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火泽睽展开↓
×
初九
九二
六三
九四
六五
上九
爻辞:悔亡。厥宗噬肤,往何咎?
象曰:厥宗噬肤,往有庆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阴乘阳,小人壅君子,多咎
⇅ 比:五爻比于四爻、上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五爻与二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三爻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五多功,中位(中正之德)、君位
展开全部↓
火泽睽

六五:悔亡,厥宗噬肤,往何咎

本义

以阴居阳,悔也。居中得应,故能亡之。厥宗指九二,噬肤言易合。六五有柔中之德,故其象占如是。

程传

六以阴柔当睽离之时而居尊位,有悔可知。然而下有九二刚阳之贤,与之为应,以辅翼之故,得悔亡。厥宗,其党也,谓九二正应也。噬肤,噬啮其肌肤而深入之也。当睽之时,非入之者深,岂能合也?五虽阴柔之才,二辅以阳刚之道而深入之,则可往而有庆,复何过咎之有?以周成之幼稚而兴盛王之治,以刘禅之昏弱而有中兴之势,盖由任圣贤之辅,而姬公、孔明所以入之者深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达曰:"宗",主也,谓二也。

  • 王氏申子曰:睽之诸爻皆言睽,独二五不言睽而言合。肤者,睽之浅;噬则合之深。君臣之合如此,可以往而有为,何咎之有?

  • 龚氏焕曰:睽与同人所谓宗,皆以其应言也。然同人于宗则吝,而睽厥宗噬肤则无咎者,处同人之世,则欲其公,不可以有私应;处睽之世,则欲其合,不可以无正应。时义有不同也。

  • 胡氏炳文曰:噬嗑六二曰“噬肤”,睽六五以九二为厥宗噬肤。睽二变即噬嗑也,或曰二至上有噬嗑象。二五刚柔得中,故五以二为宗,其合也如噬肤之易;二以五为主,其合也有于巷之遭,宗亲之也。上当以情亲下,也主尊之;也下当以分严上。

睽之时,小事吉者,迳情直行则难合,委曲巽入则易通也。如食物然,啮其体骨则难,而噬其肤则易。九二遇我乎巷,是厥宗之来噬肤也。我往合之,睽者不睽矣,此其所以悔亡也,何咎之有?

象曰:厥宗噬肤,往有庆也

程传

爻辞但言“厥宗噬肤”,则可以往而无咎。象复推明其义,言人君虽己才不足,若能信任贤辅,使以其道深入于己,则可以有为,是往而有福庆也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 二以五为主而委曲以入之,巷虽曲而通诸道。遇主于巷,将以行道,非为邪也。五以二为宗而亲之,二五以中道相应。当睽之时,其闲也微而易合,如肤之柔,噬之则入。岂独无咎,还将有庆。二五阴阳正应,故其辞如此。
  • 何氏楷曰: 厥宗既噬肤矣,往则有相合之庆,盖决之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