀,日中见斗,遇其夷主,吉。
象曰:丰其蔀,位不当也。日中见斗,幽不明也。遇其夷主,吉行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阳乘阳
⇅ 比:四爻比于五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阴位(不当位),四多惧
展开全部↓
雷火丰

九四:丰其蔀,日中见斗,遇其夷主,吉。

本义

象与六二同。夷,等夷也,谓初九也。其占为当丰而遇暗主,下就同徳则吉也。

程传

四虽阳刚,为动之主,又得大臣之位,然以不中正,遇阴暗柔弱之主,岂能致丰大也?故为丰其蔀。蔀,周围掩蔽之物,周围则不大,掩蔽则不明。日中见斗,当盛明之时反昏暗也。夷主,其等夷也,相应故谓之主。初四皆阳而居初,是其同徳,又居相应之地,故为夷主。居大臣之位,而得在下之贤同徳相辅,其助岂小也哉?故吉也。如四之才,得在下之贤为之助,则能致丰大乎?曰:在下者上有当位为之与,在上者下有贤才为之助,岂无益乎?故吉也。然而致天下之丰,有君而后能也。五阴柔居尊,而震体无虚中巽顺下贤之象,下虽多贤,亦将何为?盖非阳刚中正,不能致天下之丰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达曰: 据初适四,则以四为主,故曰“遇其配主”。自四之初,则以初为主,故曰“遇其夷主”也。
  • 张子曰: 近比于五,故亦云“见斗”。正应亦阳,故云“夷主”。
  • 郭氏雍曰: 二之丰蔀见斗,以重阴而非正应也,而有孚发若吉者,中正也。四之丰蔀见斗,非中正也,而遇其夷主吉,者应初而有遇也。二爻之义相类,故其辞同而皆终之以吉。有为之时,明动必相济然后有成,故初谓四为配主,四谓初为夷主。迭称主者,明动相须,莫适为主。惟明者知求动以为主,动者知求明以为主,故也。
  • 郑氏汝谐曰: 初视四为配,以下偶上也;四视初为夷,降上就下也。

象曰:丰其蔀,位不当也;日中见斗,幽不明也;遇其夷主,吉行也

程传

位不当,谓以不中正居高位,所以暗而不能致丰。日中见斗,幽不明也,谓幽暗不能光明。君阴柔而臣不中正,故也。遇其夷主吉行也,阳刚相遇,吉之行也。下就于初,故云行,下求则为吉也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六二指六五为蔀为斗,故往则入于暗而得疑;九四之蔀与斗皆自指也,故行则遇明而得吉。
  • 吴氏澄曰:丰蔀见斗,六二爻辞已备,象传不释而独九四致其详者,盖二象由九四而成,四为蔀,故二见斗;二爻之象同而所重在四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