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地火明夷展开↓
×
初九
六二
九三
六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明夷于飞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,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象曰:君子于行,义不食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。阳刚而滞于三爻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地火明夷

初九:明夷于飞,垂其翼;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;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
本义

飞而垂翼,见伤之象。占者行而不食,所如不合时义,当然不得而避也。

程传

初九明体,而居明夷之初,见伤之始也。九,阳明上升者也,故取飞象。昏暗在上,伤阳之明,使不得上进,是于飞而伤其翼也。翼见伤,故垂朵。凡小人之害君子,害其所以行者。“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”,君子明照,见事之微,虽始有见伤之端,未显也,君子则能见之矣,故行去避之。“君子于行”,谓去其禄位而退藏也。“三日不食”,言困穷之极也。事未显而处甚艰,非见几之明不能也。夫知几者,君子之独见,非众人所能识也。故明夷之始,其见伤未显而去之,则世俗孰不疑怪?故有所往适,则主人有言也。然君子不以世俗之见怪而迟疑其行也。若俟众人尽识,则伤己及而不能去矣。此薛方所以为明而扬雄所以不获其去也。或曰:“伤至于垂翼,伤已明矣,何得众人犹未识也?”曰:“初伤之始也,云垂其翼,谓伤其所以飞尔,其事则未显也。”君子见几,故亟去之,世俗之人未能见也,故异而非之。如穆生之去楚,申公、白公且非之,况世俗之人乎?但讥其责小礼而不知穆生之去避胥靡之祸也。当其言曰:“不去,楚人将钳我于市。”虽二儒者亦以为过甚之言也。又如袁闳于党事未起之前,名德之士方锋起而独潜身土室,故人以为狂生,卒免党锢之祸。所往而人有言,何足怪也。

集说

  • 兰氏廷瑞曰:阳刚之君子,居明夷之始,戢翼避祸,见几先遁。
  • 项氏安世曰:垂其翼,不言夷未伤也;夷于左股,言已伤也。说者以垂其翼为伤翼,非也。敛翼而下飞者,避祸之象也。
  • 丘氏富国曰:初体离明,去上最远,见伤即避,有飞而垂翼之象。君子知几,义当速去,盖可以不食而不可以不去,去重于食故也。
  • 俞氏琰曰:居明夷之初,不敢高飞,遂垂敛其翼以向下,此见几之明,不待难作而早避者也。夫知几而早去,此君子独见,主人固不识也,岂得无言?

象曰:君子于行义,不食也

本义

唯义所在,不食可也

程传

君子遁藏而困穷,义当然也。唯义之当然,故安处而无闷,虽不食可也。

集说

王氏申子曰:义所不食,则于飞攸往;义所当行,亦明矣。去之可不速乎?此伯夷、太公之事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