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地水师展开↓
初六
九二
六三
六四
六五
上六
爻辞:师出以律,否臧凶。
象曰:师出以律,失律凶也。
注解:-
⇧ 承:阴承阳,臣道顺承于君,代表和谐
⇩ 乘:-
⇅ 比:初爻比于二爻,代表亲和
⏎ 应:-
⊙ 位:阴居阳位(不当位),初难知
展开全部↓
地水师

师之第七

《师之乾》。一簧两舌,俛言谄语。三奸成虎,曾母投杼。

此全用《师》象。震为音,故曰簧,坎数一,故曰一簧。震为舌,坤数二,故曰两舌。震数三,坤为奸,乾为虎,故曰三奸成虎。坤为母、为重,曾与层同,故曰曾母。坎为杼,事详坤之夬注。俛言谄语,言坎上下皆兑口,凡《易》云有言者象皆如此。

虎,从汲古,宋元皆作古。

《师之坤》。春桃生花,季女宜家。受福且多,在师中吉,男为邦君。

此用《遇》卦师象。震为春、为桃、为花、为生。坎为室家,伏巽为季女。《诗·召南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;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。坤为邦,震为长男、为君,故曰男为邦君。

邦,宋元本作封,依汲古。陈朴园引“无在师中,吉”四字,并谓似是武王娶邑姜事,故曰邦君。与毛异。

《师之屯》。殊类异路,心不相慕。牝牛牡豭,独无室家。

艮震皆为道路,相反故曰殊类异路、心不相慕。坎为心也。坎为牝豭,坤为牝牛,艮为室家,坤寡坎孤,故无室家。

《师之蒙》。折若蔽日,不见稚叔。三足孤乌,远其元夫。

《楚辞》:“折若木以蔽日”,若,木名也。坎为木、为折,离伏,故曰蔽日。艮为叔、为少,坎隐,故不见稚叔。震为足,数三,艮为鸟、为乌,故曰三足孤乌。震为夫、为长,故曰元夫。

若、日,从宋元本,汲古作叶、作目,非。远,汲古作达,亦非。

《师之需》。雀东求粒,误入罔域。赖仁君子,脱服归息。

通《晋》。离为雀,位东,艮为求,艮为反,震为粒,故曰雀东求粒。离为网羘,乾为仁、为君子,震为服、为归,震反为艮,艮止,故曰脱服、曰归息。《诗》“两服上襄”注:两服者,马之上驾也。脱服,即驰驾也。

丁晏云:罔域即网羘。服,宋本、汲古讹复,元本讹腹,皆不知服训而妄改。

离东之证。

《师之讼》。王孙季子,相与孝友。明允笃诚,升擢荐举,为国干辅。

通《明夷》。震为王、为子,反艮为孙、为季,坤顺,故孝友。离明坎信,故曰明允笃诚。震为升擢荐举。坤为国,震为辅。

干,依宋元本,汲古作藩。荐,宋本元作家,依汲古。

《师之师》。鸟鸣呼子,哺以酒脯。高楼之处,子来归母。啬人成功,年岁大有,妬妇无子。

震为鸟、为鸣、为子、为哺。坎为酒、为脯、为室,坤为重,故曰高楼。坤母震子,震归,故曰子来归母。震为人,坤为吝啬,故曰啬人。啬人,乡官也。震为功,坤为年岁、为积聚,故大有。坎为妬,伏巽为妇,坤丧故无子。

鸟,宋元本作乌。啬,宋元本作穑。

《师之比》。刖树无枝,与子分离。饥寒莫食,独泣哀悲。

艮为刀、为手、为木,故曰刖树。坎为孤,故曰无枝。坎为寒,坤为饥,兑口为食,兑伏,故莫食。坎为独、为泣、为悲哀。第二句象未详。

刖树,从宋本,汲古作削木。泣,汲古作立,依宋元本。

《师之小畜》。舜升大禹,石夷之野。徵诣玉阙,拜治水土。

通《豫》。震为帝、为升,故曰舜升大禹。艮为石,坤为夷、为野,故曰石夷之野。《洛书灵淮听》:“禹出石夷”是也。震为徵、为诣、为玉,艮为阙、为拜,坎为水、为土。

玉,依宋元本,汲古作王,亦合。

坎为土证。又按:《史记·夏本纪》注:“杨雄《蜀王本纪》云:‘禹生于石纽’,《括地志》:‘茂州汶川县石纽山’,《华阳国志》云:‘今夷人共营其地不敢居。’”石夷或指此事。 详坤之中孚。

《师之履》。义不胜情,以欲自营。见利危躬,灭君令名。

通《谦》。坤为义,坎为情、为欲,巽为利,艮为射,坎危兑见,故曰见利危躬。震为君,艮为名,坎灭,故曰灭君令名。

躬,宋元本皆作宠,依汲古。

《师之泰》。三人北行,六位光明。道逢淑女,与我骥子。

震为人,数三,故曰三人北行。坤为北,乾数六,伏艮为位、为光明,故曰六位光明。艮为道,伏巽为淑女、为震妇,故曰与我骥子。震为马、为子。

《坤》北之证。

《师之否》。羿张乌号,彀射天狼。柱国雄勇,鬬死荥阳。

坤为恶,故曰羿。羿簒夏,《论语》:“羿善射”。鸟号,弓名。伏震为号、为射,艮为乌,故曰乌号、曰彀射。艮为狼,上乾,故曰天狼,星名也。坤为国,艮为柱,故曰柱国。乾健,故曰雄勇。坤为死、为水,故战死荥阳。荥,水名。按: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陈王以房君蔡赐为上柱国,后败死。”不着死地,死荥阳者为李归,又吴叔虽死荥阳,为部下所杀,非鬬死也。林词或别有所据,抑蔡赐亦死荥阳欤?又噬嗑之旅、井之大过柱皆作赵,或国为人名。

《师之同人》。季姬踟蹰,结衿待时。终日至暮,百两不来。

离为日,伏坎为暮,乾为百,坤为大,舆数二,故曰百两,巽伏故不来。季姬,指互巽,大过以巽为女妻。《易林》本之,见巽即谓为少齐,季亦少也。陈朴园云:案:《左传》:“齐桓公有长卫姬,少卫姬”,疑《易林》所云季姬即少卫姬。又同人之随有“望我城隅,终日至暮,不见齐侯”之语,陈氏并谓其说《卫风·静女》之诗。

《师之大有》。鸿雁翩翩,始怨劳苦。灾疫病民,鳏寡愁忧。

通《比》。艮为鸿雁、为飞,故曰翩翩。坎为怨、为劳苦、为灾病,坤为民、为寡,艮为鳏,坎为寡。

怨,从宋本,汲古作若。鸿雁,《小雅》篇名,林词全本之《诗》。

《师之谦》。穿胸狗邦,僵离旁春。天地易纪,日月更始。

坤为腹、为胸,卦一阳在五阴之中,坎为穿,故曰穿胸。坤为邦,艮为狗,故曰狗邦。坤死,故曰僵离,艮手,故曰旁春。坤地。艮为天,艮居丑寅,成始成终,故曰易纪、曰日月更始。坎月,艮为日,震为春,故更始。《尔雅·释地》疏:蠁类有八,五曰穿胸,七曰狗轵,八曰旁春。又《逸周书·王会》:“正西昆仑、狗国、贯胸、离、丘。”丁晏云:狗邦即犬戎,非。又《山海经》有贯胸国,《淮南子·墬形训》有穿胸民。《后汉书·南蛮传》有封离,杨竦破封离是也。又有那离,见《西羌传》,疑僵离或封离之音讹字。

旁春,元本作旁美,依宋本、汲古。

《师之豫》。北山有枣,使叔寿考。东岭多栗,宜行贾市。陆梁雌雉,所至利喜。

艮为山,坤为北,艮为果,故曰北山有枣。艮为叔、为寿考,震为东,艮为岭、为栗,伏巽为贾市。艮为梁,伏离为雉,震为喜。

雉,依宋元本,常本或讹雄。栗,元本讹粟。

《师之随》。干旄旌旗,执帜在郊。虽有宝珠,无路致之。

震为木、为干、为羽,故为旄、为旌旗。《左传》“火焚其旗”即以震为旗。艮手为执,震为宝玉、为路,艮止故无路。《诗·鄘风》:“了了干旄,在浚之郊”,毛谓美大夫下贤,兹曰:“虽有宝珠无路致之”,是齐说与毛异。

执,依汲古,宋元作抚。珠,依汲古,宋元本作玉。

《师之蛊》。精洁塞渊,为谗所言。证讯诘问,系于枳温。甘棠听断,怡然蒙恩。

震为精洁,兑为渊,坎为塞,《诗·卫风》:“秉心塞渊”笺:塞,充实。渊,深也。三上正反震,故曰谗言、曰讥问。艮为拘系。枳,地名,在魏郡。温在河内。巽木为枳,艮火为温,故曰枳温。凡《易林》用字,无论地名、人名,无不从象生。巽为棠,初四正反兑,故曰听断。兑为耳、为听、为恩。按:以正反震兑为谗、为诘问,则《易》与《左传》用覆之处皆得解。系于枳温,《左传·僖二十八年》:“会于温,卫侯与元喧讼,于是卫侯不胜寘诸深室”,甘棠听断者,《诗·召南》甘棠篇,鲁韩诗说皆谓召伯听讼棠下,兹曰蒙恩,似谓召伯能平反冤狱也。

问,宋本、汲古作请,依元本。

《师之临》。玄黄瘣雙,行者劳罢。役夫憔悴,踰时不归。

震为马、为玄黄,坤弱,故曰玄黄。瘣、雙,皆病也,见《毛诗·周南》注。震为行,坤役万物,故劳疲。坤为役,震为夫、为踰、为时、为归,坤丧故不归。

瘣,宋本、汲古作虺,与《毛诗》合,元本作瘣,音义与虺同,特字异耳,说详贲之小过。

《师之观》。肤敏之德,发愤晨食。虏豹禽说,以成主德。

艮为肤,巽为敏,伏震为发、为愤、为晨、为食。艮为拘系、为虏、为禽,艮为豹。伏兑为说,故曰虏豹禽说。豹,魏王豹。说,代相夏说也。见《史记·淮阴侯传》。伏震为主。

说,从宋元本,汲古讹越。多“为王求福”四字。晨食,亦用《淮阴侯传》,汲古、宋本作忘食,后人臆改,依元本。

《师之噬嗑》。采唐沬乡,要我桑中。失信不会,忧思约带。

艮为采,震为唐。唐,菜也。艮为乡,坎隐,故曰沬乡。沬,卫邑,见《卫风》。震为要、为桑,坎为中,故曰桑中,《诗》“期我乎桑中”。坎为信、为失,艮止,故不会。坎为忧思,伏巽为带、为约。约带即结带。按:《桧风·素冠篇》:“我心蕴结”,《曹风·鴒鸠篇》:“心如结兮”,正义云:“忧愁不散,如物之裹结”,即约带之义也。杨慎谓即古诗“衣带日以缓”之义,非。

《师之贲》。伯甯子福,惠我邦国。蠲除苛残,使季无患。

震为伯、为子、为福。艮为邦国、为季,坎为患,震乐,故无患。

《师之剥》。谗父佞雄,贼乱邦国。生虽忠孝,败困不福。

通《夬》。兑为言,乾为言,兑口与乾言相背,故曰谗父佞雄。父,长者之称,言为谗人之长,佞者之雄也。坤为贼、为乱、为邦国。

父,依汲古,宋本、元本作言。谗父佞雄,对文。父亦乾象。困,宋元本作恩,依汲古。淮,汲古作离,依宋元本。又:不福,宋元本作不足,依汲古。

此可释《夬》“闻言不信”义。

《师之复》。渊泉堤防,水道利通。顺注湖海,邦国富有。

坤为渊、为泉,坤闭为堤防。震为道,坤水,故曰水道。震为通,伏巽为利,坤为顺、为湖海、为邦国、为富有。

利通,依元本,与防韵,宋本、汲古作通利,非。

《师之无妄》。江南多蝮,螫我手足。冤繁诘屈,痛彻心腹。

乾为江河,位南,故曰江南。蝮,毒蛇也。伏坤为螫。艮手震足,正反震,故曰冤繁,正反艮,故曰诘屈。伏坤为心、为腹。

《师之大畜》。三人俱行,别离独宿。一身五心,反复迷惑,乱无所得。

震为人、为行,数三,故曰三人俱行。一阳止上,故曰别离独宿。 通《萃》。坤为身,乾卦数一,故曰一身。巽卦数五,伏坤为心,故曰五心。三至上正覆巽,坤迷,故反复迷惑。坤虚,故乱无所得。

宿,从汲古,宋元本作食。

《师之颐》。鸦鸣庭中,以戎灾凶。重门击柝,备不速客。

艮为鸦、为庭,震为鸣。坤为灾凶,古人常以鸦鹊鸣为占。艮为门,正反艮,故曰重门。震为柝、为鸣,艮为击,震为客。

鸦,从宋元本,汲古作鹜,非。此可释《系辞》颐与豫象同。

《师之大过》。功成事就,拱手安居。立德有言,坐饬贡赋。

通《颐》。震为功,艮为成,坤为事,艮为拱、为手、为安居。震为立、为德、为言,艮为坐。坤为贡赋。震为饬。全用旁通。

饬,依汲古,宋元作饰。饰饬古通。

《师之坎》。国乱不安,兵革为患。掠我妻子,家中饥寒。

中爻艮为国,震动,故不安。艮为兵、为革,坎为患。艮手为掠,震子,伏巽为妻,艮为家,坎为寒,伏离为饥。

艮为兵证。

《师之离》。戴尧扶禹,松乔彭祖。西过王母,道路夷易,无敢难者。

通《坎》。中爻震为帝,故曰尧禹。艮为扶、为戴,艮坚为松乔、为彭祖。解详讼之家人。坎为西,震为王,巽为母,故曰王母。艮为道路,坎平,故道路夷易。

松,汲古作从,过作遇,依宋元本。艮为祖,可释《易》。松乔、彭祖,皆古仙人名。

《师之咸》。长尾蝟蛇,画地成河。深不可涉,绝无以北,惆怅嘳息。

艮为尾,巽长,故曰长尾。巽为蛇,故曰蝟蛇。蝟蛇,虫名也。《管子·水地篇》“蝟一头两身,其形若蛇,其长八尺”是也。 通《损》。坤为地、为江河。艮为画。坤水临大泽,故曰深不可涉。兑为绝,坤位北,兑口为嘳息。嘳息,犹叹息。

蝟,依噬嗑之复校改。北,宋元皆作比,依汲古。惆怅,汲古作惆然,依宋元本。嘳字依汲古,宋元本皆讹会。《说文》:“嘳,大息也”。《晏子春秋》“嘳然而叹息”。汲古作思,依宋元本。

《师之恒》。乘龙从蝩,徵诣北阙。乃见宣室,拜守东域。镇慰黎元,举家蒙福。

震为龙、为乘,巽为蝩。蝩,日旁气。伏艮为阙。坤为北,震往为诣、为宣明,艮室,故曰宣室。艮为拜、为守,震东,故守东域。坤为黑、为黎元。艮家震福。

坤北证。域,依汲古,宋元本皆作城。

《师之遯》。土与山连,终身无患。天地高明,万岁长安。

艮为土,乾为山,故曰土与山连。艮为终、为身,伏震为乐,故终身无患。乾天坤地,巽高艮明,故曰高明。乾为万岁。艮安巽长,故曰长安。

艮光明证。

《师之大壮》。久旱水涸,枯槁无泽。虚修其德,末有所获。

通《观》。艮为火,故旱、故水涸。坤为水,巽为枯槁,枯槁故无泽。坤为虚,虚故无获。

艮火可解无妄旱卦。

《师之晋》。依山倚地,凶危不至。上清下净,君受其利。

坤地艮山。艮为依倚,故曰依山倚地。坤为凶,坎为危,艮安,故凶危不至。艮上坤下,坎水,故曰清净。伏乾为君。

山,宋元本作天,依汲古。宋元多“受福大明”四字,依汲古。净,汲古作降,依宋元本。

《师之明夷》。火烈不去,必殪僵仆。燔我衣裾,祸不可悔。

离火。震往为去,坎陷,故不去,不去必僵仆。坤为死也。震为衣裾,离为燔,坤为我、为祸。

祸,依元本,宋本作福。

《师之家人》。配合相迎,利之四乡。欣喜兴怿,所言得当。

此用《师》象。坎为配合,巽为利,震为之,震卦数四,故曰利之四乡。坤为乡,震为乐、为兴、为言。

怿,从汲古,宋元讹释。

《师之睽》。清人高子,久屯外野。逍遥不归,思我慈母。

高子,高克。清,郑邑名。《诗》序:“郑文公恶高克,使将兵河上,久不召,兵散,故赋《清人》诗”,此似用遇卦师象。

逍,宋元本、汲古皆作道,依局本。

《师之蹇》。武库军府,甲兵所聚。非里邑居,不可舍止。

此兼用《师》象。震为武,坤为军、为府库。艮为甲兵,坎为聚,艮为邑、为里居、为舍止,多兵故不可舍止。

艮亦为甲兵之证。

《师之解》。三德五才,和合四时。阴阳顺序,国无咎灾。

《书·洪范》:“六三德一曰正直,二曰刚克,三曰柔克”。五材,金木水火土也。震数三,故曰三德。坎数五,震木,故曰五材。坎为和、为合,震为时,卦数四,故曰四时。离坎杂居,故曰阴阳顺序。

才,依宋本,汲古作材。

《师之损》。解衣毛羽,飞入大都。晨门戒守,郑忽失家。

震为解、为衣、为毛羽、为飞。坤为大都。艮为门,震为晨,故曰晨门。艮为守,震言为戒,故曰戒守。坤为郑,《释名》“郑,町也,地多平町。町,然也。町田,区畔也”,故坤为郑。纯取卦形,坤亡,故曰郑忽失家。艮为家也。郑忽,郑昭公名,《左传·桓十一年》“郑忽出奔卫”是也。

坤为郑象证。

《师之益》。刖根烧株,不生肌肤。病在心腹,日以焦枯。

艮为刀兵、为手,故曰刖根。巽下断,刖根之象。艮为火,故烧株。震巽皆为木株,艮为肤,巽落,故不生。坤为腹、为心、为病,艮火为焦枯。伏乾为日,是可为艮刀、艮火证。

刖,依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削,皆浅人妄改。

《师之夬》。文山紫芝,雍梁朱草。生长和气,王以为宝。公尸侑食,福禄来处。

通《剥》。艮山坤文,故曰文山。艮形似芝,乾舍离。离宫色紫,故曰紫芝。乾为大赤,故曰朱草。兑西,故曰雍梁。乾为生长,兑悦,故曰和。乾为王、为宝、为父、为公。坤为尸,兑为食,乾为福禄。《诗·小雅》:“公尸来燕来处,福禄来下”。陈朴园云《凫鷖》诗。《郑笺》以为第三章为祭天地山川之诗,盖王者德配天地,紫芝、朱草,符瑞并臻也。

四五句依同人之剥增,宋元、汲古诸本皆遗失,不惟不协,事义皆缺。

《师之姤》。多载重负,捐弃于野。予母谁子,但自劳苦。

通《复》。坤为多载重负、为捐弃、为野。坤为母,震为子,震伏坤死,故曰谁子,言无子也。坤役万物故劳苦,坤为自。

第三句从宋元本,汲古及常本皆作小任其大,非。

《师之萃》。凫雁哑哑,以水为家。雌雄相和,心志娱乐,得其欢欲。

艮为凫雁,正反兑口,故曰哑哑。艮为家,坤为水,兑雌艮雄,坎为和,故曰相和。坎为心志,兑悦为娱乐、为欢。

艮为鸟证。渐、小过得解,详《焦氏易诂》。

《师之升》。耳目盲聋,所言不通。伫立以泣,事无成功。

兑为耳,坤闭故聋。离为目,兑半离、目不全,故盲。兑口为言,坤闭,故不通。震为立,坎为泣,坤为事,坤丧,故无功。

《师之困》。天官列宿,五神所舍。宫阙坚固,君安其居。

通《贲》。艮为官,在上,故曰天官。艮为星,故曰列宿。坎亦为宿也。震为神,坎数五,故曰五神。五神,金木水火土五星也。艮为舍、为宫阙、为坚固、为安居。震为君。

震为神证。

《师之井》。范子妙材,戮辱伤肤。后相秦国,封为应侯。

巽为虫,故曰范。《礼·檀弓》:“范则冠而蝉有緌”,注:范,衖也。伏震为子,故曰范子。巽为材,兑为毁折,离为肤,故戮辱伤肤。伏震为相,艮为国,兑西,故曰相秦国。艮为封,伏震为诸侯、为声,正反震相和答,故曰应侯。《史记·范睢传》:“魏齐笞睢,摺脇弃厕中,更溺之后,为秦相,封应侯”,以应侯象正反震,神妙。

第三句依大畜之剥校,各本皆作然后相国。

《师之革》。秋冬探巢,不得鹊雏。衔指北去,惭我少夫。

兑为秋,互乾为冬,艮为巢、为手,故曰探巢。兑为鹊雏,坤为失,故不得。兑口为衔,艮为指。坎为北,震往,故曰北去。艮为少夫,坎为惭,故曰惭我少夫。正伏象杂用。

《师之鼎》。子畏于匡,厄困陈蔡。德行不危,竟脱厄害。

通《屯》。震子坎畏。匡,目匡,离象。坎陷,故厄困。震为陈,艮为龟、为蔡,事皆见《论语》。震为行,艮安,故不危,故脱厄害。坤为害。

《师之震》。鸿飞在陆,公出不复。仲氏任只,伯氏客宿。

互艮为鸿、为飞、为陆,故曰在陆。震为复、为公、为出,坎陷故不复。坎为仲、为宿,震为伯、为客,首二语见《豳风》,美周公也。震为周,故因以起兴。三句见《邶风》。任者,《郑笺》:相亲信也。

以艮为鸿,渐鸿得解。

《师之艮》。鹤鸣九舦,避世隐居。抱朴守贞,竟不随时。

互震为鹤、为鸣,艮为舦,震数九,故曰九舦。坎为隐避,艮为居、为抱、为守。震木为朴,艮为贞、为时,坎隐,故不随时。

贞,从汲古,宋元本作真。义同,而贞切艮象。随时,依宋元本,汲古作相随。鹤鸣,《小雅》篇名,序谓诲宣王求贤而隐者。兹云隐居,义与毛同。

《师之渐》。舜升大禹,石夷之野。徵诣王庭,拜治水土。

解见乾之中孚、师之小畜,渐伏象与前同。

《师之归妹》。左辅右弼,金玉满堂。常盈不亡,富如厫仓。

本象、对象杂用。解见蒙之坤。

艮金之证。堂,依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匮。

《师之丰》。崔嵬北岳,天神贵客。衣冠不已,蒙被恩德。

通《涣》。巽高,故崔嵬。艮山坎北,故曰北。岳震为神、为客,艮阳在上而贵,故曰天神贵客。艮为冠,震为衣、为恩德。

艮贵证。

《师之旅》。空槽注器,獖彘不至。张弓祝鸡,雄父飞去。

艮为槽,互巽为獖彘。《庄子·达生篇》“以瓦注者巧”,《释文》“注,击也”。注器者,击器使獖彘闻,然槽空无食,亦不至也,艮止,故曰不至。艮少,故曰獖彘。伏坎为弓,震为张,故曰张弓。巽为鸡,兑口为祝。祝者,呼声。《说苑》“犹举杖而祝狗,张弓而祝鸡”。伏震为雄、为父、为飞,巽伏,故曰飞去。

父,汲古作鸠,从宋元本。獖,依宋元,汲古作(左反犬右屯)。注器,各本作住猪,至作到,依汲古咸之困校。器、至韵。

《师之巽》。蛮夷戎狄,太阴所积。涸冰冱寒,君子不存。

初四大坎,故曰太阴。蛮夷戎狄,皆阴类。坎为冰、为寒,艮为君子,二至四艮伏,故君子不存。

蛮夷,原作胡蛮,冱作冻,均依既济之谦校。

《师之兑》。甘露醴泉,太平机关。仁德感应,岁乐民安。

解见屯之谦。兑通艮,艮象与谦同。

《师之涣》。恶来呼伯,慎惊外客。甲守闭宅,以备凶急。临折之忧,虽灭无灾。

丁云:恶来,纣臣名,然此似非用事。恶来,犹闻凶耗也,故呼伯。震为呼、为伯,巽为旅客,在外,故不惊外客。震为惊,艮为甲、为守、为宅,坎闭,故曰闭宅。伏兑为急、为毁折,坎为忧、为灭、为灾,震乐故无灾。

艮刚在外为甲证。

甲、闭、急,依宋本,汲古作中、作闲、作黠,非。

《师之节》。日月相望,光明盛昌。三圣茂功,仁德大隆。

坎为月,艮为日、为观,正反艮故曰相望。艮为光明,震为盛昌。坎为圣,震数三,故曰三圣。震为茂、为功、为仁德、为隆。三圣,指文、武、周公。

《师之中孚》。葛藟蒙棘,华不得实。谗佞乱政,使恩壅塞。

震为葛藟,伏大坎为棘,故曰蒙棘。兑为华,艮为实,巽陨,故不实。中爻正反震,故曰谗佞。正覆艮,艮止,故壅塞。兑为恩泽。葛藟,《唐风》篇名,毛谓刺晋献公好攻战,兹谓刺谗佞,与毛异。

《师之小过》。邻不我顾,而望玉女。身多癞疾,谁肯媚者。

震为东,故曰邻。艮阳在上为望。震为玉,兑为女,故曰玉女。艮为身,多节,故曰癞疾。兑为媚。

媚,从宋元本,汲古作媍。

《师之既济》。精诚所在,神之为辅。德教尚忠,弥世长久。三圣茂功,多受福祉。

此用《师》象。坎为精诚,震为辅、为教。坎为忠,故曰尚忠。坤为世,重坤,故曰弥世长久。坎为圣,震数三,故曰三圣。震为功、为福佑。

神之为辅,依元本,宋本、汲古皆作“神为之辅”。忠,依宋元本,汲古作中。《史记》:“夏之政忠”。祉,依宋本,汲古、元本作佑。茂功,依《节》林,宋元本作尚功,汲古作与为。

《师之未济》。钻木取火,掘地索水。主母饥渴,子为心祸。

此仍用《师》象。伏《同人》。巽木,离火,《师》坤地坎水,坤为母,震为主,故曰主母。震为子,坎为心。

水,依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泉。子,宋元本作手,依汲古。祸,汲古作福,依宋元本。

本站内容均属公共领域且标明来源,仅限用于个人研究,未经允许,禁止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