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天水讼展开↓
初六
九二
六三
九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不克讼,归而逋,其邑人三百户,无眚。
象曰:不克讼,归逋窜也。自下讼上,患至掇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阳乘阴,君得臣辅,多助
⇅ 比:二爻比于初爻、三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阴位(不当位),二多誉,中位(中正之德)
展开全部↓
天水讼

九二:不克讼,归而逋,其邑人三百户,无眚

本义

九二阳刚为险之主,本欲讼者也。然以刚居柔,得下之中而上应九五阳刚居尊,势不可敌,故其象占如此。邑人三百户,邑之小者,言自处卑约以免灾患。占者如是,则无眚矣。

程传

二五相应之地,而两刚不相与相讼者也。九二自外来,以刚处险为讼之主,乃与五为敌。五以中正处君位,其可敌乎?是为讼而义不克也。若能知其义之不可,退归而逋避,以寡约自处,则得无过眚也。必逋者,避为敌之地也。三百户,邑之至小者。若处强大,是犹竞也,能无眚乎?眚,过也。处不当也,与知恶而为有分也。

集说

  • 荀氏爽曰:二者下体之君,君不争则百姓无害也。
  • 王氏弼曰:以刚处讼,不能下物。自下讼上,宜其不克。若能以惧归窜其邑,乃可以免灾。邑过三百,窜而据强,灾未免也。
  • 项氏安世曰:一家好讼,则百家受害。言三百户无眚,见安者之众也。
  • 俞氏琰曰:九二以刚居柔,故不克讼逋逃也。既逋,则近已者皆无连坐之患,故曰其邑人三百户无眚。

象曰:不克讼,归逋窜也;自下讼上,患至掇也

本义

掇,自取也。

程传

义既不敌,故不能讼,归而逋窜,避去其所也。自下而讼其上,义乖势屈,祸患之至,犹拾掇而取之,言易得也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 上两句皆是爻辞,下两句方是象传,如需之上六象传句法。
  • 王氏申子曰: 知义不克,归而逋窜,犹可免祸。若不知自反,则祸患之至,如掇拾而取之矣。彖称“二刚来而得中”,而爻义乃如此。盖彖总言一卦之体,爻则据其时之用以言之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