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
阴息阳消卦,此卦为巽变体,重画巽象。巽伏也,亦有遯藏之义。
遯亨,小利贞。
艮下乾上之卦,上有四阳,下来二阴,有遯象焉,故名遯。郑氏曰:遯,逃去之名。艮为门阙,乾有健德,互体有巽,巽为进退。君子出门行有进退,逃去之象,遯其所宜,故亨。君子尚有可遯之时,故小利贞也。
彖曰:遯亨,遯而亨也。刚当位而应,与时行也。小利贞,浸而长也。遯之时义,大矣哉。
遯何以曰亨也?以阴阳画数较之,四阳二阴,阳似无避阴之义。不知阴虽少而在内,阳虽多则在外。在内则日长,在外则日消,阴长阳消,是四阳宜避二阴也。故惟遯乃亨也。盖遯为六月卦,阴气尚微。阳虽在外,而五当位以与二应,阴犹不敢显与阳敌,故阳得以因时行,遯亨通守正也。利云小者,祇是较之三阴前进为否,不利君子贞,则此时尚利耳。夫遯有时义,惟知几者能得其时,惟守正者能得其义,故曰大也。
象曰:天下有山,遯。君子以远小人,不恶而严。
山在天之下,天与山远,遯象也。虞氏曰:乾为远,为严。阴为小人,坤为恶。乾在外,故云远小人。阴息至二,坤象未全,故云不恶。盖君子于小人,恶之恐激而成乱,不严恐和而致流。
初六:遯尾厉,勿用有攸往。
阴为小人,阳为君子。阳在下则欲其进,阴在下则恐其往,此消息卦例也。上乾为首,艮初之下为尾。虞氏曰:艮为尾。当遯之尾,则即曰厉,而即戒以勿往。盖勿往则犹不至逼阳,君子尚可少安于遯时耳。
象曰:遯尾之厉,不往何灾也。
言不前往,何至灾阳也。
六二:执之用黄牛之革,莫之胜说。
二则阴少前进矣,于此以艮手执之,而又用牛革以固之,使之不克胜而脱去。王氏曰:说,解说也。盖阴不再进,阳犹可少安而遯,不速也。坤为牛,为黄。阴再息则坤象见,二阴得坤体之半,故曰革。牛革,物之至坚韧者,用之以执二阴。圣人扶阳抑阴之意,亦至矣。
象曰:执用黄牛,固志也。
固阴之志,不欲其前往,变艮为坤也。
九三:系遯有疾,厉畜臣妾吉。
三居艮末,互巽之中,是欲遯而为二阴所系者。巽为绳,为进退不果,故云系。阴前侵阳,为阳之疾。夫遯以系而至有疾,危厉可知。臣妾,阴象,而艮又为阍寺,为臣。艮下伏兑,为妾。三以一阳畜养二阴,不恶而严,宽以包容之,不至激成乱阶,亦云吉矣。此以不遯为遯者也。
象曰:系遯之厉,有疾惫也。畜臣妾吉,不可大事也。
惫,困也。不可大事,言宜因事行权,使小人不为乱以害君子耳。
九四:好遯,君子吉,小人否。
遯之为义,利于远者。故内卦以系恋多危,外卦以宽裕得吉。四虽应初,而已在外,是遯之好者。虞氏曰:乾为好。夫君子之遯,原非得已,由于运会将否,乃始退避而去。盖阴再进则卦为否,故曰否。观其甘心隐沦,似否在君子。不知国丧邦亡,小人咸罹奇祸,君子转得自全,是君子因遯而吉,小人乃以身当否。小人勿以君子之遯,而遽意得也。明着戒辞,抑阴之旨见矣。
象曰:君子好遯,小人否也。
九五:嘉遯,贞吉。
五为君位,而易因卦取象,君无遯义,故亦以遯者言之。居中得正,阳刚有守,此遯之嘉美者。乾为嘉,故曰嘉遯。虽下与二应,已处三四之外,故吉。
象曰:嘉遯贞吉,以正志也。
二以阴柔,故志曰固。五为阳刚,故志曰正。固志者,有执之者也。正志者,不宜系于二也。
上九:肥遯,无不利。
肥,饶裕也。虞氏曰:乾盈为肥。二阴不及上,故上得肥遯,无不利。
象曰:肥遯无不利,无所疑也。
卦为兼画之巽,巽为疑。上居二应之外,则遯愈远,故无疑而裕于遯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