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火既济展开↓
×
初九
六二
九三
六四
九五
上六 》
爻辞:濡其首,厉。
象曰:濡其首厉,何可久也。
注解:-
⇧ 承:-
⇩ 乘:阴乘阳,小人壅君子,多咎
⇅ 比:上爻比于五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上爻与三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四爻
⊙ 位:阴居阴位(当位),上易知
展开全部↓
水火既济
䷾
上六:濡其首,厉。
本义
既济之极,险体之上,而以阴柔处之,为狐渉水而濡其首之象。占者不戒危之道也。
程传
既济之极,固不安而危也。又阴柔处之,而在险体之上。坎为水,济亦取水义,故言其穷至于濡首,危可知也。既济之终而小人处之,其败坏可立而待也。
集说
- 胡氏瑗曰: 物盛则衰,治极必乱,理之常也。上六处既济之终,其道穷极,至于衰乱,如渉险而濡溺其首,是危厉之极也。皆由治不思乱,安不虑危,以至穷极而反于未济也。
- 薛氏温其曰: 濡其尾者,有后顾之义;濡其首者,不虑前也。恃以为济,遂至陷没,没而至首,其危可知。历险而不虞患,故曰“乱者有其治者也”。既济终乱,其义见矣。
- 朱氏震曰: 以画卦言之,初为始为本,上为终为末;以成卦言之,上为首为前,初为尾为后。
象曰:濡其首,厉,何可久也
程传
既济之穷危,至于濡首,其能长久乎?
集说
- 胡氏瑗曰:既济之终,反于未济,至于濡没其首,故当翻然而警惕,然而改。何可久如此乎?
案
厉未至于凶,特可危尔。知其危而反之,则不至于濡首矣。凡《易》言“何可长”、“何可久”者,自屯上至此爻,皆惕以改悟而不可迷溺之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