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坎为水展开↓
初六
九二
六三
六四
九五
上六
爻辞:坎有险,求小得。
象曰:求小得,未出中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阳乘阴,君得臣辅,多助
⇅ 比:二爻比于初爻、三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阴位(不当位),二多誉,中位(中正之德)
展开全部↓
坎为水

九二:坎有险,求小得

本义

处重险之中,未能自出,故为有险之象。然刚而得中,故其占可以求小得也。

程传

二当坎险之时,陷上下二阴之中,乃至险之地,是有险也。然其刚中之才,虽未能出乎险中,亦可小自济,不至如初六益陷入于深险,是所求小得也。君子处险难而能自保者,刚中而已。刚则才足自卫,中则动不失宜。

集说

  • 杨氏时曰:求者自求也,外虽有险而心常亨,故曰“求小得”。
  • 陈氏仁锡曰:求其小,不求其大,原不在大也。涓涓不已,流为江河;如掘地得泉,不待溢出外然后为流水也。

杨氏、陈氏之说极是。凡人为学作事,必自求小得始,如水虽涓涓而有源,乃行险之术也。

象曰:求小得,未出中也

程传

方为二阴所陷,在险之地,以刚中之才,不至陷于深险,是所求小得。然未能出坎中之险也。

集说

  • 郭氏雍曰:一离乎中,则失之矣。故象言“未出中也”。
  • 许氏闻至曰:君子不为险困者,非能遽出于险之外也,但能心安于险之中而已。人在险中,思旦夕出于险者,求其大得。君子第从其小者而求之,所谓“有孚心亨”者以此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