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风水涣展开↓
初六
九二
六三
六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涣其群,元吉。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
象曰:涣其群元吉,光大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阴乘阴
⇅ 比:四爻比于五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阴位(当位),四多惧
展开全部↓
风水涣

六四:涣其群,元吉;涣有丘,匪夷所思

本义

居阴得正,上承九五,当济涣之任者也。下无应与,为能散其朋党之象。占者如是,则大善而吉。又言能散其小群以成大群,使所散者聚而若丘,则非常人思虑之所及也。

程传

涣四五二爻义相须,故通言之。彖故曰“上同也”。四巽顺而正,居大臣之位;五刚中而正,居君位。君臣合力,刚柔相济,以拯天下之涣者也。方涣散之时,用刚则不能使之怀附,用柔则不足为之依归。四以巽顺之正道,辅刚中正之君,君臣同功,所以能济涣也。天下涣散而能使之群聚,可谓大善之吉也。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”,赞美之辞也。丘,聚之大也。方涣散而能致其大聚,其功甚大,其事甚难,其用至妙,夷常也。非平常之见所能思及也,非贤智孰能如是?

集说

  • 胡氏瑗曰:天下之涣,起于众心乖离,人自为群。六四上承九五,当济涣之任,而居阴得正,下无私应,是大臣秉大公之道,使天下之党尽散,则天下之心不至于乖散,而兼得以萃聚,故得尽善元大之吉也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老苏云:“涣之六四曰‘涣其群,元吉’。夫群者,圣人之所欲涣以混一天下者也。”此说虽程传有所不及。如程传之说,则是群其涣,非涣其群也。盖当人心涣散之时,各相朋党,不能混一。惟六四能涣小人之私群,成天下之公道,此所以元吉也。
  • 陈氏琛曰:天下之所以涣者,多由人心叛上而各缔其私也。私党既散,则公道大行,而势合于一,如丘陵之高矣。所谓散小群以成大群也。然此必才识之高迈者乃能之,非常人思虑所及也。

孔安国《书序》云:“丘,聚也。”则“丘”字即训聚。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”,语气盖云常人徒知散之为散,不知散之为聚也。散中有聚,岂常人思虑之所及乎?世有合群党以为自固之术者,然徒以私相结,以势相附耳,非真聚也。及其散也,相背相倾,乃甚于不聚者矣。惟无私者,公道足以服人;惟无邪者,正理可以动众。此所谓散中之聚,人臣体国者之所当知也。

象曰:涣其群,元吉;光大也

程传

称元吉者,谓其功德光大也。元吉光大,不在五而在四者,二爻之义通言也。于四言其施用,于五言其成功,君臣之分也。

集说

  • 来氏知德曰:凡树私党者,皆心之暗昧狭小者也。惟无一豪之私,则光明正大,自能涣其群矣。故曰光大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