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雷随
程传
随序卦,豫必有随,故受之以随。夫悦豫之道,物所随也。随所以次豫也,为卦兑上震下兑为说,震为动,说而动,动而说,皆随之义。女随人者也,以少女从长男随之义也。又震为雷,兑为泽,雷震于泽中,泽随而动,随之象也。又以卦变言之,干之上来居坤之下,坤之初往居干之上,阳来下于阴也。以阳下阴,阴必说,随为随之义。凡成卦既取二体之义,又有取爻义者,复有更取卦变之义者。如随之取义尤为详备。
随:元亨利贞,无咎
本义
随从也。以卦变言之,本自困卦九来居初,又自噬嗑九来居五,而自未济来者,兼此二变,皆刚来随柔之义。以二体言之,为此动而彼说,亦随之义,故为随。已能随物,物来随已,彼此相从,其通易矣。故其占为元亨,然必利于贞,乃得无咎。若所随不正,则虽大亨而不免于有咎矣。春秋传穆姜曰:“有是四德,随而无咎,我皆无之,岂随也哉?”今按,四德虽非本义,然其下云云,深得占法之意。
程传
随之道,可以致大亨也。君子之道,为众所随,与已随于人,及临事择所随,皆随也。随得其道,则可以致大亨也。凡人君之从善,臣下之奉命,学者之徙义,临事而从长,皆随也。随之道,利在于贞正。随得其正,然后能大亨而无咎。失其正,则有咎矣,岂能亨乎?
集说
- 石氏介曰: 凡随之义,可随则随,若唯随之务,不以正道,安得亨乎?
案
以二体言之,震刚下兑柔。以卦画言之,刚爻下于柔爻,六十四卦中,惟此一卦。此卦名为随之第一义也。其象则如以贵下贱,以多问于寡,乃尧舜所谓舍己从人者,其义最大。故其辞曰元亨,又曰利贞无咎者,明所随必得其正,所以终元亨之义也。然则卦义所主在以己随人,至于物来随己,则其效也。若以为物所随为卦名之本义,则非矣。
象曰:泽中有雷,随;君子以向晦入宴息
本义
雷藏泽中,随时休息。
程传
雷震于泽中,泽随震而动,为随之象。君子观象以随时而动,随时之宜,万事皆然。取其最明且近者言之,君子以向晦入宴息。君子昼则自强不息,及向昏晦,则入居于内,宴息以安其身,起居随时,适其宜也。礼,君子昼不居内,夜不居外,随时之道也。
集说
- 翟氏玄曰:晦者,冥也。雷者,阳气,春夏用事,今在泽中,秋冬时也。故君子象之,日出视事,其将晦冥,退入宴寝而休息也。
- 朱子语类:问“程子云:‘泽随雷动,君子当随时宴息。’是否”?曰:“既曰雷动,何不言君子以动作,却言宴息?”盖其卦震下兑上,乃雷入地中之象,雷随时伏藏,故君子亦向晦入宴息。
《彖》曰:随,刚来而下柔,动而说,随
本义
以卦变卦德释卦名义。
集说
- 孔氏颖达曰: 刚谓震也,柔谓兑也。震处兑下,是刚来下柔。震动而兑说,既能下人,动则喜说,所以物皆随从也。
- 胡氏瑗曰: 震以动,其性刚;兑以说,其性柔。今震在兑下,是刚来而下于柔也。犹圣贤君子以至刚之德,至尊之位,至贵之势,接于臣而下于民,故赏罚号令一出于上,则民皆说而随于下也。
- 王氏逢曰: 上能下下,下之所以随上;贵能下贱,贱之所以随贵。随之义,刚下柔也。
- 王氏宗传曰: 阳刚非在下之物也,今也得随之义,来下于阴柔,则是能以上下下,以贵下贱者也。物安得不随之乎?动而说,此有所动而彼无不说之谓也。彼无不说,则亦无不随矣。或曰:“易家以随自否来,蛊自泰来,其义如何?”曰:“非也。乾坤重而为泰否,故随、蛊无自泰否而来之理。世儒惑于卦变,殊不知八卦成列,因而重之,而内外上下往来之义已备乎其中。自八卦既重之后,又乌有所谓内外上下往来之义乎?”
- 蒋氏悌生曰: 程传谓“说而动”与“动而说”皆随之义。朱子语录云:“但当言动而说,不当言说而动。”凡卦体卦德皆从内说出去。
案
王氏说最足以破卦变之支离,得易象之本旨
大亨贞,无咎,而天下随时
本义
王肃本“时”作“之”,今当从之。释卦辞,言能如是则天下之所从也。
程传
卦所以为随,以刚来而下柔,动而说也。谓干之上九来居坤之下,坤之初六往居干之上,以阳刚来下于阴柔,是以上下下,以贵下贱。能如是,物之所说随也。又下动而上说,动而可说也,所以随也。如是,则可大亨而得正,能大亨而得正,则为无咎。不能亨不得正,则非可随之道,岂能使天下随之乎?天下所随者时也,故云“天下随时”。
集说
- 孔氏颖达曰: 大亨贞正,无有咎害,而天下随之。以正道相随,故随之者广。若不以大亨贞无咎,而以邪僻相随,则天下不从也。
- 乔氏中和曰: 刚下柔而阳随阴,以我随物,则物自随我而动,罔不说,此大亨之正道也。人同此心,天下有不随之者哉?
随时之义大矣哉
本义
王肃本“时”字在“之”字下,今当从之。
程传
君子之道,随时而动,从宜适变,不可为典要。非造道之深,知几能权者,不能与于此也。故赞之曰:“随时之义大矣哉!”凡赞之者,欲人知其义之大,玩而识之也。此赞随时之义大,与豫等诸卦不同。诸卦时与义是两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