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天风姤
卦辞:女壮,勿用取女。
彖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。勿用取女,不可与长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时义大矣哉!

导读

阴息阳消卦,此为乾之变体。纯乾之卦下遇一阴,一阴居初,兼巽象。巽为木,为鱼,故爻辞言柅、言杞、言有鱼、无鱼。

姤,女壮,勿用取女。

纯阳之下,一阴忽生,卦名曰姤。阴女象,阴来息阳,则女已壮,此祸水也,宜勿用取之。

彖曰:姤,遇也,柔遇刚也。勿用取女,不可与长也。天地相遇,品物咸章也。刚遇中正,天下大行也。姤之时义大矣哉。

姤何以名遇也?当为纯乾之候,象阳方亨,一阴忽生于下,若有不期遇而遇之者,故曰姤遇也。姤下仅一阴,阴为女,则女弱甚,而乃转曰女壮者,盖以阳虽众而上往日见其消,阴虽少而下来日见其息。阴息则女从此壮矣。夫此女壮者,乾巽固非匹,而初与四应,四侪众阳之中相比相亢,亦不能独应成偶,则是女固不可取,而亦勿用取之也。既勿用取,则此柔之与刚,岂成伉俪,亦不过暂遇之耳。且非刚所欲遇,乃柔来于下,刚不期遇而忽遇之焉耳。顾一阴初进,虽不可助之与长,而一阴甫见,实足验物之方亨,则姤自有时义也。姤为五月卦,天地相遇,长养万物。九家易曰:阳起于子,行至四月,六爻成乾,巽位在已,故言乾成于巽。既成转舍于离,万物盛大,坤从离出与乾相遇,故言天地相遇。此姤之时也。且一阴在初,二犹为阳,二则得中,五阳在上,五又得正,阳刚中正,同心一德,教化风行,犹之上有圣君,下有贤臣。虽微有小人不靖,亦可励精图治,则姤犹有可幸者,此姤之义也。姤之时义岂不大哉。

象曰:天下有风,姤,后以施命诰四方。

翟氏曰:天下有风,风无不周,故君以施命告化四方之民矣。盖言风行天下,天下之人无不遇之,故象姤也。虞氏曰:乾为施,巽为命为诰,乾天覆地,故曰四方。

初六:系于金柅,贞吉。有攸往,见凶。羸豕孚蹢躅。

阴进则阳退,势不并立,而此一阴初至,不可不预戒也。内卦为巽,巽为绳,宜用绳系牵制之,而又恐其或逸也。盖变乾之初阳为姤,乾为金,乾金合巽木,是为金柅。柅,木名,系之于柅,阴不再进,贞固则吉。倘不预为牵制,令其前往,必至侵阳,则凶立见。譬如羸豕,羸弱也,豕为阴物,初豕尚弱,豕弱似不足畏,然方从下来,日日生息,则渐长渐壮。有欲其长羸而不能者,蹢躅,可孚信也,蹢躅,跃跃不安貌,是不可以其羸而忽视之矣。

象曰:系于金柅,柔道牵也。

初为阴,故曰柔。系以牵之,不使其前往也。

九二:包有鱼,无咎。不利宾。

二为巽中,巽为鱼。鱼本阴物,而在于初,其势尚弱,但有以包容之。长有此鱼,则是下仅一阴,尚得无咎。夫所以包之者,恐其生息滋长,侵及宾位,不利于宾故也。虞氏曰:乾尊为宾,二为互乾,阴不前进,则阳不退。圣人扶阳之意,至深切矣。

象曰:包有鱼,义不及宾也。

义不及宾,言阴不及阳。有鱼在初二,宜如此也。倘及宾,则宾必退,不利矣。

九三:臀无肤,其行次且,厉无大咎。

姤、夬反对,夬之四反之,即姤之三。夬以变震之后为臀,姤以巽股之上为臀。夬之臀无肤,其行次且,由于兑为毁折。姤之臀无肤,其行次且,由于巽为进退。乃又曰厉无大咎者,盖在夬以阳决阴,则往恒欲其速;而在姤为阴消阳,则行转喜其迟。初为阴,二为阳,三在二上,不与阴柔相牵,阴在其位,尚未遽进。三虽近危,无大咎也。

象曰:其行次且,行未牵也。

九四:包无鱼,起凶。

四与初应,初为巽主,则鱼也。阳变阴生,则有此鱼。夫鱼本为不宜有之物,今既为鱼,则犹幸其有鱼。有鱼则又为巽,犹是一阴在下,故欲其有而不欲其无也。倘包无鱼,则是下非一阴矣,是二阳又起矣。阳起前行,后阴踵至,阴往逼阳,故曰凶。

象曰:无鱼之凶,远民也。

初为民位,阴亦为民。四与初应,以包之者,近之则阴,庶不前往以侵阳。民宜近不宜远,所以戒四也。

九五:以杞包瓜,含章,有陨自天。

五与二应,二为巽中。虞氏曰:巽为杞。二为巽,则二犹为阳。二爻再变,则已非巽,是将为艮。艮为果蓏,称瓜,是以杞包瓜象也。夫瓜,谨谓之包,则是时尚未为瓜。愿天运转移,则今日为杞,后将为瓜。而圣人之意,不惟不欲有瓜,兼且不欲有杞。五为正乾,乾为大明,称章。惟是含此章美,以俟瓜杞之自陨,陨于何所,陨自天也。瓜杞俱陨,下亦为乾,又一纯乾之象矣。夫阴方浸长,岂能陨落?则在天时固无此运,而在人事宜有此心。史云君相所以造命,即此意也。

象曰:九五含章,中正也。有陨自天,志不舍命也。

守以中正,志不舍此天命,以冀瓜杞之陨。爻辞曰有,言不能有,以冀其有于万一之辞也。象传曰:志言志,不必果酬,而不可无此志也。二圣之意微矣。

上九:姤其角,吝,无咎。

乾为首,首之上为角。姤遇至此,卦爻已尽,无可遇矣。阴息上,上不能制,吝固宜得,然居高无位,责备亦不及焉,故无咎。

象曰:姤其角,上穷吝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