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雷泽归妹

程传

〈归妹序卦〉:“渐者进也,进必有所归,故受之以归妹。进则必有所至,故渐有归义,归妹所以继渐也。归妹者,女之归也。妹,少女之称。为卦震上兑下,以少女从长男也。男动而女说,又以说而动,皆男说女、女从男之义。卦有男女配合之义者四:咸、恒、渐、归妹也。咸,男女之相感也。男下女,二气感应止而说,男女之情相感之象。恒,常也。男上女下,巽顺而动,阴阳皆相应,是男女居室夫妇唱随之常道。渐,女归之得其正也。男下女而各得正位,止静而巽顺,其进有渐,男女配合得其道也。归妹,女之嫁归也。男上女下,女从男也,而有说少之义。以说而动,动以说则不得其正矣,故位皆不当。初与上虽当阴阳之位,而阳在下阴在上,亦不当位也。与渐正相对。咸、恒夫妇之道,渐、归妹女归之义。咸与归妹,男女之情也。咸止而说,归妹动于说,皆以说也。恒与渐,夫妇之义也。恒巽而动,渐止而巽,皆以巽顺也。男女之道,夫妇之义,备于是矣。归妹为卦,泽上有雷,雷震而泽动,从之象也。物之随动莫如水,男动于上而女从之,嫁归从男之象。震长男,兑少女,少女从长男以说而动,动而相说也。人之所说者少女,故云妹为女归之象,又有长男说少女之义,故为归妹也。”

雷泽归妹展开↓
初九
九二
六三
九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归妹以娣,跛能履,征吉。
象曰:归妹以娣,以恒也;跛能履吉,相承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雷泽归妹

归妹:征凶,无攸利

本义

妇人谓嫁曰归妹。少女也,兑以少女而从震之长男,而其情又为以说而动,皆非正也。故卦为归妹,而卦之诸爻自二至五皆不得正,三五又皆以柔乘刚。故其占,征凶而无所利也。

程传

以说而动,动而不当,故凶。不当位,不当也。征凶,动则凶也。如卦之义,不独女归无所往而利也。

集说

  • 蔡氏清曰:不曰“妹归”而曰“归妹”,“归”者在妹也。如渐则曰“女归”矣。

  • 张氏振渊曰:妹乃少女而从长男,又其情以说而动,是其情胜而不计乎匹偶之宜者,故为归妹。所归在妹,不正可知,故凶而无所利也。案归妹文意如《春秋》归地、归田之例,以物归于人,非其人来取物也。归妹所以失者有二:一则不待取而自归,失昏姻之礼(与咸之男下女相反也);一则以少女归长男,失昏姻之时(与咸两少之交相反也)。故不曰“妹归”而曰“归妹”,以明其失礼;不曰“归女”而曰“归妹”,以见其失时。凡彖辞直著吉凶而无他戒者,大有、鼎直曰“元亨”,此直曰“征凶无攸利”。盖尊贤育才者人君之盛节也,自媒自荐者士女之丑行也。

象曰:泽上有雷,归妹。君子以永终知敝

本义

雷动泽随,归妹之象。君子观其合之不正,知其终之有敝也。推之事物,莫不皆然。

程传

雷震于上,泽随而动,阳动于上,阴说而从,女从男之象也,故为归妹。君子观男女配合生息相续之象,而以永其终,知有敝也。永终谓生息嗣续,永久其传也;知敝谓知物有敝坏而为相继之道也。女归则有生息,故有永终之义。又夫妇之道当常永有终,必知其有敝坏之理而戒愼之。敝坏谓离隙。归妹说以动者也,异乎恒之巽而动,渐之止而巽也。少女之说情之感动,动则失正,非夫妇正而可常之道,久必敝坏。知其必敝,则当思永其终也。天下之反目者,皆不能永终者也。不独夫妇之道,天下之事莫不有终有敝,莫不有可继可久之道。观归妹,则当思永终之戒也。

集说

  • 崔氏憬曰:归妹,人之始终也。始则征凶,终则无攸利,故君子以永终知敝为戒者也。
  • 吴氏曰:慎曰永终知敝,言远虑其终而知有敝也。《氓》之诗不思其反,所以终见弃于人与。

泽上有雷,不当以泽从雷取象,当以泽感雷取象。盖取于阴气先动,为归妹之义。

归妹,天地之大义也;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,妇妹人之终始也

本义

释卦名义也。归者,女之终;生育者,人之始。

程传

一阴一阳之谓道,阴阳交合,男女配合,天地之常理也。归妹,女归于男也,故云“天地之大义也”。男在女上,阴从阳动,故为女归之象。天地不交,则万物何从而生?女之归男,乃生生相续之道。男女交而后有生息,有生息而后其终不穷。前者有终,而后者有始,相续不穷,是人之终始也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有男女然后有夫妇,天地之大义也;有夫妇然后有父子,人之终始也。

将言归妹之凶,而先言其本——天地之大义。犹姤言柔遇刚之失,而又推本于天地相遇之正也。由此言之,阴阳原不可以相无,而惟当慎之始以防其敝者,是易之道也。

说以动,所归妹也

本义

又以卦德言之。

集说

  • 郑氏汝谐曰:长男居上,少女居下,以女下男也。少女说以动,而又先下于男,其所归者妹,故以征则凶,且无攸利。

卦德“说以动”,则与咸之“止而说”者异矣。卦象女先于男,是所欲归者妹也;又以少女从长男,是所归者乃妹也。“所归妹”一句,兼此二意,可见其失于礼又愆于义也。夫说以动,则徇乎情;所归妹,则不能止乎礼义。此卦之所以凶乎?本义以卦德言之,实则兼卦德、卦象在内。

征凶,位不当也;无攸利,柔乘刚也

本义

又以卦体释卦辞。男女之交,本皆正理,唯若此卦则不得其正也。

程传

以二体释归妹之义。男女相感,说而动者,少女之事故。以说而动,所归者妹也。所以征则凶者,以诸爻皆不当位也。所处皆不正,何动而不凶?大率以说而动,安有不失正者?不唯位不当也,又有乘刚之过。三五皆乘刚,男女有尊卑之序,夫妇有唱随之礼,此常理也,如恒是也。苟不由常正之道,徇情肆欲,唯说是动,则夫妇渎乱。男牵欲而失其刚,妇狃说而忘其顺,如归妹之乘刚是也。所以凶,无所往而利也。夫阴阳之配合,男女之交媾,理之常也;然从欲而流放,不由义理,则淫邪无所不至,伤身败德,岂人理哉?归妹之所以凶也。

集说

  • 陆氏希声曰:易以咸、恒为夫妇之道,渐、归妹为夫妇之义。渐四爻得正,故女归吉;归妹四爻失正,故征凶。
  • 吴氏曰:慎曰,卦以少女从长男,则非其配偶;说以动,则恣情縦欲;中爻不正,则阴阳皆失其常;三五柔乘刚,则不顺。宜其凶也。然四者又以“说以动”为重。

中四爻皆失正位者,除未济外,惟睽、解及此卦。而家人、睽、渐、归妹皆言男女之道者也。家人以得位而正,故睽以失位而乖;渐以得位而吉,故归妹以失位而凶也。他卦有柔乘刚而义与归妹不同者,义与卦变相关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