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乾为天展开↓
初九
九二
九三
九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
象曰:终日乾乾,反复道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阳乘阳
⇅ 比:相近爻皆为阳,君子同道而行,相互壮大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三多凶
展开全部↓
乾为天

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

本义

九,阳爻。三,阳位。重刚不中,居下之上,乃危地也。然性体刚健,有能乾乾惕厉之象,故其占如此。君子,指占者而言。言能忧惧如是,则虽处危地而“无咎”也。

程传

三虽人位,已在下体之上,未离于下而尊显者也,舜之玄德升闻时也。日夕不懈而兢惕,则虽处危地而无咎。在下之人,而君德已著,天下将归之,其危惧可知。虽言圣人事,苟不设戒,则何以为教?作《易》之义也。

集说

  • 郑氏康成曰: 三于三才为人道,有乾德而在人道,君子之象。
  • 孔氏颖达曰: 以阳居三位,故称九三。以居不得中,故不称“大人”。
  • 杨氏时曰: 乾之九三,独言“君子”,盖九三,人之位也。履正居中,在此一爻。故《文言》于九四,则曰“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,中不在人”,于九三止言“上不在天,下不在田”而已。其曰君子行此四德者,盖乾之所谓君子也。
  • 《朱子语类》
    • 问: 伊川云,虽言圣人事,苟不设戒,何以为教?窃意因时而“惕”,虽圣人亦有此心。
      曰: “《易》之为书,广大悉备,常人皆可得而用,初无圣凡之别,但当著此爻,便用竞竞戒惕。
  • 故氏炳文曰:凡卦爻有占无象,象在占中;有象无占,占在象中。如乾初、二、四、五、上,分象与占;九三“终日乾乾夕惕若”,皆占辞也,而象在其中。

象曰:终日乾乾反复道也

本义

反复,重复践行之意。

程传

进退动息必以道也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三以自脩,故曰反复;四以自故,曰进退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