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水解展开↓
×
初六 》
九二
六三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无咎。
象曰:刚柔之际,义无咎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三爻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雷水解
䷧
初六:无咎
本义
难既解矣,以柔在下,上有正应,何咎之有?故其占如此。
程传
六居解初,患难既解之时,以柔居刚,以阴应阳,柔而能刚之义。既无患难而自处得刚柔之宜,患难既解,安宁无事,唯自处得宜,则为无咎矣。方解之初,宜安静以休息之,爻之辞寡,所以示意。
集说
郭氏雍曰:处解之初,得“无所往,其来复吉”之义,故无咎也。
胡氏炳文曰:恒九二“悔亡”,大壮九二“贞吉”,解初六“无咎”,三爻之占只二字,其言甚简,象在爻中不复言也。
蔡氏清曰:初六以柔在下,则能安静而不生事以自扰,何咎之有?案彖“利西南”者,处后也。初应刚承刚而处其后,得卦义矣。义明故辞寡。
象曰:刚柔之际,义无咎也
程传
初四相应,是刚柔相际接也。刚柔相际为得其宜,难既解而处之刚柔得宜,其义无咎也。
集说
- 蔡氏渊曰: 柔居解初而承刚,应刚得刚柔交际之宜,难必解矣。故曰“义无咎也”。
案
初本以居最内,最后得来复之义,故无咎。孔子恐人谓其一无所为也,故以从阳补其义。在后之例与遁初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