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水风井
卦辞:改邑不改井,无丧无得。往来井井。汔至,亦未繘井,羸其瓶,凶。
彖曰:巽乎水而上水,井。井养而不穷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刚中也。汔至亦未繘,井,未有功也。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
导读

井为三阳三阴卦,自泰来。荀氏曰:"此本泰卦,阳往居五,阴来在下。"虞氏曰:"泰初之五也。"

井,改邑不改井,无丧无得,往来井井。汔至亦未繘井,羸其瓶凶。

巽下坎上,卦名曰井。邑为居井之地,邑改而井不改。卦自泰来,泰初易五,原无所丧。泰五易初,亦无所得。无所得丧,而犹上下往来者,往为井来亦为井也。汲水之具为繘,繘绠也。汲水之器为瓶,瓶雝缶也。倘于汲水之时,繘尚未尽而瓶忽羸败,则失井水养人之义,故曰凶。

彖曰:巽乎水而上,水井。井养而不穷也。改邑不改井,乃以刚中也。汔至亦未繘井,未有功也。羸其瓶,是以凶也。

卦之所以名井者,坎为水,巽为木。巽木取坎水,郑氏所云桔槔是也,故象井。盖井自泰来,以乾之初易坤之五,坤为邑,是为改邑。坤为地,坎为水,坤地成坎,坎中有水。乾初之刚,往居坎中,水得坎中,是为不改井。初为阳位,五亦阳位,泰初居五,仍是以阳居阳,阳原无丧。泰坤之五下降来初,阴在五为失位,阴在初亦为失位,阴亦无得。无丧无得而往来如此者,初阳往五,往始变坤为坎。往原为井,五阴来初,阴来成巽。坎中之水,惟巽木能出之,来亦为井也。然井水之出,必需于瓶,而瓶之取水,又需于繘。巽为绳,互离为瓶。离为大腹,中虚故象瓶。用绳系瓶以取井水,几至井口而绳未尽,上逢互兑。兑为毁折,绳弱失瓶。瓶失则失井水养人之义,故凶。汔,几也。绳弱不胜瓶,故几至井口,绳弱瓶羸而失水也。

象曰:木上有水,井。君子以劳民劝相。

木上取水,井之象也。井水有利,宜凿之浚之。如民与相有功,宜劳之劝之。泰坤变坎,坤为民。坎为劳,故曰劳民。泰乾变巽,乾为君称相。巽为令称劝,故曰劝相。

初六:井泥不食,旧井无禽。

初为井下,井下惟泥,泥岂可食。初自泰之五来,泰之初阳上往居五,故卦名井。是五坎为新井,而初为坎旧居之所,乃旧井也。新井在上为水,旧井在下为泥。如此井泥,非惟人不之食,即飞鸟亦无至者,水禽亦无,是无水也。虞氏曰:离为飞鸟,四为互离,初四两阴不应,故曰无禽。此井之不能养人者。

象曰:井泥不食,下也。旧井无禽,时舍也。

九二:井谷射鲋,瓮敝漏。

初为井泥,二在初上,则有水矣。然位尚卑下,如井泉之在山谷,无人汲取,仅有鲋鱼往来穿射。鲋鱼名鲫也,惟喜偎泥,山涧水中多有之。虞氏曰:巽为谷为鱼,故云井谷射鲋。夫二为正巽,前应互离,互兑离为瓮。瓮遇兑毁则瓮敝矣,瓮敝水漏,人将何食。二有水不能养人,亦与初不相远耳。

象曰:井谷射鲋,无与也。

九三:井渫不食,为我心恻。可用汲,王明并受其福。

三为井中,向氏曰:渫,浚治去浊泥也。井渫自足养人,而未及互兑之口,水未出井,故曰不食。渫固可食,而人不之食,是有代为我恻者,我三也。恻之不已,于是又默思曰:此井乃可用汲取者。三至五为互离,五君为王,离为明。倘得王明,则众并受井渫之福,盖求之甚殷矣。

象曰:井渫不食,行恻也。求王明,受福也。

行恻者,行人代为恻也。受福者,受井水之养也。

六四:井甃无咎。

四为互兑之口,是修治井口以待汲者,甃井壁也。干氏曰:以砖垒井曰甃。四在泰为坤,今变为坎。坤土和坎水,居互离之间,火烧土器,故曰甃。夫井本宜修甃,以修之如有过之能补也,故曰无咎。

象曰:井甃无咎,修井也。

九五:井冽寒泉,食。

五为坎中,曰泉。五自泰乾之初来,乾为寒冽寒气也。泉水多寒,寒泉水清,故曰寒泉。出于兑口之上,故曰食。井至此,盖能济人矣。

象曰:寒泉之食,中正也。

上六:井收勿幕,有孚元吉。

井至于上,水已出井,以养人矣。巽木在下,桔槔不移,是为井收。陆氏曰:收,井干也。泉水已出,而坎缺仍在,是为勿幕。虞氏曰:幕,井盖也。井收以待用,勿幕以待汲。此彖传所云井养不穷者,是有坎孚,故元吉也。

象曰:元吉在上,大成也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