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地雷复展开↓
初九
六二
六三
六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不复远,无祗悔,元吉。
象曰:不远之复,以修身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地雷复

初九:不远复,无祗悔,元吉。

本义

一阳复生于下,复之主也。祗,抵也,又居事初,失之未远,能复于善,不抵于悔,大善而吉之道也。故其象占如此。

程传

复者,阳反来复也。阳,君子之道,故复为反善之义。初,刚阳来复,处卦之初,复之最先者也,是不远而复也。失而后有复,不失则何复之有?惟失之不远而复,则不至于悔,大善而吉也。祗,宜音柢,抵也。《玉篇》云:“适也。”义亦同。无祗悔,不至于悔也。《坎》卦曰:“祇既平,无咎。”谓至既平也。颜子无形显之过,夫子谓其庶几,乃无祗悔也。过既未形而改,何悔之有?既未能不勉而中所欲不逾矩,是有过也。然其明而刚,故一有不善,未尝不知,既知未尝不遽改,故不至于悔,乃不远复也。祗,陆德明音支。《玉篇》、《五经文字》、《群经音辨》并见衣部。

集说

  • 杨氏时曰: 初九阳始生而未形,动之微也。吉凶悔吝生乎动者也。未形而复,其复不远矣,故不至于悔而元吉。
  • 俞氏琰曰: 初居震动之始,方动即复,是不远而复,复之最先者也,故不至于悔而元吉。

象曰:不远之复,以脩身也

程传

不远而复者,君子所以脩其身之道也。学问之道无他,唯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。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所以不远速复者,以能脩正其身,有过则改故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