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泽节展开↓
初九
九二
六三 》
六四
九五
上六
爻辞:不节若,则嗟若,无咎。
象曰: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?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阴
⇩ 乘:阴乘阳,小人壅君子,多咎
⇅ 比:三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三多凶
展开全部↓
水泽节
䷻
六三:不节若,则嗟若,无咎。
本义
阴柔而不中正,以当节时,非能节者,故其象占如此。
程传
六三不中正,乘刚而临险,固宜有咎。然柔顺而和说,若能自节而顺于义,则可以无过;不然,则凶咎必至,可伤嗟也。故不节若,则嗟若,己所自致,无所归咎也。
集说
- 张子曰: 处非其位,失节也。然能嗟其不节,则亦无咎矣。
- 又曰: 王弼于此“无咎”又别立一例,只旧例亦可推行。但能嗟其不节,有补过之心,则亦无咎也。
- 李氏彦章曰: 临之六三失临之道而既忧之,节之六三失节之道而嗟若,皆得无咎。易以补过为善者也。
- 郑氏汝谐曰: 进乘二阳,处泽之溢,过乎中而不节者三也。知其不节而能伤嗟以自悔,其谁咎之哉?下体之极,极则当变,故发此义。
- 丰氏寅初曰: 处兑之极,水溢泽上,说于骄侈,不知谨节以致穷困。然其心痛悔形于悲叹,能悔则有改过之㡬,是犹可以无咎也。
象曰:不节之嗟,又谁咎也
本义
此“无咎”与诸爻异,言无所归咎也。
程传
节则可以免过,而不能自节以致可嗟,将谁咎乎?
集说
- 沈氏一贯曰:王介甫、程沙随谓能嗟怨自治,亦无咎。嗟与戚、嗟若之嗟同,“又谁咎”与“出门”、“同人”之象同。
- 何氏楷曰:诸卦爻辞言“无咎”者九十有九,多补过之辞。解三爻传“又谁咎”语虽与此同,然爻辞未尝有“无咎”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