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水解展开↓
初六
九二
六三 》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
象曰:负且乘,亦可丑也,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?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阴乘阳,小人壅君子,多咎
⇅ 比:三爻比于二爻、四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三多凶
展开全部↓
雷水解
䷧
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
本义
系辞备矣,贞吝言虽以正得之,亦可羞也,唯避而去之为可免耳。
程传
六三阴柔居下之上,处非其位,犹小人宜在下以负荷,而且乘车非其据也,必致寇夺之至。虽使所为得正,亦可鄙吝也。小人而窃盛位,虽勉为正事,而气质卑下,本非在上之物,终可吝也。若能大正则如何?曰:大正非阴柔所能也。若能之,则是化为君子矣。三阴柔小人,宜在下而反处下之上,犹小人宜负而反乘,当致寇夺也。难解之时而小人窃位,复致寇矣。
集说
孔氏颖达曰:乘者,君子之器也;负者,小人之事也。施之于人,即在车骑之上而负物也。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,于是竞欲夺之。
胡氏瑗曰:六三以不正之质居至贵之地,是小人在君子之位也,故致寇盗之至,为害于己而夺取之。然而小人得在高位者,盖在上之人慢其名器,不辨贤否而与之,以至为众人所夺,而致寇戎之害也。
案
系辞传释此爻云:“盗斯夺之者,夺负乘之人也。”又云:“盗斯伐之者,非伐负乘之人,乃伐上慢下暴之国家也。”盖上䙝其名器,则是上慢,如慢藏之诲盗;下肆其贪窃,则是下暴,如冶容之诲淫。夫是以贼民兴而国家受其害,难又将何时而解乎?
象曰:负且乘,亦可丑也;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
程传
负荷之人而且乘载,为可丑恶也。处非其据,德不称其器,则寇戎之致,乃已招取,将谁咎乎?圣人又于《系辞》明其致寇之道,谓“作易者其知盗乎?”盗者乘衅而至,苟无衅隙,则盗安能犯?负者小人之事,乘者君子之器。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非其所能安也,故盗乘衅而夺之。小人而居君子之位,非其所能堪也,故满假而陵慢其上,侵暴其下。盗则乘其过恶而伐之矣。“伐”者声其罪也,盗横暴而至者也。货财而轻慢其藏,是教诲乎盗使取之也。女子而夭冶其容,是教诲淫者使暴之也。小人而乘君子之器,是招盗使夺之也。皆自取之之谓也。
集说
- 雷氏思曰: 负且乘,小人自以为荣,而君子所耻,故可丑。寇小则为盗,大则为戎。任使非人,则变解而蹇,天下起戎矣。
案
雷氏说极得此传及系传之意。此传所谓“致戎”,系传所谓“盗斯伐之”,皆谓有国家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