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地火明夷
卦辞:利艰贞。
彖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内文明而外柔顺,以蒙大难,文王以之。利艰贞,晦其明也,内难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
导读

明夷,为二阳四阴卦,自临来。虞氏曰:临二之三。蜀才曰:此本临卦也。九二升三,六三降二。

明夷,利艰贞。

离下坤上,是离日在坤地之下。日之明为地所蔽,明夷象也。故卦名明夷。夷,伤也。明者见伤,是时不可以有为,利艰贞以处之。

彖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内文明而外柔顺,以蒙大难。文王以之,利艰贞,晦其明也。内难而能正其志,箕子以之。

卦之所以名明夷者,以卦象观之,下为离明,上为坤地。以卦德参之,内离文明,外坤柔顺,中有互坎为险难。是坤地伤离之明,为明夷而险难。伤坤之顺亦明夷也。孔子曰:文王当日,缉熙敬止,可云文明矣。徽柔懿恭,可云柔顺矣。卒蒙羑里之大难,是明而见夷,文王曾以此也。利艰贞者,是体本明而以晦自处者也。五位中正,二五不应,离日内敛光明,反照乃内。有互坎险难在内,而坎背离明,坤又为晦,故曰晦其明。孔子曰:箕子当殷末世,内难方兴,披发佯狂,不避囚奴之辱,是艰难守志,箕子曾以此也。

象曰:明入地中,明夷。君子以莅众,用晦而明。

离日入坤地中,明为地掩,明夷象也。坤为地,离为明,坤又为众,为晦。君子临莅众民,韬晦其光,不以察察为明。所以常昭昭而无昏昏也。

初九,明夷于飞,垂其翼。君子于行,三日不食,有攸往,主人有言。

下卦离明,为上坤所夷。初阳在下,去坤虽远,而明已见夷。象鸟之飞者焉,离为飞鸟。鸟飞以翼,翼而日垂,是甫欲振翼而已恐夷焉。初为阳刚,是为君子。四为正应,为互震为行,是为君子于行。初在临卦为兑,兑为口。今易为离,离为腹。兑口既废,离腹必枵。历离三爻,正当三日,是为三日不食。夫避夷则始前行,惟前行乃于以有往。往者为客,应者为主人。应为互震,虞氏曰:震为主,为言,是为主人有言。顾以恐夷之故,而不食以行。不知前为坤地,行则伤明,宜听主人之言,不可冒昧以往。盖戢翼以避难,则明能见几。闻言以知退,则勇于改辙,此君子所以异于众人。处明夷之时,而不欲夷其明也。

象曰:君子于行,义不食也。

义宜也,不食,不食其禄也。

六二,明夷,夷于左股。用拯马壮,吉。

二在临体为重画之震,易为明夷之二,为互坎。坎为臀,臀之下乃股也。当明夷之时,夷明者在前。二以与三相易,退居三后,后为左,是为夷于左股。股既见夷,有拯者则仍可行。拯救也,坎于马为美脊,坎马自壮。以此拯之,何虞股之夷也,故吉。

象曰:六二之吉,顺以则也。

以阴居阴位,柔顺就坎则也。

九三,明夷于南狩,得其大首,不可疾贞。

离位正南,处明夷之时,不宜前往,惟宜居守其位。三又为互坎之中,坎为北方之卦,丁冬令。以离之戈兵,合坎之弓轮,猎于南离之地,故曰南狩也。狩,冬猎名。三自临之二,易兑为离。虞氏曰:兑为刑,离为折首,是为得其大首。夫田猎有获,何往不克,而明恐见伤,尚宜待时,不可疾急。宜贞正自守耳。

象曰:南狩之志,乃大得也。

六四,入于左腹,获明夷之心,于出门庭。

上为夷主,四居五下,犹可退避。坤为腹,坤之下为左腹。前往见夷,乃退处以入于左腹。心藏于腹,是明夷之心。四独得之于出门庭候也。四为互坎之末,坎为宫,又为互震为出。出宫门庭,萧然远引,惟恐明之夷也。然见几已不早矣。

象曰:入于左腹,获心意也。

意发于心,心不可见,而意可得也。

六五,箕子之明夷,利贞。

五以高位而近暗君,仍守正以晦其明,是箕子之明夷也。箕子以父师之亲,而遇帝辛之暗,幽囚困辱,犹正其志,故曰箕子之明夷,利贞也。

象曰:箕子之贞,明不可息也。

息,止也,灭也。纣虽至暗,箕子自明,坚守其贞。身虽为奴,明不可息,所以立万世亲臣之则也。

上六,不明晦,初登于天,后入于地。

坤地至上,离光尽掩,不明矣,晦矣。夫此晦也者,亦由明而渐至于晦,非初即晦也。初犹登天,岂可言晦?后已入地,乃始不明。坤为晦,上为天位,象登天。上为坤终,象入地。犹人之初生,木性维明,后以物欲之蔽,渐即于晦耳。

象曰:初登于天,照四国也。后入于地,失则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