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离为火

程传

离序卦:坎者,陷也。陷必有所丽,故受之以离。离者,丽也。陷于险难之中,则必有所附丽,理自然也。离所以次坎也。离,丽也,明也。取其阴丽于上下之阳,则为附丽之义;取其中虚,则为明义。离为火,火体虚丽于物而明者也;又为日,亦以虚明之象。

离为火展开↓
初九
六二
九三
九四
六五
上九
爻辞:履错然,敬之无咎。
象曰:履错之敬,以辟咎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阴,君子拱手于小人之下,代表相悖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离为火

离:利贞,亨;畜牝牛,吉。

本义

离,丽也。阴丽于阳,其象为火,体阴而用阳也。物之所丽,贵乎得正。牝牛柔顺之物也,故占者能正则亨,而畜牝牛则吉也。

程传

离,丽也。万物莫不皆有所丽,有形则有丽矣。在人则为所亲附之人,所由之道,所主之事,皆其所丽也。人之所丽,利于贞正。得其正,则可以亨通。故曰“离利贞亨”。畜牝牛吉,牛之性顺而又牝焉,顺之至也。既附丽于正,必能顺于正道。如牝牛则吉也。畜牝牛,谓养其顺德。人之顺德,由养以成。既丽于正,当养习以成其顺德也。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离之为卦,以柔为正,故必贞而后乃亨。柔处于内而履正中,牝之善也。外强而内顺,牛之善也。离之为体,以柔顺为主者也,故不可以畜刚猛之物,而吉于畜牝牛也。
  • 郭氏忠孝曰:干为马,坤为牝马。坤为牛,离为牝牛,象之宜也。
  • 朱子语类:问:离卦是阳包阴,占利畜牝牛,便也是宜畜柔顺之物。曰:然。
  • 呉氏澄曰:牛、牝皆坤象,离中画一阴,坤之中画也,故象牝牛。
  • 胡氏炳文曰:坎之明在内,以刚健而行之于外;离之明在外,当柔顺以养之于中。
  • 呉氏曰慎曰:坎性就下,下不已则入坎窞;离性炎上,炎之盛则突如焚如。坎陷欲之类也,离炎忿之类也。坎维心亨以刚中,则不陷;离畜牝牛,以中顺则不突。

畜牝牛,胡氏、呉氏之说为切。盖离明也,高明柔克,则用明而不伤。

象曰:明两作,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

本义

作起也

程传

若云两明,则是二明,不见继明之义。故云明两,明而重两,谓相继也。作离,明两而为离,继明之义也。震巽之类,亦取洊随之义,然离之义尤重也。大人以徳言,则圣人以位言,则王者。大人观离明相继之象,以世继其明徳,照临于四方。大凡以明相继,皆继明也。举其大者,故以世袭继照言之。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 继,谓不绝也。明照相继,不绝旷也。
  • 孔氏颖逹曰: 继续其明,乃照于四方。若明不继续,则不得久为照临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 明两作,犹言水洊至今日明,来日又明。明字便是指日而言,只是一个明两番作。
  • 徐氏在汉曰: 继明者,无时不明也。照于四方者,无处不照也。惟其无时不明,所以无处不照,是之谓明明德于天下也。

《彖》曰:离,丽也;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;重明以丽乎正,乃化成天下

本义

释卦名义。

程传

离丽也,谓附丽也。如日月则丽于天,百谷草木则丽于土。万物莫不各有所丽,天地之中无无丽之物。在人当审其所丽,丽丽得其正则能亨也。重明以丽乎正,以卦才言也。上下皆离,重明也。五二皆处中正,丽乎正也。君臣上下皆有明德而处中正,可以化天下成文明之俗也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 日月丽乎天而成明,百谷草木丽乎土而成文,故离为文又为明。
  • 齐氏梦龙曰: 龟山杨氏云,火无常形,丽物而有形,最得本旨。人之生也,得水为精,得火为神。其合也,气聚而形成于有其分也;气散而神泯于无。盖精所以为形,而神丽于形者也。天地形之大者也,日月丽天,百谷草木丽土,其神之发见而可见者也。

项氏、齐氏说则是阳丽乎阴而以为阴丽乎阳者非矣。惟张子正蒙之说得之。

柔丽乎中正,故亨;是以畜牝牛吉也

本义

以卦体释卦辞。

程传

二五以柔顺丽于中正,所以能亨。人能养其至顺以丽中正,则吉。故曰畜牝牛吉也。或曰:“二则中正矣,五以阴居阳得为正乎?”曰:“离主于所丽,五中正之位,六丽于正位,乃为正也。”学者知时义而不失轻重,则可以言易矣。

集说

  • 项氏安世曰: “重明以丽乎正”此统论一卦之义以释卦名也,“柔丽乎中正”此以二五成卦之爻释卦辞也。
  • 胡氏炳文曰: 坎之刚中,九五分数多,故九五曰“坎不盈”,卦辞释有孚亦曰“水流而不盈”。离之中正,六二分数多,故卦辞曰“畜牝牛吉”,而六二爻辞亦曰“黄离元吉”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