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天火同人
卦辞:同人于野,亨。利涉大川,利君子贞。
彖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而应乎刚,曰同人。同人曰:“同人于野,亨。利涉大川。”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应,君子正也。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。

导读

同人,为一阴五阳卦,自夬、姤二卦来。蜀才曰:此本夬卦,九二升上,上六降二。虞氏于此卦九五爻注曰:姤遇也,是谓此卦自姤来也。

同人:同人于野,亨利涉大川,利君子贞。

一阴丽二阳之中,曰离。下离上乾,卦名同人。野,宽旷之处。尔雅曰:牧外谓之野。虞氏曰:乾为野,野者人聚之所,故曰同人于野。人既相同,则必亨通。虽涉大川之险,亦利。但人之同者多近私昵,惟君子能持正,故曰利君子贞也。

彖曰:同人,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,曰同人。同人曰同人于野,亨利涉大川,乾行也。文明以健,中正而应,君子正也。惟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。

卦何以名同人?盖同人自姤、夬来也。姤柔在下,阴居阳位,未云得位。天柔在上,虽云得位,未云得中。惟以姤、夬二柔易居,同人之二柔既得位,柔又得中,以离之中应乾之中,阴阳相应,有大同之象,故曰同人也。而同人卦辞曰同人于野亨者,盖言同人者同于人也。郑氏曰:乾为天,离为火,卦体有巽,巽为风。天在上火炎上而从之,是其性同于天也。火得风然后炎上益炽,是犹人君在上施政教,使天下之人和同而事之,以是为人和同者,君之所为也,故谓之同人。风行无所不徧,徧则会同之德大行,故曰同人于野亨。夫同人之亨,非仅同于郊野,兼且通乎险阻。以乾同离,即是以阳应阴,水阴象阳下涉之,如涉川然。乾原健于行,下有正应,则行愈驶。巽为木,乾金克制之。离体中虚,象舟,故曰利涉大川。乾行也。第恐统言之曰人,不无苗莠之异,仅名之曰同,或有党比之嫌。惟有明健之德,乃可以言同人,乃可以言君子之同人。内卦离明,外卦乾健。二五中正相应,有君子守正之象,故曰利君子贞也。人同则志通,志通天下始为大同。通天下之志,惟君子能之,故同人宜法君子也。

象曰:天与火,同人。君子以类族辨物。

荀氏曰:乾舍于离,相与同居,故曰同人也。盖乾成于巽,乾复索坤中为离,乾离同体,故曰天与火。虞氏曰:乾为族,为物。乾三阳同类,曰类族。离火为明,以辨之。

初九,同人于门,无咎。

初欲同二,初与二比,前行即得见之。离中虚,象门,故曰同人于门。

象曰:出门同人,又谁咎也。

凡门以内为室,人伏室内,何由得同,故言同人者在出门。出门即同人,其时尚无私意,故无咎之者。

六二,同人于宗,吝。

二为卦主,此众阳所欲同者。虞氏曰:乾为宗。荀氏曰:宗者众也。三据二阴,二与四同功,五相应,初相近,上下众阳皆欲与二为同,故曰同人于宗。阴道贞静,从一而终。今宗同之,有吝疵矣。

象曰:同人于宗,吝道也。

九三,伏戎于莽,升其高陵,三岁不兴。

卦惟一阴,初上与二对易。二五相应,故皆曰同人。若三与四既不相应,又不对易,则是求同而不得者。三体为离,离为甲冑戈兵,是谓之戎。三又为互巽,巽为伏为草木,是谓之莽,莽丛木也。巽为股,为高陵。历乾二之爻求同于上,是为升高陵。大阜曰陵,乾位西北,郊野而高,故曰高陵。夫暗藏兵戎,登高远望,以求上同而不得同,主徒劳智力。虽至三岁之久,犹不能兴起,是同亦不可强求矣。

象曰:伏戎于莽,敌刚也。三岁不兴,安行也。

三上皆阳,两阳相敌,故曰敌刚。安行者,言安能前行求同也。

九四,乘其墉,弗克攻,吉。

墉,虞氏作庸。巽为庸,庸墉同。诗曰:以作尔庸。毛传曰:庸,城也。四为互巽之末,则巽之墉实为其墉。四乘其墉攻初,求同则其力亦甚勇矣。究之巽为进退,为不果。四弗胜初,退而弗攻,乃吉。

象曰:乘其墉,义弗克也。其吉,则困而反则也。

两阳相敌,四宜弗能克初。困而反求,已与二遇,得同人之准,则矣。

九五,同人先号咷而后笑,大师克相遇。

楚谓儿泣不止曰噭咷,号呼也,克胜也。虞氏曰:巽为号咷。五欲同二,而为三四所间,不能遽遇,故先号。然二为正应,终必同之,故后笑。二自姤夬相易,姤巽为号,夬兑为笑。兑之德,说也。阳刚位中,用大师以胜之。说卦传曰:战乎乾,故曰大师。乾德至健,故曰克。克则相遇,遇则同矣。

象曰:同人之先,以中直也。大师相遇,言相克也。

乾其动也直,五位中,故曰中直。中直故号咷,求同也。

上九,同人于郊,无悔。

虞氏曰:乾为郊,郊较野则狭也。居上无位,不得遂大同之志,仅能无悔而已。

象曰:同人于郊,志未得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