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否展开↓
××
初六 》
六二
六三
九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拔茅茹,以其汇,贞吉,亨。
象曰:拔茅贞吉,志在君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阴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二爻、三爻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天地否
䷋
初六:拔茅茹以其彚,贞吉亨
本义
三阴在下,当否之时,小人连类而进之象。而初之恶则未形也,故戒其贞则吉而亨。盖能如是,则变而为君子矣。
程传
泰与否皆取茅为象者,以群阳群阴同在下有牵连之象也。泰之时,则以同征为吉;否之时,则以同贞为亨。始以内小人外君子为否之义,复以初六否而在下为君子之道。易随时取义,变动无常。否之时,在下者君子也。否之三阴上皆有应,在否隔之时隔绝不相通,故无应义。初六能与其类贞固其节,则处否之吉,而其道之亨也。当否而能进者小人也,君子则伸道免祸而已。君子进退未尝不与其类同也。
集说
王氏弼曰:居否之时,动则入邪。三阴同道,皆不可进,故拔茅茹以类贞而不谄,则吉亨。
胡氏瑗曰:否之初,是小人道长,君子不可用之时也。时既不可用,则必引类而退守,以正道不可求进,然后得其吉而获亨也。
王氏宗传曰:否之初六虽有其应,然当此之时,上下隔绝而不通,故初六无上应之义。惟其以彚守吾正而已,吉亨泰之时为然也。初六以其类贞而亦吉且亨者,诎身以伸道,故无往而不吉,亦无往而不亨也。吉谓免祸,亨谓伸道也。
王氏应麟曰:泰之征吉,引其类以有为;否之贞吉,洁其身以有待。
案
圣人虽许小人改过,恐无系以吉亨之辞之理。程传及诸家作君子守道者近是。
象曰:拔茅贞吉,志在君也
本义
小人而变为君子,则能以爱君为念,而不计其私矣。
程传
爻以六自守于下,明君子处下之道。象复推明,以象君子之心。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,非乐于不进、独善也,以其道方否,不可进,故安之耳。心固未尝不在天下也,其志常在得君而进,以康济天下,故曰“志在君也”。
集说
- 王氏弼曰:志在于君,故不苟进。
- 胡氏瑗曰:君子之志未尝不在致君泽民也。虽当此否塞之时,引退守正,不苟务其进,俟时而后动者,亦志在致君泽民而已。
- 郭氏雍曰:先人曰先大夫有言,“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”。盖泰言志在外,否言志在君之意也。卦象以内为小人,而爻以初为君子,伊川所谓“随时取义,变动无常”也。志在君者,君子俭德辟难,岂忘君者哉?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?故荷莜之徒,圣人无取焉。
- 王氏宗传曰:时方否塞,故以彚守正于下。若反否而为泰,则亦如初九之以彚征矣。故初九之象曰“志在外”,初六之象曰“志在君”。以言行止虽系于时,而君子之志于君,亦无往而不在也。
案
此爻本义主小人说,故欲其以爱君为念。然卦象虽分别大小,而爻辞则皆系以君子之义。朱子尝答陈亮书云:“就其不遇,独善其身,以明大义于天下,使天下之人皆知道义之正而守之以待上之使令,是亦所以报不报之恩,岂必进为而抚世哉?”正此象传之意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