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火革展开↓
初九
六二
九三
九四 》
九五
上六
爻辞:悔亡,有孚改命,吉。
象曰:改命之吉,信志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阳乘阳
⇅ 比:相近爻皆为阳,君子同道而行,相互壮大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阴位(不当位),四多惧
展开全部↓
泽火革
䷰
九四:悔亡,有孚,改命吉
本义
以阳居阴,故有悔。然卦已过中,水火之际,乃革之时,而刚柔不偏,又革之用也,是以悔亡。然又必有孚,然后革乃可获吉。明占者有其徳而当其时,又必有信,乃悔亡而得吉也。
程传
九四,革之盛也。阳刚革之才也,离下体而进上体,革之时也。居水火之际,革之势也,得近君之位,革之任也。下无系应,革之志也。以九居四,刚柔相际,革之用也。四既具此,可谓当革之时也。事之可悔而后革之,革之而当,其悔乃亡也。革之既当,唯在处之以至诚,故有孚则改命吉。改命,改为也,谓革之也。既事当而弊革,行之以诚,上信而下顺,其吉可知。四非中正而至善何也?曰:唯其处柔也,故刚而不过,近而不逼,顺承中正之君,乃中正之人也。《易》之取义无常也,随时而已。
集说
- 虞氏翻曰:将革而谋谓之言,革而行之谓之命。
- 陆氏希声曰:革而当,故悔亡也。为物所信,则命令不便于民者可改易而获吉。
- 刘氏牧曰:成革之体在斯一爻,且自初至三,则革道已成,故下三爻皆以“革”字著于爻辞。至于四,则惟曰“悔亡有孚,改命吉”也。
- 朱子语类:
- 问: 革下三爻有谨重难改之意,上三爻则革而善。盖事有新故,下三爻则故事未变之时,必当谨审于其先;上三爻则变而为新事矣。
曰: 然,乾卦到九四爻谓“乾道乃革”也,是到这处方变。
- 问: 革下三爻有谨重难改之意,上三爻则革而善。盖事有新故,下三爻则故事未变之时,必当谨审于其先;上三爻则变而为新事矣。
- 胡氏炳文曰:自三至五皆言有孚,三议革而后孚,四有孚而后改,深浅之序也。五未占而有孚,积孚之素也。
象曰:改命之吉,信志也
程传
改命而吉,以上下信其志也。诚既至,则上下信矣。革之道,以上下之信为本。不当不孚,则不信;当而不信,犹不可行也,况不当乎?
集说
- 龚氏焕曰:信志,即有孚之谓。革以有孚为本,信足以孚乎人心,则可以改命而得吉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