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泽火革

程传

〈革序卦〉:“井道不可不革,故受之以革。井之为物,存之则秽败,易之则清洁,不可不革者也。故井之后,受之以革也。为卦兑上离下,泽中有火也。革,变革也。水火相息之物,水灭火,火涸水,相变革者也。火之性上,水之性下,若相违行,则睽而已;乃火在下,水在上,相就而相克相灭息者也,所以为革也。又二女同居,而其归各异,其志不同,为不相得也,故为革也。”

泽火革展开↓
初九
六二
九三
九四
九五
上六
爻辞:巩用黄牛之革。
象曰:巩用黄牛,不可以有为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泽火革

革:已日乃孚,元亨利贞,悔亡

本义

革,变革也。兑泽在上,离火在下,火燃则水干,水决则火灭。中少二女,合为一卦,而少上中下志不相得,故其卦为革也。变革之初,人未之信,故必已日而后信。又以其内有文明之徳,而外有和说之气,故其占为有所更革,皆大亨而得其正。所革皆当,而所革之悔亡也。一有不正则所革不信、不通,而反有悔矣。

程传

革者,变其故也。变其故,则人未能遽信,故必已日然后人心信从。元亨利贞,悔亡,毙壊而后革之,革之所以致其通也。故革之而可以大亨,革之而利于正道,则可久而得去故之义无变动之悔,乃悔亡也。革而无甚益,犹可悔也,况反害乎?古人所以重改作也。

集说

  • 李氏简曰:已日者,已可革之时也。先时而革,则人疑而罔孚,故已日乃孚。元亨利贞者,谓穷则变,固有大通之道,而利于不失正也。正则其悔亡矣。
  • 何氏楷曰:已日即六二所谓已日也,乃孚即九三九四九五所谓有孚也,悔亡即九四所谓悔亡也。所以云已日者,变革天下之事不当轻遽,乃能孚信于人,乃难辞也。下三爻方欲革故而为新,故有谨重不轻革之意;上三爻则故者已革而为新矣。九四当上下卦之交,正改命之时,故悔亡独于九四见之,即彖传所云“革而当,其悔乃亡”也。

已日乃孚,李氏、何氏之说为长。盖卦辞、爻辞不应互异也。

象曰:泽中有火,革;君子以治历明时

本义

四时之变革之大者。

程传

水火相息为革,革变也。君子观变革之象,推日月星辰之迁易,以治历数,明四时之序也。夫变易之道,事之至大,理之至明,迹之至著,莫如四时。观四时而顺变革,则与天地合其序矣。

集说

  • 虞氏翻曰:历象谓日月星辰也。天地革而四时成,故君子以治历明时也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治历明时,非谓历当改革,盖四时变革中便有个治历明时底道理。

彖曰: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曰革

本义

以卦象释卦名义。大略与睽相似,然以相违而为睽,相息而为革也。息灭,息也,又为生息之义。灭息而后生息也。

程传

泽火相灭息,又二女志不相得,故为革。息为止息,又为生息,物止而后有生,故为生义。革之相息,谓止息也。

集说

  • 朱氏震曰:兑泽离火,而彖曰“水火”,何也?曰坎兑一也。泽者,水所钟,无水则无泽矣。坎上为云,下为雨。上为云者,泽之气也;下为雨,则泽万物也。故屯、需之坎为云,小畜之兑亦为云。坎为川,大畜之兑亦为川。坎为水,革兑亦为水。坎阳兑阴,阴阳二端,其理则一。知此始可言象矣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革之象不曰“泽在火上”,而曰“泽中有火”。盖水在火上,则水灭了火,不见得火炎则水涸之义。泽中有火,则二物并在,有相息之象。
  • 李氏舜臣曰:不同行不过,有相离之意,故止于睽;不相得,则不免有相克之事故,至于革。
  • 胡氏炳文曰:既济水在火上,不曰相息者何也?坎之水动水也,火不能息之;泽之水止水也,止水在上而火炎上,故息。

已日乃孚,革而信之;文明以说,大亨以正,革而当,其悔乃亡

本义

以卦德释卦辞。

程传

事之变革,人心岂能便信?必终日而后孚。在上者于改为之际,当详告申令,至于已日,使人信之。人心不信,虽强之行,不能成也。先王政令,人心始以为疑者有矣,然其久也必信。终不孚而成善治者,未之有也。文明以说,以卦才言革之道也。离为文明,兑为说。文明则理无不尽,事无不察;说则人心和顺。革而能照察事理,和顺人心,可致大亨而得贞正。如是变革得其至当,故悔亡也。天下之事,革之不得其道,则反致弊害。故革有悔之道,唯革之至当,则新旧之悔皆亡也。

集说

  • 胡氏炳文曰:彖未有言悔亡者,唯革言之。革易有悔也,必革而当,其悔乃亡。“当”字即是“贞”字。一有不贞,则有不信、有不通,皆不当者也。

“文明以说,大亨以正”两以字,上句重在“文明”,盖至明则事理周尽,故以此而顺人心,有所更改则无不宜也;下句重在“正”,盖其大亨也以正行之,则无不顺也。凡彖传用“以”字者,文体正倒皆可互用,如“顺以动”及“动而以顺”行,其义一也。

天地革而四时成,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,革之时大矣哉

本义

极言而赞其大。

程传

推革之道,极乎天地变易,时运终始也。天地阴阳推迁变易而成四时万物,于是生长成终,各得其宜。革而后四时成也。时运既终,必有革而新之者。王者之兴,受命于天,故易世谓之革命。汤武之王,上顺天命,下应人心,顺乎天而应乎人也。天道变改,世故迁易,革之至大也。故赞之曰:“革之时大矣哉!”

集说

  • 朱子语类云:革是更革之谓,到这里须尽翻转更变一番。所谓上下与天地同流,岂曰小补之哉?小补之者,谓扶衰救弊,逐些补缉,如锢露家事相似。若是更革,则须彻底从新铸造一番,非止补其罅漏而已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