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水火既济
卦辞:亨小,利贞,初吉终乱。
彖曰:既济亨,小者亨也。利贞。刚柔正而位当也。初吉,柔得中也。终止则乱,其道穷也。

导读

既济,为三阳三阴卦,自泰来。虞氏曰:泰五之二。

既济,亨,小利贞。初吉,终乱。

既,尽也。济,渡水也。下离济上坎,故曰既济。济期于济,故曰亨。济至于既,故亨曰小。既济之时,祇宜保济,故曰利贞。由未济以成济,故曰初吉。而既济之后难保长济,故曰终乱也。

彖曰:既济,亨,小者亨也。利贞,刚柔正而位当也。初吉,柔得中也。终止则乱,其道穷也。

此卦之所以名既济者,以卦自泰来,泰上为坤,泰下为乾,乾二上之坤五,犹夫渡水者已登彼岸,故曰既济。盖济所以致亨,而济万物于沈沦之日,用力多则成功亦巨,故亨大。至济万物于承平之后,此乃小有缺陷,但微加祓濯,则已澄清。卦以济水为义,坎水在前,离阴得中,前往求济,阴称小,故曰小者亨也。夫既济之亨虽小,惟亨小乃始见为既济。此卦阴阳得位,天下已济,人庆安澜,各守本业,但祇率由旧章,长保此济,亦已足矣,故曰利贞也。然天命不可恃,人事亦难凭。当夫鸿蒙初开,人心思奋,二柔得中以济上坎,泰之二往为既济之五,前往得济,故曰初吉。顾有初必有终,济名为既济之道已尽,道尽则穷人。能防乱于未济之日,而或酿乱于既济之秋,怠惰因循,万事废堕。恃其为济,不虑其将不济,则弥漫日深,将有川壅而溃者,此之谓终乱。亦非终则必乱,卦爻阴阳相间,上以阴止,终止则乱也。是知乱非乱于济,乱于济之尽也,则保济之道可深长思矣。

象曰:水在火上,既济。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。

水性润下,火性炎上。水火相交,故云既济。然水偏胜则火熄,火偏胜则水涸。君子观既济之象,所以防患于未然,先事而深致思焉。泰坤为乱,变为坎思,故曰思患。泰乾为畏,变为离明,故能预防也。

初九,曳其轮,濡其尾,无咎。

舟车皆可济水。二至四为互坎,坎为轮,则是以车济者。夫坎车既在前,而初为车尾。初位卑弱,不能遽济,故曰曳其轮。轮既见曳,车岂能行,故曰濡其尾。车尾已濡,其何能济,然时当前济,有欲济者,不得以成败论其功过也,无咎也。

象曰:曳其轮,义无咎也。

六二,妇丧其茀,勿逐,七日得。

郑氏曰:茀,车蔽也。诗曰翟茀以朝,是也。妇人乘车不宜露见,车之前后设障以自隐蔽,是谓之茀。二体离称妇,泰乾为车,二与五易,乾车中虚,丧茀之象。夫茀不自丧,必有盗者。二为互坎,坎为盗。坎盗二茀,二车难行,则不能济,是宜逐。然二与五为正应,阴阳相和,不能久丧,待至七日,则已得之。七,阳数。此如贤人欲出济时,不可躁进,宜静守以待君相之求,则终能济。如彼丧茀者,不必妄逐也。

象曰:七日得,以中道也。

九三,高宗伐鬼方,三年克之,小人勿用。

高宗,殷王武丁也。鬼方,西北之戎名。干氏曰:高宗尝伐鬼方,三年而后克之。离为戈兵,故称伐。坎为北方,故称鬼。汉匡衡疏云:成汤化夷俗而怀鬼方,则鬼方原为殷属国,始已率服,继复背叛,必由殷道中衰,小人启衅以致此也。属国之叛既由小人,倘于平定之后,不绝小人之进,则是既济仍不能长济也。戒以勿用,圣人之虑患远矣。

象曰:三年克之,惫也。

郑氏曰:惫,劣弱也,言济之难也。

六四,繻有衣袽,终日戒。

济浅利用车,济深利用舟。初以车济,四以舟济,济水之宜也。四居互离,正坎之间,离为槁木,坎为穿木,则是舟有罅漏者。舟漏曰濡,王氏曰:繻当作濡,舟漏宜塞,塞宜用袽。袽,败衣也。乾坤为衣裳,变为坎离,则衣已败,故曰袽也。衣袽所以防濡,衣袽实贵其有有,袽似可少安,而犹不敢忘戒。下离已尽,互离过半,离为日,故曰终日戒。先事而为之备,临事而致其慎,此善于保济者。

象曰:终日戒,有所疑也。

有所疑者,不敢自信为无患而忘戒也。

九五,东邻杀牛,不如西邻之禴祭,实受其福。

既济至五,则济将尽。此盛极衰伏时也。五与二应,五坎为阳,与震为邻,是谓之东。二离为阴,与兑为邻,是谓之西。泰五为坤,坤为牛,变坤为坎,是为杀牛。泰二为乾,变乾为离,离丁夏令,夏祭曰禴,是为禴祭。言五虽杀牛,不如二之禴祭,实受其福。乾为福。泰之乾二居五,祭物虽丰,而盛极难继。泰之坤五居二,俭以持盈,善留余地也。此既济之难保长济也。

象曰:东邻杀牛,不如西邻之时也,实受其福,吉大来也。

时,禴祭之时。吉大来者,方兴未艾也。

上六,濡其首,厉。

初为尾,上为首。初济则濡尾,上济即濡首。然濡尾则后退有方,而濡首则前行无地,故危厉。

象曰:濡其首,厉,何可久也。

终止则乱,何可久济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