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山地剥

程传

剥卦序:贲者,饰也;致饰然后亨,则尽矣,故受之以剥。夫物至于文饰,亨之极也,极则必反,故贲终则剥也。卦五阴而一阳,阴始自下生,渐长至于盛极,群阴湏剥于阳,故为剥也。以二体言之,山附于地,山高起地上而反附者于地,颓剥之象也。

山地剥展开↓
初六
六二
六三
六四
六五
上九
爻辞:剥床以足,蔑贞凶。
象曰:剥床以足,以灭下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阴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山地剥

剥:不利有攸往

本义

剥落也。五阴在下而方生一阳在上而将尽,阴盛长而阳消落,九月之卦也。阴盛阳衰,小人壮而君子病。又内坤外艮,有顺时而止之象。故占得之者,不可以有所往也。

程传

剥者,群阴长盛,消剥于阳之时。众小人剥丧于君子,故君子不利有所往。唯当巽言晦迹,随时消息,以免小人之害也。

象曰:山附于地,剥;上以厚下安宅

程传

艮重于坤,山附于地也。山高起于地而反附着于地,圯剥之象也。上谓人君与居人上者,观剥之象而厚固其下以安其居也。下者上之本,未有基本固而能剥者也,故上之剥必自下。下剥则上危矣,为人上者知理之如是,则安养人民以厚其本,乃所以安其居也。书曰:“民惟邦本,本固邦宁。”

集说

  • 虞氏翻曰:山高绝于地,今附地者,明被剥矣。君当厚锡于下,然后得安其居。
  • 刘氏牧曰:山以地为基,厚其地则山保其高;君以民为本,厚其下则君安于上。
  • 司马氏光曰:基薄则墙颓,下薄则上危。故君子厚其下者,所以自安其居也。
  • 朱子语类云:惟其地厚,所以山安其居而不摇。人君厚下以得民,则其位亦安而不摇,犹所谓“本固邦宁”也。

彖曰:剥,剥也。柔变刚也

本义

以卦体释卦名义,言柔进干阳,变刚为柔也。

集说

  • 陈氏友文曰: 《夬彖》曰“刚决柔”,而《剥》曰“柔变刚”,何也?君子之去小人,声其罪与天下共弃之,名正言顺,故曰“决”;小人之欲去君子,辞不顺理不直,必萋斐浸润以侵蚀之,故曰“变”。一字之闲,君子小人之情状皦然矣。

不利有攸往,小人长也。顺而止之,观象也。君子尚消息盈虚,天行也

本义

以卦体卦徳释卦辞。

程传

剥,剥也,谓剥落也。柔变刚也,柔长而刚变也。夏至一阴生而渐长,一阴长则一阳消,至于建戌则极而成剥,是阴柔变刚阳也。阴小人之道方长盛而剥消于阳,故君子不利有所往也。君子当剥之时,知不可有所往,顺时而止,乃能观剥之象也。卦有顺止之象,乃处剥之道,君子当观而体之。君子尚消息盈虚,天行也。君子存心消息盈虚之理而能顺之,乃合乎天行也。理有消衰有息长,有盈满有虚损,顺之则吉,逆之则凶。君子随时敦尚,所以事天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