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风山渐展开↓
初六
六二
九三
六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鸿渐于干,小子厉;有言,无咎。
象曰:小子之厉,义无咎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阴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风山渐

初六:鸿渐于干,小子厉有言,无咎

本义

鸿之行有序而进有渐,干水涯也。始进于下,未得所安,而上复无应,故其象如此。而其占则为小子厉,虽有言而于义则无咎也。

程传

渐诸爻皆取鸿象。鸿之为物,至有时而群有序,不失其时序,乃为渐也。干,水湄,水鸟止于水之湄,水至近也,其进可谓渐矣。行而以时,乃所谓渐进,不失渐得其宜矣。六居初,至下也,阴之才至弱也,而上无应援,以此而进,常情之所忧也。君子则深识远照,知义理之所安,时事之所宜,处之不疑。小人幼子,唯能见已然之事,从众人之知,非能烛理也,故危惧而有言。盖不知在下所以有进也,用柔所以不躁也,无应所以能渐也,于义自无咎也。若渐之初而用刚急进,则失渐之义,不能进而有咎必矣。

集说

  • 李氏鼎祚曰:鸿随阳鸟,喻女从夫。卦明渐义,爻皆称焉。

  • 杨氏简曰:进欲其知时,故鸿为象。进欲其渐,故以干、磐、陆、木、陵为象。

  • 何氏楷曰:六爻皆取鸿象,往来有时,先后有序,于渐之义为切也。昏礼用雁,取不再偶,又于女归之义为切也。

昏礼用雁,大夫执贽亦用雁,皆取有别有序之义。此爻“小子厉有言”,正如晋之“摧如”,凡始进之初,未有便得所安而人信之者。然正惟如此,乃所以安其身而信于人。若谋便于身图而求合于众议,则危疑之大者至矣。惟升之初六曰“众允”,盖以其为卦主,时义不同也。

象曰:小子之厉,义无咎也

程传

虽小子以为危厉,在义理实无咎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