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
归妹,为三阳三阴卦,自泰来。虞氏曰:乾天坤地,三之四天地交。
归妹,征凶,无攸利。
男娶女曰娶,女归男曰归。父主婚礼曰归女,兄主婚礼曰归妹。此卦下兑上震,有似长男主嫁少女者,故名归妹。妹而曰归,似女就男,则为失礼。归者曰妹,是女无父,则为失时。时礼俱失,故征凶,无攸利。
彖曰:归妹,天地之大义也。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,归妹人之终始也。说以动,所归妹也。征凶,位不当也。无攸利,柔乘刚也。
卦之所以名归妹者,以卦自泰来也。泰为上坤下乾,虞氏曰:乾天坤地,三之四天地交。以离日坎月战,阴阳则万物兴。乾主壬,坤主癸,日月会北,震东兑西,离南坎北,六十四卦此象最备。四时正卦,故天地之大义也。是因天地之交以成震兑,倘天地不交,震兑之象不见,则万物即无自兴。是归妹乃以成此男女之交,有如天地之生万物,乃人之终而复始,相生不已者也。祇是以卦德言,兑说震动,似感情欲之私,而亡礼义之大。以卦体言,三五皆不当位,又皆以柔乘刚,失阴柔卑顺之宜,而无阳倡阴随之仪。此所以征凶,无攸利也。
象曰:泽上有雷,归妹。君子以永终知敝。
雷伏泽中,今居泽上,是泽转随雷而动,有归妹之象。虞氏曰:坤为永终,为敝。乾为知。三之四为永终,四之三兑为毁折,故以永终知敝。盖言女归之义,得其正者有终,失其正者必敝。泰坤之三为内卦之终,兑为附决,故终曰永。坤为敝,乾为知,泰乾之四为震,是知坤敝也。故敝曰知。
初九,归妹以娣,跛能履,征吉。
古者诸侯娶一国,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。初以兑女居下位,兑为妾,则是所归之妹乃娣也。娣为陪嫁,不求礼备,故不嫌于随归。娣以从姊,尚可待年,故不嫌于为妹。女子谓女弟曰妹,至妹为己媵,则谓之娣,所以别于在母家之称,以明同事一君之义也。是姊为后,妹为娣。归妹以娣,此亦嫁女之恒事。虽其分位卑贱,不能有为,然果克尽其道,亦可承助于君子。犹之跛足,虽偏,倘使能履,亦有不可尽废者。盖五卦主为震中,震为足。初以兑之毁折,上承震足,则象跛足之能履,故前征吉也。
象曰:归妹以娣,以恒也。跛能履,吉,相承也。
九二,眇能视,利幽人之贞。
二为互离,离为目,目主视。而二为正兑,兑为小,则为眇目。目目既曰眇,则目已偏,而为互离,犹幸能视。犹之娣为嫡弃,退处永巷,春风秋扇,矢志靡他,此所谓幽人之贞。二之利如是已矣。
象曰:利幽人之贞,未变常也。
六三,归妹以须,反归以娣。
虞氏曰:须,需也,犹待也。三原为泰之四,比近君位,是待时于归者。今则反归于三,变为兑上,兑为少女,是三之为娣,则以四反归之故,故曰归妹以须,反归以娣也。
象曰:归妹以须,未当也。
九四,归妹愆期,迟归有时。
妇女之年宜少,而四居互离之上,是中女而年又加长者,则妹之归也已过其期,愆过也。离为日,故云期。离爻已尽,又居外卦,故云愆期。愆期则迟迟,宜待时。盖有不以迟归为嫌者。
象曰:愆期之志,有待而行也。
六五,帝乙归妹,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,月几望,吉。
五为君位,又为震中。震为帝,震位甲乙,又为泰之坤。坤纳乙,是为帝乙。帝乙归妹,则妹亦帝之妹。帝妹亦尊,非他媵妾之比。帝乙微子之父,或当日实有归妹之故,事取此象。夫女归求男,非礼之正。至于帝王嫁女,转有纡尊降贵之美,则归妹之吉,惟六五始足以当之。既为女君,虽衣袂之良不如其娣,而不嫌俭素。其不尚容饰有如此者,衣口为袂。泰乾为衣,变兑为口。复有互离之文,娣袂曰良,诚哉其袂良也。且满则招损,谦乃有光。后德如月,月亏于既望,而盛于几望。五以互坎之月,下连互离之日。北坎南离相对生明,虽在互坎之上,月光少偏,则将盈而尚未盈。较之已盈而恒恐其缺者,其象不同矣。妹而言归,惟帝乃吉,不得以泛泛归妹者疑其征凶无攸利也。
象曰:帝乙归妹,不如其娣之袂良也,是其位在中以贵行也。
位居五曰在中,天子之女故曰贵行。
上六,女承筐无实,士刲羊无血,无攸利。
震为士,兑为女。古者祭祀,妇供筐实,男亲割牲。则此兑女上承震筐。虞氏曰:震为筐,震筐上仰,虚无一物,是为筐无实。则此震士以互离之戈,下刲兑羊。刲刺也,而互坎之血为互离灼乾。坎为血,卦离为乾卦,是为羊无血。筐实不供,是妇道亏,故变妇而称女。割牲有乖,是男职缺,故变男以称士。夫妇而曰女士,上下不应也,无攸利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