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风雷益

程传

〈益〉序卦曰:“损而不已必益,故受之以益。盛衰损益如循环,损极必益,理之自然。益所以继损也。为卦巽上震下,雷风二物相益者也。风烈则雷迅,雷激则风怒,两相助益,所以为益。此以象言也。巽震二卦皆由下变而成,阳变而为阴者损也,阴变而为阳者益也。上卦损而下卦益,损上益下,所以为益。此以义言也。下厚则上安,故益下为益。”

风雷益展开↓
初九
六二
六三
六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利用为大作,元吉,无咎。
象曰:元吉无咎,下不厚事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风雷益

益:利有攸往,利涉大川

本义

益,增益也。为卦损上卦初画之阳,益下卦初画之阴,自上卦而下于下卦之下,故为益卦。之九五、六二皆得中正,下震上巽,皆木之象,故其占利有所往,而利涉大川也。

程传

益者,益于天下之道也。故利有攸往,益之道可以济险难,利涉大川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达曰:损卦则损下益上,益卦则损上益下。得名皆就下而不据上者,向秀云:“明王之道,志在惠下。”故取下谓之损,与下谓之益。

  • 陆氏贽曰:损上益下曰益,损下益上曰损。约己而裕于人,人必悦而奉上矣,岂不谓之益乎?上蔑人而肆诸己,人必怨而畔上矣,岂不谓之损乎?

  • 范氏仲淹曰:益上曰损,损上曰益者何也?益上则损下,损下则伤其本也;损上则益下,益下则固其本也。

  • 蔡氏清曰:损下益上,民贫则君不能独富,损道也,故为损;损上益下,民富则君不能独贫,益道也,故为益。损则上下通一,损益则上下通一益。要知关于上者为多,案彖辞与损同,亦不专主损己惠下为义。盖益以兴利,故利以图大事而济大难。天下事有动而后获益者,不可坐以需时也。

象曰:风雷益,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

本义

风雷之势,交相助益。迁善改过,益之大者,而其相益亦犹是也。

程传

风烈则雷迅,雷激则风怒,二物相益者也。君子观风雷相益之象,而求益于己。为益之道无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也。见善能迁,则可以尽天下之善;有过能改,则无过矣。益于人者,无大于是。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 迁善改过,益莫大焉。
  • 胡氏炳文曰: 雷与风自有相益之势,速于迁善则过当益寡,决于改过则善当益纯。是迁善改过,又自有相益之功也。
  • 蒋氏悌生曰: 风雷相益,迅速不迟。君子法之,见善则即迁,知过必速改,不可犹豫。
  • 何氏楷曰: 咸言速,心之德通于虚也。不损不虚,惩忿窒欲,损之又损,致虚以复其为咸。恒言久,心之德凝于实也。不益不实,迁善改过,益之又益,充实而成其为恒。

雷者动阳气者也,故人心奋发而勇于善者如之。风者散阴气者也,故人心荡涤以消其恶者如之。

彖曰:益,损上益下,民说无疆,自上下下,其道大光

本义

以卦体释卦名义。

程传

以卦义与卦才言也。卦之为益,以其损上益下也。损于上而益下,则民说之无疆,为无穷极也。自上而降己以下下,其道之大光显也。阳下居初,阴上居四,为自上下下之义。

集说

  • 胡氏炳文曰:损其道上行(以上两句皆释损义);益其道大光(以上四句皆释益义)。

利有攸往,中正有庆,利涉大川,木道乃行

本义

以卦体卦象释卦辞。

程传

五以刚阳中正居尊位,二复以中正应之,是以中正之道益天下,天下受其福庆也。益之为道,于平常无事之际,其益犹小;当艰危险难,则所益至大,故利涉大川也。于济艰险,乃益道大行之时也。益误作木,或以为上巽下震,故云木道,非也。

集说

  • 朱氏震曰:利涉大川言木者三,益也、涣也、中孚也,皆巽也。

益动而巽,日进无疆,天施地生,其益无方,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

本义

动、巽二卦之德,干下施,坤上生,亦上文卦体之义,又以此极言赞益之大。

程传

又以二体言卦才。下动而上巽,动而巽也,为益之道。其动巽顺于理,则其益日进广大,无有疆限也。动而不顺于理,岂能成大益也?以天地之功言益道之大,圣人体之以益天下也。天道资始,地道生物,天施地生,化育万物,各正性命,其益可谓无方矣。方所也,有方所则有限量,无方谓广大无穷极也。天地之益万物,岂有穷际乎?天地之益无穷者,理而已矣。圣人利益天下之道,应时顺理,与天地合,与时偕行也。

集说

  • 顾氏象德曰:既奋发又沈潜,学所以日新,故日进无疆。天下施,地上行,化所以不已,故其益无方。此皆时之自然者,故曰凡益之道,与时偕行。

动巽取卦德,施生取卦象。风者天施也,故姤有施命之象;雷者地生也,故解有甲拆之象。损之与时偕行者,时当损而损也;益之与时偕行者,时当益而益也。人事也,造化也,非气候之至则不能强为益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