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水泽节

程传

〈节序卦〉:“涣者,离也。物不可以终离,故受之以《节》。物既离散,则当节止之。《节》所以次《涣》也。为卦,泽上有水,泽之容有限,泽上置水,满则不容,为有节之象,故为《节》。”

水泽节展开↓
×
初九
九二
六三
六四
九五
上六
爻辞:不出户庭,无咎。
象曰:不出户庭,知通塞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。阳刚而滞于二爻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水泽节

节:亨,苦节不可贞

本义

节,有限而止也。为卦下兑上坎,泽上有水,其容有限,故为节。节固自有亨道矣,又其体阴阳各半而二五皆阳,故其占得亨。然至于太甚,则苦矣,故又戒以不可守以为贞也。

程传

事既有节,则能致亨通,故节有亨义。节贵适中,过则苦矣。节至于苦,岂能常也?不可固守以为常,不可贞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逹曰: 节者,制度之名,节止之义。制事有节,其道乃亨,故曰“节亨”。节须得中为节,过苦伤于刻薄,物所不堪,不可复正,故曰“苦节不可贞也”。

  • 薛氏温其曰: 节以礼,其道乃亨。过苦伤陋,不可以为正也。

象曰:泽上有水,节;君子以制数度,议德行

程传

泽之容水有限,过则盈溢,是有节,故为节也。君子观节之象,以制立数度。凡物之大小、轻重、高下、文质,皆有数度,所以为节也。数多寡,度法制。议德行者,存诸中为德,发于外为行。人之德行当议,则中节。议谓商度求中节也。

集说

  • 侯氏行果曰:泽上有水,以堤防为节。
  • 张氏浚曰:数度之制因乎人,德行之议自于已。记曰:“君子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。”盖已之所不能行,与其所不可行而强于人,谁其从之?一言尽节之道,中而已。中必自身始也。
  • 朱氏震曰:泽之容水固有限量,虚则纳之,满则泄之。水以泽为节也。
  • 郭氏雍曰:泽无水则为不足,泽上有水则为有馀。不足则为困,有馀则当节。理之常也。在人之节,则制数度所以节于外,议德行所以节于内也。为国为家,至于一身,其内外制节皆一也。
  • 孔氏颖逹曰:数度谓尊卑礼命之多少,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。君子象节以制其礼数等差,皆使有度;议人之德行,任用皆使得宜。

议德行,诸儒皆谓一身之德行。独孔氏谓在人之德行,于“议”字尤切,且得“爱爵禄”、“愼名器”之意。

彖曰:节 亨,刚柔分而刚得中

本义

以卦体释卦辞。

程传

节之道,自有亨义。事有节则能亨也。又卦之才,刚柔分处,刚得中而不过,亦所以为节,所以能亨也。

集说

  • 赵氏玉泉曰: 统观全体而刚柔适均,则刚以济柔,柔以济刚,一张一弛,惟其称也。折观二体而二五得中,则不失之过,不失之不及,一损一益,惟其宜也。由是以制数度而隆杀皆中,以议徳行而进反皆中,此节之所以亨也。

苦节不可贞,其道穷也

本义

又以理言。

程传

节至于极而苦,则不可坚固常守其道也,穷极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逹曰: 若以苦节为正,则其道困穷。
  • 吴氏应回曰: 中节则和,否则不和。稼穑作甘,以得中央之土也;火炎上则苦,亦以焦枯之极也。刚得中而能节,乃为九五之甘;柔失中而过节,则为上六之苦。故物得中则甘,失中则苦。
  • 俞氏琰曰: 凡物过节,则苦味之过、正形之过、劳心之过思,皆谓之苦节,而苦则非通行之道,故曰其道穷也。
  • 黄氏淳耀曰: 合于中即甘即亨,失其中即苦即穷。苦与甘反,穷与亨反。

说以行险,当位以节,中正以通

本义

又以卦体卦徳言之,当位中正指五,又坎为通。

程传

以卦才言也。内兑外坎,说以行险也。人于所说,则不知已遇艰险,则思止。方说而止,为节之义。当位以节,五居尊当位也,在泽上有节也。当位而以节主节者也,处得中正,节而能通也。中正则通,过则苦矣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逹曰: 更就二体及四五当位,重释行节得亨之义,以明苦节之穷也。
  • 林氏希元曰: 九五阳刚居尊,当位以主节于上,而所节者得其中正,是可以通行于天下。

说以行险,先儒说义未明。葢节有阻塞难行之象,所谓险也,而其所以亨者,则以其有安适之善而无拘迫之苦,所谓说也。当位以位言,中正以徳言。当位则有节天下之权,中正则能通天下之志。此三句当依孔氏为总申彖辞之义,说则不苦而通则不穷矣。葢上文既以全卦之善言之,此又专主九五及卦徳以申之,正与渐卦同例。

天地节而四时成,节以制度,不伤财不害民

本义

极言节道。

程传

推言节之道,天地有节故能成四时,无节则失序也。圣人立制度以为节,故能不伤财害民。人欲之无穷也,苟非节以制度,则侈肆至于伤财害民矣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逹曰: 天地以气序为节,使寒暑往来各以其序,则四时功成也。王者以制度为节,使用之有道,役之有时,则不伤财不害民也。
  • 吴氏曰: 慎曰“革”,曰“天地革而四时成”,此曰“天地节而四时成”。限止之谓节,改易之谓革。节浅而革深,节先而革后。四时举其大者言之,天地之化刻刻相节,时时相革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