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火丰展开↓
初九
六二 》
九三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丰其蔀,日中见斗;往得疑疾,有孚发若,吉。
象曰:有孚发若,信以发志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阴乘阳,小人壅君子,多咎
⇅ 比:二爻比于初爻、三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阴位(当位),二多誉,中位(中正之德)
展开全部↓
雷火丰
䷶
六二:丰其蔀,日中见斗,往得疑疾,有孚发若,吉。
本义
六二居丰之时,为离之主,至明者也。而上应六五之柔暗,故为丰蔀见斗之象。蔀,障蔽也,大其障蔽,故日中而昏也。往而从之,则昏暗之主必反见疑。唯在积其诚意以感发之,则吉。戒占者宜如是也。虚中有孚之象。
程传
明动相资,乃能成丰。二为明之主,又得中正,可谓明者也。而五在正应之地,阴柔不正,非能动者。二五虽皆阴,而在明动相资之时,居相应之地,五才不足,既其应之才不足资,则独明不能成丰。既不能成丰,则丧其明功,故为丰其蔀,日中见斗。二至明之才,以所应不足与而不能成其丰,丧其明功,无明功则为昏暗,故云见斗。斗昏见者也。蔀,周匝之义,用障蔽之物掩晦于明者也。斗属阴而主运平,象五以阴柔而当君位,日中盛明之时乃见斗,犹丰大之时乃遇柔弱之主。斗以昏见,言见斗,则是明丧而暗矣。二虽至明中正之才,所遇乃柔暗不正之君,既不能下求于己,若往求之,则反得疑猜忌疾。暗主如是也。然则如之何而可?夫君子之事上也,不得其心,则尽其至诚以感发其志意而已。苟诚意能动,则虽昏蒙可开也,虽柔弱可辅也,虽不正可正也。古人之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,已之诚意上逹而君见信之笃耳。管仲之相桓公,孔明之辅后主是也。若能以诚信发其志意,则得行其道,乃为吉也。
集说
- 服氏䖍曰: 日中而昏也。
- 张子曰: 凡言往者,皆进而之上也。初进而上,则遇阳而有尚;二既以阴居阴,又所应亦阴,故往増疑疾。
- 郭氏雍曰: 六二为离明之中,而有丰蔀之暗者,以阴居阴上,非正应,所以有从暗之象也。天下之理,明则无疑,暗则疑。六二用明投暗,往得疑疾,乃其宜也。然任其中正,有孚而发,则动无不吉。
- 徐氏㡬曰: 卦言“宜日中”,以下体言之,则二为中;以一卦言之,则三四为中。故二三四皆言日中。刚生明,故初应四,则为往有尚;柔生暗,故二应五,为往得疑疾也。
象曰:有孚发若,信以发志也
程传
有孚发若,谓以已之孚信感发上之心志也。苟能发,则其吉可知,虽柔暗有可发之道也。
集说
- 赵氏汝梅曰:疾得于境之疑,孚发于志之信。
- 王氏申子曰:二虚中故有孚,五亦虚中故可发言,以诚相感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