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山雷颐
卦辞:贞吉。观颐,自求口实。
彖曰:颐,贞吉,养正则吉也。观颐,观其所养也。自求口实,观其自养也。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,颐之时大矣哉!

导读

颐,为干卦,干离也,又为坤之变体,中互重坤,是坤兼离象。前应重坤,后干重离,卦辞中无上下往来之文,是无他卦为此卦之母。虞氏以为临二之上,详绎爻辞无此义也。

颐,贞吉,观颐,自求口实。

上下二阳,中藏四阴,体似大离而有颐象,故震下艮上之卦名颐。郑氏曰:颐,车辅之名也。车动而上,因辅嚼物以养人,故谓之颐。颐中有物曰口实,是颐者养也。颐养之道,惟正则吉。而欲得正既宜观之,又宜求之,故曰观颐,自求口实也。

彖曰:颐,贞吉,养正则吉也。观颐,观其所养也。自求口实,观其自养也。天地养万物,圣人养贤以及万民。颐之时大矣哉。

卦之所以名颐者,象颐也。上阳为上颏,下阳为下颏,中阴空虚为口。艮为止,震为动,上止下动,颐象昭然。中互重坤,万物之致养莫如坤,故颐又有养义也。颐养贵正,妄求者失之,静待者得之。颐象大离,离为目,故曰观。上阳位尊,为颐养之主,欲有以养之,先有以观之。观其所养,庶得养人之正也。下待上养,而下亦宜自养。自养贵自求,求养亦宜自观。观其自养,庶得自养之正也。震为禾稼,互坤为土,土气甘,艮为求,故曰自求口实也。且卦以两阳分居上下,上为天位,下为地位,而夹坤众于其间,是为天地养万物。五以阴居君位,上九为阳,乃贤人也。中互坤为民,是为养贤以及万民。颐为自养,此所谓自求口实也。通言养物、养贤、养民,此所谓观颐观其所养也。此颐之时也,大哉其时乎。

象曰:山下有雷,颐。君子以慎言语,节饮食。

刘氏曰:山止于上,雷动于下,颐之象也。君子观颐象,谓言语饮食如震之动,慎之节之如艮之止。

初九,舍尔灵龟,观我朵颐,凶。

颐养之道,贵乎正。静止则吉,躁动则凶。初为震主,震动于下,求食急矣。卦之全体,又象大离,离为龟。初以阳居阳位,是尤龟之灵者。龟能息气,可以静养。尔乃舍之,尔初也。初舍己以观上九之颐,上九为卦主,谓之我颐。上颏下垂如树之下垂,朵朵然。观人朵颐以羡人之食,是去灵龟之明而惟口腹是养,则失颐养之正,故凶。

象曰:观我朵颐,亦不足贵也。

孟子曰:饮食之人,则人贱之。

六二,颠颐,拂经于丘颐,征凶。

卦惟二阳,皆非二之正应。夫颐卦之义,自上求下为颠,自下求上为拂。二居下卦之中,比于初阳,是为颠颐。上卦为艮,艮为山,象邱。上颐不动如山之止,是为邱颐。二往求之,是为拂经。经,吭也。庄子所谓熊经鸟伸,是也。居震动之间而拂经若此,亦失颐养之正,前征凶矣。

象曰:六二征凶,行失类也。

二宜从初前行,往上失其同类也。

六三,拂颐,贞凶,十年勿用,无攸利。

三为震终,震动之极以求上养,亦拂颐也。虽与上为正应,上为艮止,不应三求。三转失颐养之正,三至五为互坤,坤为十年,必历坤之尽,始与上遇,则是十年勿用矣。不能自养,徒仰求人,迟之又久,仍无应者,几何不饥饿而死,无攸利也。

象曰:十年勿用,道大悖也。

颐养之道,待至十年,大悖故凶也。

六四,颠颐,吉。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,无咎。

四为艮止之初,是不急于求养者。虽下应初九,亦为颠颐,而择食有渐,如虎视然。盖艮为虎,卦体象大离,离目眈眈,视不一视也。眈眈下视貌,虎视则有欲,而欲则逐逐,有渐不欲遽急也。逐逐,刘氏作跾跾,荀氏作悠悠,远也。言志悠远也,求养如此,是得颐之正者,故无咎。

象曰:颠颐之吉,上施光也。

初九阳光上施以养四。

六五,拂经,居贞吉,不可涉大川。

五不能自养,以求上养,是亦拂其经吭者也。第五居艮中,口容能止,虽阴柔无才,上求贤辅,守正以居之,颐养之吉也。夫卦有二阳,上为阳,下亦为阳。但上与五比,又处高位,是为贤人。下非五应,又与五远,位又至卑,是为万民。求贤则足以养大体,求民仅可以养口腹。且求初九,必须历下三阴而始得遇。水阴象是为大川,不可涉之。言五居以求上为贞,下求于初非贞也。颐养贵正,盖如此。

象曰:居贞之吉,顺以从上也。

五比上远,初下来则逆,上往则顺也。

上九,由颐,厉吉,利涉大川。

卦之上下二阳,以为颐之上下颏。上为艮止,下为震动,动静攸分而吉凶以判。动则求养而静则待养,求养则养仰于人,不得人养恐有饥馁之患。待养则能自养,自养有权,则得颐养之贞。上阳如颐之上颏,此颐之由也。上位愈高,则心愈慎,故曰厉吉。又曰涉大川者,涉中四阴也。盖两颏乃克饮食,且辅车有相依之义。贤人有待养之德,下涉求初,上之利也,故曰利涉大川矣。

象曰:由颐厉吉,大有庆也。

庆,得颐养之正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