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风姤
《程传》
〈姤序卦〉:“夬,决也。决必冇遇,故受之以姤。姤,遇也。决判也,物之决判则有遇合,本合则何遇?姤所以次夬也。为卦干上巽下,以二体言之,风行天下,天之下者万物也,风之行无不经触,乃遇之象,又一阴始生于下,阴与阳遇也,故为姤。”
姤:女壮,勿用取女
本义
姤,遇也。决尽则为纯干,四月之卦。至姤然后一阴可见,而为五月之卦。以其本非所望,而卒然值之,如不期而遇者,故为遇。遇已非正,又一阴而遇五阳,则女德不贞而壮之甚也。取以自配,必害乎阳,故其象占如此。
程传
一阴始生,自是而长,渐以盛大,是女之将长壮也。阴长则阳消,女壮则男弱,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。取女者,欲其柔和顺从以成家道,姤乃方进之阴,渐壮而敌阳者,是以不可取也。女渐壮则失男女之正,家道败矣。姤虽一阴甚微,然有渐壮之道,所以戒也。
集说
孔氏颖达曰:姤,遇也。此卦一柔而遇五刚,故名为姤。施之于人,则是一女而遇五男,为壮至甚。故戒之曰:“此女壮甚,勿用取此女也。”
郭氏雍曰:阳至四五而后言壮,姤一阴方长即为壮者,亦见君子小人之情不同也。
冯氏椅曰:古文“姤”作“遘”,遇也,亦婚媾也。以女遇男为象。王洙《易》改为今文为“姤”,杂卦犹是古文,郑本同。
胡氏炳文曰:女壮,诸家皆以为一阴有将盛之渐,本义以为一阴当五阳已有女壮之象。
案
女壮之义,非以一阴始生于下为壮,亦非以一阴独当五阳为壮。盖卦以阴为主,阴而为主,即是壮也。
此处AI有独到的见解: 姤卦一阴初生,虽未盛大,但已显现其为主之势,故曰女壮。此时若取其女,则必害乎阳,因此戒之曰“勿用取女”。这一解释强调了阴为主即为壮的观点,与传统解释有所不同,但亦有其独特的见解和逻辑。
象曰:天下有风姤,后以施命诰四方
程传
风行天下,无所不周,为君后者观其周遍之象,以施其命令,周诰四方也。风行地上与天下有风,皆为周遍庶物之象。而行于地上,遍触万物,则为观,经历观省之象也;行于天下,周遍四方,则为姤,施发命令之象也。诸象或称先王,或称后,或称君子大人。称先王者,先王所以立法制、建国作乐、省方敕法、闭关育物、享帝皆是也。称后者,后王之所为也,财成天地之道,施命诰四方是也。君子则上下之通称,大人者王公之通称。
集说
- 龚氏焕曰: 天下有风姤与风行地上观相似,故在姤则曰施命诰四方,在观则曰省方观民设教。曰施、曰诰,自上而下,天下有风之象也;曰省、曰观,周历遍览,风行地上之象也。案巽之申命因有积弊而振饬之也,姤之施命与巽正同,盖在三画之卦为巽者,在六画之卦即为姤也。施命、申命,所以消隠慝、除积弊,法风之吹散伏阴也。
彖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
本义
释卦名。
程传
姤之义遇也。卦之为姤,以柔遇刚也。一阴方生,始与阳相遇也。
集说
- 赵氏汝梅曰:柔遇刚者,明非刚遇柔也。
- 林氏希元曰:依本义是阳遇阴,依彖传是阴遇阳。彖传乃本义以一阴而遇五阳,意盖彖传是为下文“勿用取女,不可与长”而设也。
案
柔遇刚者,以柔为主也。如臣之专制,如牝之司晨,得不谓壮乎?故不复释“女壮”,而直释“勿用取女”之义。
勿用取女,不可与长也
本义
释卦辞。
程传
一阴既生,渐长而盛。阴盛则阳衰矣。取女者欲长久而成家也,此渐盛之阴将消胜于阳,不可与之长久也。凡女子、小人、夷狄,势苟渐盛,何可与久也?故戒勿用取如是之女。
集说
- 郑氏康成曰:一阴承五阳,苟相遇耳,非礼之正。女壮如是,故不可娶。
- 王氏肃曰:女不可娶,以其不正,不可与长久也。
- 苏氏轼曰:姤者,所遇而合无适应之谓也。故其女不可与长。
- 李氏舜臣曰:以一阴遇五阳,女下于男,有女不正之象,故曰“勿用取女”。咸所以取女吉者,以男下女,得婚姻正礼故也。若蒙之六三以阴而先求阳,其行不顺,故亦曰“勿用取女”。
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
本义
以卦体言。
程传
阴始生于下与阳相遇,天地相遇也。阴阳不相交遇则万物不生,天地相遇则化育庶类,品物咸章,万物章明也。
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
本义
指九五。
程传
以卦才言也。五与二皆以阳刚居中与正以中正相遇也。君得刚中之臣,臣遇中正之君,君臣以刚阳遇中正,其道可以大行于天下矣。
姤之时义大矣哉
本义
几㣲之际,圣人所谨。
程传
赞姤之时与姤之义至大也。天地不相遇则万物不生,君臣不相遇则政治不兴,圣贤不相遇则道德不亨,事物不相遇则功用不成。姤之时与义皆甚大也。
集说
- 朱子语类:问“姤之时义大矣哉”,本义云“几㣲之际,圣人所谨”,与伊川之说不同何也?曰上面说“天地相遇”至“天下大行也”,而不好之渐已生于微矣,故当谨于此。
- 吴氏曰慎曰:姤为阴遇阳之卦,阴阳有当遇者,如天地相遇及君臣夫妇之类,是不能相无者;有遇而当制者,如“勿用取女”及小人妄念之类,是不容并立者。时义大矣哉,程传重“遇”字,专以遇之善者言;本义重“制”字,专以遇之不善者言。窃意此语总承上文两端而言可也。
案
必如天地之相遇而后品物咸章也,必如此卦以群刚遇中正之君,然后天下大行也。苟天地之相遇而有阴邪干于其间,君臣之相遇而有宵类介乎其侧,则在天地为伏阴,在国家为隠慝,而有女壮之象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