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火天大有

程传

《大有》有序卦与人同者,物必归焉,故受之以《大有》。夫与人同者,物之所归也。《大有》所以次《同人》也。为卦火在天上,火之处高,其明及远,万物之众无不照见,为《大有》之象。又一柔居尊,众阳并应,居尊执柔,物之所归也。上下应之,为《大有》之义。《大有》,盛大、丰有也。

火天大有展开↓
初九
九二
九三
九四
六五
上九
爻辞:无交害,匪咎,艰则无咎。
象曰:大有初九,无交害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阳承阳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-
⊙ 位:阳居阳位(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火天大有

大有:元亨

本义

“大有”所有之大也。离居乾土,火在天上,无所不照。又六五一阴居尊得中,而五阳应之,故为“大有”。乾健离明,居尊应天,有亨之道。占者有其德,则大善而亨也。

程传

卦之才可以元亨也。凡卦德、卦名自有其义者,如“比吉”、“谦亨”是也。有因其卦义便为训戒者,如“师贞丈人吉”、“同人于野亨”是也。有以其卦才而言者,“大有元亨”是也。由刚健文明,应天时行,故能元亨也。

集说

  • 郑氏汝谐曰:阳为大,阴为小。一阴居尊,而为五阳所归,所有者大也。大非阴柔所能有,必冲虚不自满者能有之。六五明体而虚中,所以为“大有”,所以为“元亨”。若直以“大有”为富有盛大,则失其义矣。

  • 邱氏富国曰:一阴在上卦之中,而五阳宗之,诸爻之有皆六五之有也,岂不大哉?惟其所有者大,故其亨亦大也。

比以九居五,视大有之六五为优矣。然比之应之者五阴也,则民庶之象也;大有之应之者五阳也,则贤人之象也。贤人应之,所有孰大于是哉?故大有之柔中虽不如比之刚中,而比之吉无咎,则不如大有之直言元亨也。彖辞直言元亨,更无他辞者,惟此与鼎卦而已,皆以尚贤养贤之故也。

象曰:火在天上,大有;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

本义

火在天上,所照者广,为大有之象。所有既大,无以治之,则衅蘖萌于其间矣。天命有善而无恶,故遏恶扬善,所以顺天。反之于身,亦若是而已矣。

程传

火高在天上,照见万物之众多,故为大有。大有繁庶之义。君子观大有之象,以遏绝众恶,扬明善类,以奉顺天休美之命。万物众多,则有善恶之殊。君子享大有之盛,当代天工治养庶类。治众之道在遏恶扬善而已。恶惩善劝,所以顺天命而安群生也。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大有包容之象也,故遏恶扬善,成物之美,顺夫天德,休物之命。
  • 司马氏光曰:火在天上,明之至也。至明则善恶无所逃,善则举之,恶则抑之。庆赏刑威得其当,然后能保有四方,所以顺天休命也。
  • 杨氏万里曰:天讨有罪,吾遏之以天;天命有德,吾扬之以天。吾何与焉?此舜禹有天下而不与也,故曰顺天休命。同人离在下而权不敢专,故止于类而辨;大有离在上而权由己出,故极于遏而扬。

彖曰:大有柔得尊位大中,而上下应之,曰大有

本义

以卦体释卦名义,柔谓六五,上下谓五阳。

程传

言卦之所以为大有也。五以阴居君位,柔得尊位也。处中得大中之道也,为诸阳所宗,上下应之也。夫居尊执柔,固众之所归也。而又有虚中文明、大中之徳,故上下同志应之,所以为大有也。

集说

  • 苏氏轼曰: 谓五也。大者皆见有于五,故曰大有。
  • 郭氏忠孝曰: 柔得尊位大中,谦以居之,不自满假者也。以一柔而应五刚,所谓所宝惟贤,光天之下,万邦黎献共惟帝臣。不如是,不足以为尚贤也。
  • 杨氏万里曰: 同人、大有一柔五刚均也。柔在下者,曰得位、曰得中、曰应乎干而为同人,我同乎彼之辞也;柔在上者,曰尊位、曰大中、曰上下应而为大有,我有其大之辞也。
  • 项氏安世曰: 一阴在下,势不足以有众,能推所有以同乎人者也,故名曰同人;一阴在上,人同乎我,为我所有者也,故名曰大有。《彖》于同人曰“应乎乾”,明我应之也;于大有曰“上下应之”,明人应我也。履卦柔在下,亦曰“应乎干”;小畜柔在上,亦曰“上下应之”。此可以推卦例矣。
  • 胡氏炳文曰: 或曰,小畜亦五阳一阴之卦,主巽之一阴则曰小,此主离之一阴则曰大,何也?曰,巽之一阴在四,欲畜上下五阳,其势逆而难;离之一阴在五,而有上下五阳,其势顺而易。

其德刚健而文明,应乎天而时行,是以元亨

本义

以卦徳、卦体释卦辞,应天指六五也。

程传

卦之徳,内刚健而外文明。六五之君,应于干之九二。五之性柔顺而明,能顺应乎二。二干之主也,是应乎干也。顺应乾行,顺乎天时也,故曰“应乎天而时行”。其徳如此,是以元亨也。王弼云:“不大通何由得大有乎?大有则必元亨矣。”此不识卦义,离干成大有之义,非大有之义。便有元亨,由其才故得元亨。大有而不善者与不能亨者有矣。诸卦具元亨利贞,则彖皆释为大亨,恐疑与乾坤同也。不兼利贞,则释为元亨,尽元义也。元有大善之义。有元亨者四卦:大有、蛊、升、鼎也。惟升之彖误随他卦作大亨。曰:“诸卦之元与干不同,何也?”曰:“元之在干,为元始之义,为首出庶物之义。他卦则不能有此义,为善为大而已。”曰:“元之为大可矣,为善何也?”曰:“元者,物之先也。物之先岂有不善者乎?事成而后有败,败非先成者也;兴而后有衰,衰固后于兴也;得而后有失,非得则何以有失也?至于善恶治乱是非,天下之事莫不皆然,必善为先。故《文言》曰:‘元者,善之长也。’”

集说

  • 王氏弼曰: 徳应于天,则行不失时矣。刚健不滞,文明不犯。应天则大,时行无违,是以元亨。
  • 项氏安世曰: 同人、大有两卦,皆以离之中爻为主,而以干为应者也。同人离在下,以徳为主,故曰“应乎干”,者应其徳也;大有离在上,以位为主,故曰“应乎天而时行”,者应其命也。履兑在下曰“应乎干”,大畜艮在上曰“应乎天”,亦卦例也。案卦辞未有不根卦名而繋者,况柔中居尊,能有众阳,是虚心下贤之君,而众君子皆为之用,其亨孰大于是哉?彖传又推卦徳、卦体以尽其缊,其实皆不出乎卦名之中也。程传谓卦名未足以致元亨,由卦才而得元亨者,恐非易之通例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