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
解为四阴二阳卦,自小过来,二往升三,三来降二。彖传曰:"其来复吉,乃得中也。"指此,虞氏谓临初之四不合传义。
解,利西南,无所往,其来复吉,有攸往,夙吉。
坎在内卦,犹是蹇也,而外卦为震,震动出坎,则蹇已解。故下坎上震之卦曰解。初解蹇难,宜居平衍之地以养育之,故利西南。既解之后,前无所往,惟宜来复,不宜再为纷更重事滋扰,故曰无所往。其来复吉矣。夫解岂能坐致,惟有往乃可以解,而转云无所往者,盖有往解蹇,夙已如此,夙早也。今蹇已解,不必又往,宜来复也。
彖曰:解,险以动,动而免乎险,解。解,利西南,往得众也。其来复吉,乃得中也。有攸往,夙吉,往有功也。天地解而雷雨作,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。解之时大矣哉!
震动坎险,合之成卦,惟恐陷险而始震动。震动前行,则已出险,是险已解去也,故名曰解。解自小过来,小过下为艮,艮为止,止则不往。二往居三以成坎,坎为众,是为往得众。得众即非艮,艮位东北与西南相对,去东北故往西南。西南地势平衍,蹇利得之以济蹇,解亦利得之以成解。盖大难初平,宜长养以息物力也。小过之卦下为艮,上卦非坤,西南为虚,象西南虽利,究无所往。解外卦为震,震前无地,前无所往,惟宜来复。来复所以得吉者,以小过之三易来居二,二为坎中,是二之中,惟来复始得之。盖朝野初安,不宜再为纷更,又增扰也。夫惟先有蹇,然后乃有解,是解所以解蹇。惟已解蹇,始可名解。当夫解蹇之初,岂能无所往以解蹇?至于蹇解之后,则已变蹇而言解,是名为解,则于既解以后言之也。盖早已有所往以解蹇也。夫成坎之中,由于小过之三下来居二,而小过之震不易,震动前往,解功已成,是威已然。此时惟宜静守,以可大者为可久也。但以震坎之德言之,则为动为险;而以震坎之象言之,则又为雨为雷。坎在震上,则坎祇为云,故坎上震下之卦曰云雷屯。坎来震下,则坎已为雨,此震上坎下之卦曰雷雨作。震为木,为反生,为竹,为萑苇,为蕃鲜,百果草木甲坼之象。甲,草木之苞孚也;坼,裂也。坎丁冬令,震丁春令,冬寒未释,万物犹蒙。忽有雷以震之,则蒙渐苏;忽有雨以滋之,则萌已吐。是雷雨所以解百果草木之困,故天地以解而作雷雨,则百果草木以解而坼甲苞。此解之时也,解之时岂不大哉。
象曰:雷雨作,解,君子以赦过宥罪。
雷在坎下,坎祇为云,则卦名屯。坎在震下,坎已成雨,故卦名解。解者,所以解患难、罪过,亦患难之类。赦过宥罪,乃解之大者。卦有正坎,互坎坎为多眚,为过,又为桎梏,为罪。卦有正震,互离,离明以照之为宥,震动以出之为赦也。
初六:无咎。
初在下位,又为阴柔,解之权不及此,故无咎。
象曰:刚柔之际,义无咎也。
初为刚位,柔来居之,故曰刚柔之际。
九二:田获三狐,得黄矢,贞吉。
解者,所以解患害。害有在于人者,三之寇、五之小人是也;患有在于物者,二之狐、上之隼是也。二为坎中,九家易曰坎为狐。二为内卦之主,合之上下二爻,是为三狐。狐为邪媚之物,宜解除之。于是田猎事与,用黄矢以射取之。二体互离,离为黄矢,用矢以获三狐,则象坎险已解,以成解道也,故贞吉。
象曰:九二贞吉,得中道也。
六三:负且乘,致寇至,贞吝。
三居内外卦之间,下为坎舆,三至五为互坎,亦舆也。舆在下则乘之,舆在上则负之。舆为君子之器,负乃小人之事。小人乘君子之器,寇丑其行而思攘夺之矣。坎为盗,是谓之寇。不能除寇而转致寇之至,是三之行先已类寇,以寇负寇,是诲寇使来也,故贞吝。
象曰:负且乘,亦可丑也。自我致戎,又谁咎也。
既负且乘,其行可丑。误任用之,则始而为盗者,久且成戎兵。戎之起,自我致也。
九四:解而拇,朋至斯孚。
四体为震,震为足。下应于初,初居震下,则足拇也。解以震动出险为义,动则有行人之行,自拇始,故曰解而拇。夫欲成解功,则非一手一足之烈,宜有辅之以成解者。蹇待朋以济蹇,五为君位,则是以臣为朋。故蹇五曰朋来,解亦待朋以成解。四为臣位,则是以五为朋,故解四曰朋至。四为阳刚,为震之主,有才能之臣,可以成解功者。互坎为孚,朋至斯孚,信之矣。
象曰:解而拇,未当位也。
惟未当位,故待朋至也。
六五:君子维有解,吉,有孚于小人。
五为君位,乃君子也。与四相维以成解功。蹇五为君,故上来五曰见解。四为臣,故五求四曰维。是五与四相维系以有此解也。夫解所以解险,二为坎中,则为小人。坎为孚,是君子有解,小人信之,甘心远退,不梗王化,则解功成矣。
象曰:君子有解,小人退也。
小人之退,孚君子也。
上六: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,获之无不利。
隼,鹞属,尔雅名鷣。诗云"鴥彼飞隼",即晨风。俗名雀鹰,搏击害禽之鸟也。上与三应,三为互离。虞氏曰:离为隼。离隼居坎上,坎为宫,象高墉。上与五比,五君为公。公用之以坎弓,离矢射此隼于高墉之上,则震动出险,自能以射之者,获之也。此所谓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者,无不利矣。
象曰:公用射隼,以解悖也。
鸷鸟害同类之物,与小人害同类之人一也,故曰悖。宜以射之者,解去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