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火地晋展开↓
×
初六
六二
六三
九四
六五
上九
爻辞:晋其角,维用伐邑,厉吉无咎,贞吝。
象曰:维用伐邑,道未光也。
注解:-
⇧ 承:-
⇩ 乘:阳乘阴,君得臣辅,多助
⇅ 比:上爻比于五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上爻与三爻有应。阳刚而滞于四爻
⊙ 位:阳居阴位(不当位),上易知
展开全部↓
火地晋

上九:晋其角,维用伐邑,厉吉无咎,贞吝。

本义

角刚而居上,上九刚进之极,有其象矣。占者得之,而以伐其私邑,则虽危而吉,且无咎。然以极刚治小邑,虽得其正,亦可吝矣。

程传

角刚而居上之物,上九以刚居卦之极,故取角为象。以阳居上,刚之极也,在晋之上,进之极也。刚极则有强猛之过,进极则有躁急之失。以刚而极于进,失中之甚也,无所用而可,维独用于伐邑,则虽厉而吉,且无咎也。伐四方者,治外也;伐其居邑者,治内也。言伐邑,谓内自治也。人之自治,刚极则守道愈固,进极则迁善愈速。如上九者,以之自治,则虽伤于厉而吉,且无咎也。严厉非安和之道,而于自治则有功也。复云贞吝,以尽其义,极于刚进,虽自治有功,然非中和之德,故以贞正之道为可吝也。不失中正为贞。

集说

  • 张子曰:无可进而进,惟伐邑于内则可矣。如君子则知止也。
  • 王氏宗传曰:晋之上九,晋至于角,无所复进矣。惟能自反自克而内自治焉,则知危厉自警而𫉬吉矣。此所以无刚进之咎也。
  • 朱子语类(看伯丰与庐陵问答内晋卦伐邑说)曰:晋上九贞吝,吝不在克治,正以其克治之难而言其合下有此吝耳。贞吝之义,只云贞固守此,则吝不应于此独云,于正道为吝也。
  • 项氏安世曰:晋好柔而恶刚,故九四上九皆以厉言之。四进而非其道,故为鼫鼠;上已穷而犹晋,故为晋其角。
  • 陆氏振奇曰:当晋之时,圣人最喜用柔而不用刚,故四阴吉悔亡,二阳厉且吝也。案:晋其角者,是知进而不知退者也。知进而不知退者,危道也。然亦有时事使然而进退甚难者,惟内治其私,反身无过,如居家则戒子弟戢僮仆,居官则杜交私严假托,皆伐邑之谓也。如此,则虽危而吉无咎矣。若以进为常,纵未至于危也,宁无愧于心乎?

象曰:维用伐邑,道未光也

程传

维用伐邑,既得吉而无咎,复云贞吝者,其道未光大也。以正理言之,尤可吝也。夫道既光大,则无不中正,安有过也?今以过刚自治,虽有功矣,然其道未光大,故亦可吝。圣人言尽善之道,案道未光乃推原所以伐邑之故。盖进之极,则于道必未光也。如势位重,则有居成功之嫌;爵禄羁,则失独行愿之志。故必克治其私,然后高而不危,免于亢悔也。夬五之“未光”同。

总论

  • 丘氏富国曰:晋进也,柔进而上行也。故卦专主柔进为义。六爻四柔二刚,六五一柔自四而升,已进者也,故往吉无不利。下坤三柔皆欲进者,而九四以刚间之,故有晋如鼫鼠之象。
  • 赵氏汝腾曰:下三爻皆柔顺而坤体,故初二吉三悔亡。四上以阳不当位,故厉且吝。惟五以柔明居尊位,故往吉无不利也。
  • 龚氏焕曰:晋卦诸爻皆以进为义,初二三五柔之进,四与上刚之进也。四阴二阳,阴多吉而阳多厉者,晋以柔顺为善,刚强则躁矣。故彖传曰:“顺而丽乎大明,柔进而上行。”卦之得名,其亦以柔为主与?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