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天泰展开↓
××
初九
九二
九三
六四
六五
上六 》
爻辞:城复于隍,勿用师。自邑告命,贞吝。
象曰:城复于隍,其命乱也。
注解:-
⇧ 承:-
⇩ 乘:阴乘阴
⇅ 比:-
⏎ 应:上爻与三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四爻、五爻
⊙ 位:阴居阴位(当位),上易知
展开全部↓
地天泰
䷊
上六:城复于隍,勿用师,自邑告命,贞吝
本义
泰极而否,城复于隍之象。戒占者不可力争,但可自守,虽得其贞,亦不免于羞吝也。
程传
掘隍土积累以成城,如治道积累以成泰。及泰之终,将反于否,如城土颓圮,复反于隍也。上泰之终,六以小人处之,行将否矣。勿用师,君之所以能用其众者,上下之情通而心从也。今泰之将终,失泰之道,上下之情不通矣,民心离散,不从其上,岂可用也?用之则乱。众既不可用,方自其亲近而告命之,虽使所告命者得其正,亦可羞吝。邑,所居谓亲近。大率告命必自近始。凡贞凶、贞吝有二义:有贞固守此则凶吝者,有虽得正亦凶吝者。此不云“贞凶”而云“贞吝”者,将否而方告命,为可羞吝,否不由于告命也。
集说
- 朱子语类(问泰卦“无平不陂,无往不复”与“城复于隍”):此亦事势之必然,治久必乱,乱久必治。天下无久而不变之理。子善遂言:天下治乱皆生于人心,治久则人心放肆,故乱因此生;乱极则人心恐惧,故治由此起。曰:固是生于人心,履其运者必有变化持守之道可也。
案
贞者,常也。爻义言当此之时,只可告邑,未可用师。若守常而用师,则吝。非以告邑为可吝也。
象曰:城复于隍,其命乱也
本义
命乱故复否,告命所以治之也。
程传
城复于隍矣,虽其命之乱不可止也。
总论
刘氏定之曰:泰取天地交而万物通,上下交而其志同,故六爻之中相交之义重。初与四相交,泰之始也,故初言“以其彚,如茅之连茹”,四言“以其邻,如鸟之连翩”。二与五相交,泰之中也,故五言“人君降其尊贵以任夫臣”,二言“大臣尽其职任以答夫君”。三与上相交,泰之终也,故三言“平变而为陂”,上言“城复而于隍”。盖君子进而小人退,所以致泰也;君委任而臣效忠,所以致泰也。抑天运之循环,泰极而否,有必然者,而保泰之意隐然有不容不恐惧焉。则平陂、城隍,其旨严哉。
吴氏曰愼曰:初四以气类言,二体之始也;三上以时运言,二体之终也;二五以主泰言,二体之中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