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水困
程传
〈困序〉:“卦升而不已必困,故受之以困。升者,自下而上,自下升上,以力进也。不已必困矣,故升之后受之以困也。困者,惫乏之义。为卦兑上而坎下,水居泽上,则泽中有水也;乃在泽下,枯涸无水之象,为困乏之义。又兑以阴在上,坎以阳居下,与上六在二阳之上,而九二陷于二阴之中,皆阴柔揜于阳刚,所以为困也。君子为小人所揜蔽,穷困之时也。”
困:亨,贞大人吉,无咎,有言不信
本义
困者,穷而不能自振之义。坎刚为兑柔所揜,九二为二阴所揜,四五为上六所揜,所以为困。坎险兑说,处险而说,是身虽困而道则亨也。二五刚中,又有大人之象。占者处困能亨,则得其正矣。非大人其孰能之,故曰贞大人。曰大人者,明不正之小人不能当也。有言不信,又戒以当务晦黙,不可尚口益取穷困。
程传
如卦之才,则困而能亨,且得贞正,乃大人处困之道也,故能吉而无咎。大人处困,不唯其道自吉,乐天安命,乃不失其吉也。况随时善处,愎有裕乎?有言不信,当困而言,人谁信之?
集说
- 孔氏颖达曰:困者,穷厄委顿之名。道穷力竭,不能自济,故名为困。小人遭困则穷斯滥矣,君子遇之则不改其操,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,故曰困亨。处困而能自通,必是履正体大之人能济于困,然后得吉而无咎,故曰贞大人吉无咎。处困求济,在于正身脩徳,若巧言饰辞,人所不信,则其道弥穷,故诚之以有言不信也。
案
困亨者,非谓处困而能亨也,盖困穷者所以动人之心,忍人之性,因屈以致伸,有必通之理也。然惟守正之夫人则能进徳于困而得其所以可通者尔,岂小人之所能乎?困者,君子道屈之时也,屈则不伸矣。有言不信,“信”字疑当作“伸”字解,盖有言而动见沮抑,乃是困厄之极,不特人疑之而不信也。夬卦“闻言不信”已不信人之言也,而夫子以“聪不明”解之,以“信”字对“聪”字,则“信”字当为疑信之信。此卦“有言不信”,人不行己之言也,而夫子以“尚口乃穷”解之,以“信”字对“穷”字,则“信”字当为屈伸之伸。
象曰:泽无水困,君子以致命遂志
本义
水下漏则泽上枯,故曰泽无水。致命犹言授命,言持以与人而不之有也。能如是,则虽困而亨矣。
程传
泽无水,困乏之象也。君子当困穷之时,既尽其防虑之道而不得免,则命也。当推致其命以遂其志,知命之当然也,则穷塞祸患不以动其心,行吾义而已。苟不知命,则恐惧于险难,陨获于穷厄,所守亡矣,安能遂其为善之志乎?
集说
- 王氏弼曰:泽无水,则水在泽下。水在泽下,困之象也。处困而屈其志者,小人也。君子固穷,道可忘乎?
- 郑氏汝谐曰:知其不可求而听其自至焉,致命也。在命者不可求,在志者则可遂,所谓从吾所好也。
- 冯氏当可曰:君子之处困也,命在天而致之志在我,则遂之。困而安于困者,命之致也;困而有不困者,志之遂也。若小人处之,则凡可以求幸免者无不为也,而卒不得免焉,则亦徒丧其所守而已矣。体坎险以致命,体兑说而遂志。
- 何氏楷曰:致犹委也。人不信其命,则死生祸福营为百端,居贞之志何以自遂?今一委之命,则不以命贰志者,夫且能以志立命。
彖曰:困,刚揜也
本义
以卦体释卦名。
程传
卦所以为困,以刚为柔所揜蔽也。陷于下而揜于上,所以困也。陷亦揜也。刚阳君子而为阴柔小人所揜蔽,君子之道困窒之时也。
险以说,困而不失其所亨,其唯君子乎;贞,大人吉,以刚中也
本义
以卦德、卦体释卦辞。
程传
以卦才言处困之道也。下险而上说,为处险而能说。虽在困穷艰险之中,乐天安义,自得其说,乐也。时虽困也,处不失义,则其道自亨。困而不失其所亨也,能如是者,其唯君子乎?若时当困而反亨,身虽亨,乃其道之困也。君子、大人通称,困而能贞,大人所以吉也。盖其以刚中之道也,五与二是也。非刚中,则遇困而失其正矣。当困而言,人所不信,欲以口免困,乃所以致穷也。以说处困,故有尚口之戒。
集说
- 郑氏汝谐曰:九二陷于中,九四、九五为上六所揜,是以为困。以上下卦言之,则合坎兑而成也。坎难也,兑说也。困而安于难,则不失其所亨;困而取说于人,尚口乃穷也。案此卦所以为刚揜者,本义备矣。盖诸卦之二五刚中,皆为阴揜者,惟困与节。然以二体言之,则节坎阳居上,兑阴居下,此困所以独为刚揜也。此义与卦象亦相贯,水在泽上,非泽之所能揜也;水在泽中,则为所揜矣。险以说者,非处险而说也,险有致说之理。“以”字与“而”字义不同也。惟险有致说之理,故困有所为亨者。然以小人处之,则困而困耳,不知其所为亨,故不能因困而得亨。因困而得其所亨者,非君子其孰能之?下“刚中之大人”,即不失所亨之君子也。指二五言。“尚口乃穷者”,处困之极务说于人,指上六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