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天地否

程传

《否》序卦曰:“泰者,通也。物不可以终通,故受之以否。”夫物理往来,通泰之极则必否。否所以次泰也。为卦天上地下,天地相交,阴阳和畅,则为泰;天处上,地处下,是天地隔绝,不相交通,所以为否也。

天地否展开↓
××
初六
六二
六三
九四
九五
上九
爻辞:拔茅茹,以其汇,贞吉,亨。
象曰:拔茅贞吉,志在君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阴
⇩ 乘:-
⇅ 比:-
⏎ 应:初爻与四爻有应。阴柔而滞于二爻、三爻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天地否

否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

本义

否,闭塞也。七月之卦也,正与泰反。故曰“匪人”,谓非人道也。其占不利于君子之正道。盖干往居外,坤来居内,又自渐卦而来,则九往居四,六来居三也。或疑之“匪人”三字衍文,由比六三而误也。传不特解其义,亦可见。

程传

天地交而万物生于中,然后三才备,人为最灵,故为万物之首。凡生天地之中者,皆人道也。天地不交,则不生万物,是无人道,故曰“匪人”,谓非人道也。消长阖辟相因而不息,泰极则复否,否终则倾,无常而不变之理。人道岂能无也?既否,则泰矣。夫上下交通,刚柔和合,君子之道也。否则反是,故不利君子贞。君子正道否塞不行也。大往小来,阳往而阴来也,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之象,故为否也。

集说

  • 孔氏颖达曰:否之匪人者,言否闭之世非是人道交通之时,故云“匪人”。不利君子贞者,由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,故不利君子为正也。阳气往而阴气来,故云“大往小来”。阳主生息故称大,阴主消耗故称小。

  • 崔氏憬曰:否,不通也。于不通之时,小人道长,故云“匪人”。君子道消,故不利君子贞也。

  • 吕氏大临曰:否,闭塞而不交也。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言否闭之世非其人者恶直丑正,不利乎君子之守正。

  • 王氏宗传曰:匪人,所谓非君子人也。人非君子,则平时与君子如枘凿之不相入者,正斯人也。匪人得志,则君子之道否塞而不行矣。夫正道之在天下,不可以一日无也。今也君子之道否塞而不得行者,皆否之匪人不利乎贞故也。盖小人之心,同乎己者则利之,异乎己者则不利也。夫惟彼己之势既不相入,故大者往而小者来也。

  • 乔氏中和曰:君子以正自居,隐见随时,无入而不自得,何不利之有?亦小人不利于君子之贞耳。于是而君子往,小人来,而天地否矣。由否而之泰焉,天也;由泰而之否焉,人也。

象曰:天地不交,否;君子以俭德辟难,不可荣以禄

本义

收敛其德不形于外,以辟小人之难,人不得以禄位荣之。

程传

天地不相交通,故为否。否塞之时,君子道消,当观否塞之象,而以俭损其德,辟免祸难,不可荣居禄位也。否者,小人得志之时,君子居显荣之地,祸患必及其身,故宜晦处穷约也。

彖曰:否之匪人,不利君子贞,大往小来,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;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;内阴而外阳,内柔而外刚,内小人而外君子;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也

程传

夫天地之气不交,则万物无生成之理。上下之义不交,则天下无邦国之道。建邦国所以为治也,上施政以治民,民戴君而从命,上下相交所以治安也。今上下不交,是天下无邦国之道也。阴柔在内,阳刚在外,君子往居于外,小人来处于内,小人道长,君子道消之时也。

集说

  • 胡氏瑗曰:内柔而外刚者,小人之体也。语曰:“色厉而内荏。”外有严厉之色,内有柔荏之心,此所以反君子之道也。
  • 李氏过曰:否泰反其类,故否之辞皆与泰反。
  • 吴氏绮曰:六十四卦独乾坤泰否四卦言阴阳。乾坤阴阳也,惟泰否二卦内外皆得乾坤之全体,故亦以阴阳言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