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风山渐展开↓
×
初六
六二
九三
六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鸿渐于磐,饮食衎衎,吉。
象曰:饮食衎衎,不素饱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阴乘阴
⇅ 比:二爻比于三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二爻与五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四爻
⊙ 位:阴居阴位(当位),二多誉,中位(中正之德)
展开全部↓
风山渐

六二:鸿渐于磐,饮食衎衎,吉

本义

磐,大石也。渐远于水,进于干而益安矣。衎衎,和乐意。六二柔顺中正,进以其渐而上有九五之应,故其象如此而占则吉也。

程传

二居中得正,上应于五,进之安裕者也。但居渐,故进不速。磐石之安平者,江河之滨所有,象进之安。自干之磐,又渐进也。二与九五之君以中正之道相应,其进之安固平易莫加焉,故其饮食和乐,衎衎然,吉可知也。

集说

  • 胡氏炳文曰:艮为石,故有磐象。鸿食则呼众,饮食衎衎,和鸣。初之小子厉有言,危而伤也;二饮食衎衎,安且乐矣。时使之然也。在初则无应,在二则柔顺中正而上有九五之应也。

象曰:饮食衎衎,不素饱也

本义

素饱如诗言“素餐”,得之以道,则不为徒饱而处之安矣。

程传

爻辞以其进之安平,故取饮食和乐为言。夫子恐后人之未喻,又释之云:中正君子遇中正之主,渐进于上,将行其道以及天下。所谓“饮食衎衎”,谓其得志和乐,不谓空饱饮食而已,素空也。

集说

  • 龚氏焕曰:二以中正应五而得禄,非尸位素餐者比,故食之衎衎而乐也。

六爻以鸿取进象,自水涯以至山上,自远而近,自下而高也。干为最远,是士之将进而不苟进者。故在《诗经》曰:“置之河之干兮,彼君子兮,不素餐兮。”二虽进为时用,渐于磐矣,而不忘“不素餐”之义,所谓达不变塞者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