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雷火丰

程传

〈丰序卦〉:得其所归者必大,故受之以《丰》。物所归聚必成莫大,故《归妹》之后受之以《丰》也。《丰》,盛大之义。为卦震上离下,震动也,离明也。以明而动,动而能明,皆致丰之道。明足以照,动足以亨,然后能致丰大也。”

雷火丰展开↓
初九
六二
九三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遇其配主,虽旬无咎,往有尚。
象曰:虽旬无咎,过旬灾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雷火丰

丰:亨,王假之,勿忧,宜日中。

本义

丰,大也,以明而动,盛大之势也。故其占有亨道焉。然王者至此盛极当衰,则又有忧道焉。圣人以为徒忧无益,但能守常,不至于过盛,则可矣。故戒以勿忧,宜日中也。

程传

丰为盛大,其义自亨。极天下之光大者,唯王者能至之。假,至也。天位之尊,四海之富,群生之众,王道之大极,丰之道其唯王者乎?丰之时,人民之繁庶,事物之殷盛,治之岂易周,为可忧虑。宜如日中之盛明,广照无所不及,然后无忧也。

集说

  • 张子曰: 宜日中,不宜过中也。
  • 郭氏忠孝曰: 丰者,盛大之名。盛大所以亨,然物极盛大者,忧必将至。日过中则昃,丰过盛则衰。圣人欲持满以中,故言宜日中。
  • 项氏安世曰: 丰卦皆以明为主,故下三爻皆明而无咎,上三爻皆暗,以能求明为吉,不能求为凶。此所以宜日中也。
  • 胡氏炳文曰: 丰之大有亨道焉,大则必通也,亦有忧道焉,大则可忧也。不必过于忧,如日之中,斯可矣。泰、晋、夬、家人、升皆曰“勿恤”,此曰“勿忧”,皆当极盛之时,常人所不忧而圣人所深忧。其辞曰“勿忧”,深切之辞,非谓无忧也。
  • 何氏楷曰: 丰有忧道焉,而云勿忧,盖于此有道焉,可不必忧也。其道安在?亦曰致丰之本,即保丰之道。何以致丰?离明主之,而震动将之也。宜常如日之方中,使其明无所不及,则幽隐毕照,斯可永保夫丰亨矣。

象曰:雷电皆至,丰。君子以折狱致刑

本义

取其威照并行之象。

程传

雷电皆至,明震并行也。二体相合,故云皆至。明动相资成丰之象,离明也,照察之象;震动也,威断之象。折狱者必照其情实,唯明克允;致刑者以威于奸恶,唯断乃成。故君子观雷电明动之象,以折狱致刑也。噬嗑言先王饬法,丰言君子折狱,以明在上而丽于威震,王者之事故为制刑立法;以明在下而丽于威震,君子之用故为折狱致刑。旅明在上而云君子者,旅取慎用刑与不留狱,君子皆当然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达曰:断决狱讼,须得虚实之情;致用刑罚,必得轻重之中。若动而不明,则淫滥斯及。故君子象于此卦而折狱致刑。
  • 苏氏轼曰:传曰为刑罚威狱,以类天之震曜。故易至于雷电相遇,则必及刑狱,取其明以动也。至于离与艮相遇,曰“无折狱无留狱”,取其明以止也。
  • 朱氏震曰:电明照也,所以折狱;雷威怒也,所以致刑。
  • 朱子语类:问雷电噬嗑与雷电丰亦同,曰噬嗑明在上,是明得事理,先立这法,在此未有犯威人,留待异时之用,故云“明罚饬法”。丰威在上,明在下,是用这法时,须是明见下情曲折,方得,不然威动于上,必有过错也,故云“折狱致刑”。

彖曰:丰,大也;明以动,故丰

本义

(以卦德、卦名义释)

程传

丰者,盛大之义。离明而震动,明动相资而成丰大也。

集说

  • 杨氏简曰:以明而动,故丰,故亨。以昏而动,则反是矣。

明以动,故丰。亦非正释名义,乃推明其所以致丰之故,以起释辞之端。与壮、萃同。以字与而字不同,而字有两意,以字只是一意,重在首字。如“以刚而动”所以致壮,可见处壮者之必贞也;“以顺而说”所以致聚,可见处萃者之必顺也;“以明而动”所以致丰,可见处丰者之必明也。卦爻之义皆欲其明而防其昏,故传先发此义,以示玩辞之要。

王假之,尚大也;勿忧,宜日中,宜照天下也

本义

释卦辞

程传

王者有四海之广、兆民之众,极天下之大也。故丰大之道,唯王者能致之。所有既大,其保之、治之之道亦当大也。故王者之所尚,至大也。所有既广、所治既众,当忧虑其不能周及,宜如日中之盛明,普照天下无所不至,则可勿忧矣。如是然后能保其丰大。保有丰大,岂小才小知之所能也。

集说

  • 吴氏曰慎曰:所以宜日中者,恐日中则昃也。照天下,日中时昃,日中后。

尚大谓王者至此所尚者大也。志意广大,则不能谨小虑微,而明有所不照,即昏之徴而衰之兆也。故言宜日中者,谓能常明不昏,则能常中不昃。
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;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,而况于人乎?况于鬼神乎?

本义

(此又阐明卦辞外意,言不可过中也)

程传

既言丰盛之至,复言其难常以为诫也。日中盛极则当昃昳,月既盈满则有亏缺。天地之盈虚尚与时消息,况人与鬼神乎?盈虚谓盛衰,消息谓进退。天地之运亦随时进退也。鬼神谓造化之迹于万物,盛衰可见其消息也。于丰盛之时而为此诫,欲其守中不至过盛,处丰之道岂易也哉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逹曰:先陈天地,后言人、鬼神者,欲以轻譬重,亦先尊后卑也。日月先天地者,承上“宜日中之文”,遂言其昃食,因举日月以对,然后并陈天地。作文之体也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丰卦彖许多言语,其实只在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”数语上。这盛得极,常须谨谨保守得日中时候,方得。不然,便是偃仆倾壊了。
    • :鬼神者,造化之迹。然天地盈虚即是造化之迹矣,而复言鬼神何耶?
      曰: 天地举全体而言,鬼神指其功用之迹,似有人所为者。
  • 毛氏璞曰:丰大也,亦盈也。惟有道者明德若不足,未尝中故不昃,未尝盈故不食。日新则为大,反是则为盈。知日中之宜,则知日昃之可戒。
  • 林氏希元曰:卦辞“勿忧,宜日中”,所以然处未之及此方言之,以补卦辞之所未及。故曰“发明卦辞外意”,言卦外之意也。虽曰辞外之意,然实有此意,但辞不及耳。

林氏之说得之。朱子释彖辞亦曰:盛极当衰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