坤之第二
《坤之乾》。谷风布气,万物出生。萌庶长养,花叶茂盛。
《诗毛传》:“谷风,东风也,阴阳和则谷风至。”按:乾纳甲故曰东风,又阴变阳故万物出生而茂盛,坤为万物、为萌庶也。
盛,从汲古,宋元本皆作成。
《坤之坤》。不风不雨,白日皎皎。宜出驱驰,通利大道。
纯坤无巽、兑象,故不风不雨,伏乾为日,大明,故曰白日皎皎。震为出、为驱驰、为通、为大涂,言阴极宜阳,复成震也。
《坤之屯》。苍龙单独,与石相触。摧折两角,室家不足。
震为苍龙,坤寡故曰单独。艮为石,在上故龙触石。艮为角,坤数二,坎折,故曰折其两角。艮为室家,坤穷故不足。
室家,从宋本,元本作家室。
《坤之蒙》。城上有乌,自名破家。招呼醙毒,为国患灾。
艮为城、为乌、为家,坎破,故曰破家,坤为自,艮为名也。震为言,艮手,故曰招呼,坤为毒、为灾患、为国。
乌,汲古误马,依宋本。《左传》:“城上有乌破家”,疑乌呼声似之,或当时俗语。患灾,从宋元本,汲古作灾患。家,音姑,与乌韵。
《坤之需》。霜降闭户,蛰虫隐处。不见日月,与死为伍。
通晋。坤为霜,艮为户,坤闭,故曰闭户。坎伏,故曰蛰虫、曰隐处。坎月,离日,坎伏,故不见。坤为死。
《坤之讼》。天之德室,温仁受福。衣裳所在,凶恶不起。
乾为天、为德,坎为室,乾为仁,福为衣,伏坤为裳、为凶恶,坤伏坎陷,故不起。
《坤之师》。皇陛九重,绝不可登。谓天盖高,未见王公。
震为帝,故曰皇,震数九,自二至上若阶陛然,故曰皇陛九重。坤为重也,震为登,坤闭故不可登。乾为人、为王公,乾伏,故不见。
宋元本三四句倒置,兹依汲古。陛,依宋本,汲古、元本作阶。
《坤之比》。孔德如玉,出于幽谷。飞上乔木,鼓其羽翼,辉光照国。
艮坚为金玉,坎为幽谷,在上,故曰出。艮为飞、为乔木,艮手为鼓、为羽翼,艮为辉光、为国,《诗·小雅》:“其人如玉”,又“伐木丁丁,鸟鸣婴婴。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
宋元本皆作四句,并三四句为二句,作升高鼓翼,兹依汲古。
《坤之小畜》。五轭四軏,优得饶有。陈力就列,驺虞悦喜。
轭,辕端横木,驾马领者。軏,《论语》:“小车无軏。”注:軏,辕端持衡者,通《豫》。艮为小木、为轭、为軏,坎数五,震卦数四,故曰五轭四軏。乾富故曰饶有,震为陈列,艮为驺虞。《毛传》:“驺虞,义兽也。”震为乐,故悦喜。陈朴国云《礼记·射义》:“驺虞,乐官备也”,注:乐官备者,谓驺虞一发,五豝五●,喻得贤众多也。故焦氏言“陈力就列,驺虞悦喜”也,又按:五轭四軏,言猎车之盛也。
汲古轭作范,軏作轨,依宋元本。优得,依履之艮校,各本皆作复得。又各本下有“四足无角,君子所服。南征述职,以惠我国”四句,与上不韵,显为衍文,依履之艮删,宋本则作下履林,按之卦象亦协。
《坤之履》。敝笱在梁,鲂逸不禁。渔父劳苦,焦喉乾口,虚空无有。
通谦。坤为敝,震为篚筥,为笱,艮为梁,故曰敝笱在梁。坤为鱼、为鲂,在外故逸。乾为父,坎为劳,兑为口,离火,故曰焦喉乾口。
焦喉,各本皆作连室,皆无末句,依遯之大过校。
《坤之泰》。雷行相逐,无有攸息。战于平陆,为夷所覆。
震为雷、为逐、为战,坤为平陆、为夷狄,坤死兑折,故曰为夷所覆。如卫懿公是也。
《坤之否》。六龙争极,服在下饰。谨慎管钥,结禁无出。
乾为龙,数六,在上,故曰六龙争极,乾为衣,坤为裳,故曰服。坤为下、为文,故曰下饰。坤闭,故曰管钥,曰结禁,坤六四曰“括囊”,是其义也。
下,依宋元本,汲古作不。钥,元本作龠。
《坤之同人》。长男少女,相向共语,福禄欢喜。
通《师》。震为长男,巽为少女,大过以巽为女妻,故巽亦为少女,震为语,巽震同声相应,故曰共语,又离上下两兑口相对,明夷谓曰有言,亦共语也。震为福、为乐。
汲古本共语下有“析薪在克”四字,于上下语甚不协,宋元本无,从之。
《坤之大有》。迁延恶人,使德不通。炎火为殃,禾稼大伤。
离为恶人、为炎火、为殃,余未详。
炎火,从宋元本。汲古作灾火。禾稼,宋元本作年榖,年,疑禾之讹,依汲古。
《坤之谦》。修其翰翼,随风向北。至虞夏国,与舜相得。
年岁大乐,邑无盗贼。震为翰翼,坤为北,伏巽,故曰随风向北。坤为国,震为帝王,故曰虞夏、曰舜。坤为年岁,震为乐,坤为邑,坎为盗贼,坎隐伏,故无盗贼。
《坤之豫》。铅刀攻玉,坚不可得。尽我筋力,胝茧为疾。
艮坚在外为刀,坤柔故曰铅刀,震为玉,艮为坚,胝茧者,足病,震为足,坎疾,故曰胝茧为疾。筋力,象是否为艮未详。
胝,汲古误眠,宋本作眡,兹依元本。
《坤之随》。举袂覆目,不见日月。衣衾簠簋,就长夜室。
震为袂、为举,艮为目、为日,兑为月,巽为伏,故曰覆目不见。震为衣衾、为簠簋,艮为室,兑为夜,盖三至上互大过,大过死故就长夜室,言墓内无光,如长夜也。《礼记》:“齐大饥,黔敖设食于路,有蒙袂而来者,黔敖曰:‘嗟,来食,’曰:‘余唯不食嗟来食,以至于此。’遂死。”《士丧礼》“幎目缁尺二寸”,注:幎目,覆目者也。即袂也。
袂,宋元本作被,依汲古。衾,依宋元本,俗本误裳。
《坤之蛊》。贼仁伤德,天怒不福。斩刈宗社,失其邦国。
巽为贼、为伤,震为怒,艮为大,艮手为斩刈,震为宗,艮为社,四至上艮震反复,故曰斩刈宗社。艮为邦国,坎为失。
仁、大,从宋元本,汲古作贼人,作大怒非。
《坤之临》。白龙赤虎,战鬬俱怒。蚩尤败走,死于鱼口。
震为白、为龙,伏艮为虎,乾为赤,故曰白龙赤虎。震为战、为怒,坤为恶,故曰蚩尤。兑毁故败,震为走,故曰败走。坤为死、为鱼,兑为口。《湘中志》:“湘南有鱼口滩”,唐李绅诗“洛阳城见梅迎雪,鱼口桥逢雪送梅。”又兑亦为虎,兑纳丁,故曰赤虎,亦通。
《坤之观》。北辰紫宫,衣冠中立。含和建德,常受天福。
坤为北,艮为星辰、为宫,故曰北辰紫宫。《天文志》:“中宫曰紫宫,即紫微垣也。”坤为衣裳,艮为冠,居中五,故曰中立。伏乾为德、为天福。
《坤之噬嗑》。稷为尧使,西见王母。拜请百福,赐我喜子。
震为稷、为帝、为行,故曰稷为尧使。坎为西,震为王,伏巽为母,故曰王母。艮手为拜,震为言、为请、为百福、为喜、为子,故曰喜子。
喜,汲古讹嘉,喜子者,《诗》“衐蛸在户”疏:衐蛸,长脚蛛,俗呼为“喜子”,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七月七日陈瓜菓乞巧,有喜子网于瓜则以为符。”
《坤之贲》。三人异趣,反覆迷惑。一身五心,乱无所得。
互震为人,数三,故曰三人,而三至上正覆震相背,故曰异趣、曰反复,坎为迷惑也。艮为身,坎数一,故曰一身。坎为心,纳戊数五,故曰五心,离为乱,离虚故无得。
《坤之剥》。南山大玴,盗我媚妾。怯不敢逐,退而独宿。
艮山纳丙,又为玴,故曰南山大玴,坤为我,伏兑为媚、为妾,坤柔为怯。震为逐,震覆为艮,故不逐。震为进,震覆则为退矣。坤为宿。《博物志》:“蜀南山有大玴,妇人好者,辄盗以去”。《广韵》:“玴,大猿也。”
《坤之复》。众鬼所逐,反作光怪。九身无头,魂惊魄去,不可以居。
坤为鬼、为众,震为逐、为反、为玄黄,故曰光怪。坤为身,震纳庚金,数九,故曰九身,乾为头,乾伏,故曰无头,伏乾为魂,坤为魄,震为惊,艮为居,艮覆故不可居。
鬼,从宋元本,汲古作九。光,宋元本作大,依汲古。
《坤之无妄》。延颈远望,眯为目病。不见叔姬,使伯心忧。
艮为颈、为望,离为目,大离故“目病”。《说文》:“眯,草入目中也。”震为草莽而与大离连,故曰眯。《易林》小学之精,用一字无不与卦象确切如此。震为姬,艮为叔,故曰叔姬,震为伯,巽为心、为忧。
眯汲古误昧,依宋元本。
《坤之大畜》。典册法书,藏在兰台。虽遭乱溃,独不遇灾。
伏坤为文,故曰典册法书,巽为伏、为香,故曰藏在兰台,艮为台也,坤为乱溃、为灾,乾福故无灾,全用旁通象。
《坤之颐》。自卫反鲁,时不我与。冰炭异室,仁道隔塞。
震为卫、为反,伏兑为鲁,故曰自卫反鲁,艮为时,坤为我、为冰,艮为火、为炭、为室,卦正覆艮相背,故曰异室,艮为道,坤闭故道隔塞。
我,依宋元本,汲古作可。非。
《坤之大过》。瘤瘿秃疥,为身疮害。疾病癃残,常不远逮。
通《颐》。艮为节,故曰瘤瘿秃疥、曰疮。坤为身、为死,故疾病癃残,不能逮远。
远逮,汲古作属远,依宋元本。
《坤之坎》。齐东郭卢,嫁于洛都。俊良美好,媒利过倍。
《战国策》:“韩子庐者,天下之良犬;东郭逡者,天下之狡兔”,《诗·齐风》:“庐令令”,《毛传》:“庐,田犬。”坎中爻艮为郭、为犬,震为东,伏巽为齐。又庐者:“黑色首为黔”,故曰齐东郭庐,举一字于卦之象数皆合神已。艮为都,震为家,坎为河,故曰洛都。按:此林屡见嫁往也。《列子·天瑞篇》:“列子居郑圃四十年,人无视者,将嫁于卫”,又女子适人亦曰嫁,嫁于洛都者,往售于洛都也,故下云媒利过倍,媒者,因也,言因犬得利也。
卢,汲古讹庐。齐东,宋本作东齐,兹依元本。
《坤之离》。齐鲁争言,战于龙门。构怨连祸,三世不安。
中爻巽齐兑鲁,而二至五正反两兑相背,兑为言,故曰齐鲁争言,伏坎中爻,震为战、为龙,艮为门,故曰龙门。又坎为怨、为祸,离卦数三,故曰三世,离为乱,故不安。
连,依宋元本,汲古作结。
《坤之咸》。膏泽肥壤,农人丰敞。利居长安,历世无患。
兑为膏、为泽,艮为壤,乾为肥,故曰肥壤,伏震为农人、为丰敞。坤为长安、为世,震乐故无患。
膏,从宋本。汲古、元本作芳。
《坤之恒》。仓盈庾亿,宜种黍稷。年丰岁熟,民得安息。
通《益》。艮为仓庾,坤众,故盈亿,震为黍稷,坤为岁年、为民、为安息。 详《乾》之“师”。
《坤之遯》。鸱鴞破斧,邦人危殆。赖旦忠德,转祸为福,倾危复立。
艮为鸱鴞,兑为斧,兑覆,故曰破斧。鸱鴞、破斧,《豳风》篇名,皆咏周公之德也。伏坤为邦,震为人,兑毁,故危殆,震为旦、为德,坤为祸,震为福。
旦,依汲古,宋元本皆作其。
《坤之大壮》。岁饥无年,虐政害民。乾豨骊山,秦楚结冤。
通《观》。坤为岁、为饥、为政、为民、为虐害,本卦兑为豨,下乾,故曰乾溪。《易》以乾为陵、为马,故曰骊山,兑西为秦,震为丛木、为楚,骊山秦地,乾豨楚地,灵王死乾豨,始皇葬骊山,故曰结冤。
《坤之晋》。挒絜堁堁,缔结难解。嫫母衒嫁,媒不得坐,自为身祸。
挒,捩也。絜,《说文》:“麻一专也”,艮为手,言以手捩麻、缔结难解也。堁堁,尘起貌。坤为丑,故曰嫫母,离为见,故曰衒,坎为合、为媒,坤为身、为祸、为自。
挒,依汲古。絜,依局本,宋本作捯洁,元本作到椡絜。堁堁,依汲古比之大有校,各本皆作累累。
《坤之明夷》。娵訾开门,鹤鸣弹冠。章甫进用,舞韶和鸾。三人翼事,国无灾患。
候卦坤居亥为门,互震为开,故曰娵訾开门,娵訾,亥辰也,震为鹤、为鸣,覆艮为冠,艮手向下,故曰弹冠。章甫礼冠。震为进、为乐,故曰舞韶,为音故曰和鸾,鸾,铃也。坎为和,坤文为鸾凤,震为人,数三,又为翼,故曰三人翼事。翼,辅也,赞也。坤为事、为国,坎为忧患,震乐故无
娵訾,各本皆讹为“訾陬”,娵訾,亥辰名,坤象。字既颠倒,娵又作陬,似非。
《坤之家人》。弟姊合居,与类相扶。愿慕群丑,不离其友。
长女、中女故曰弟姊,互坎为合,故曰合居,艮手为扶,离正反半艮,故曰相扶。《易》“家人”用半象,故亦用半象。互坎为愿慕,离为丑,义本《离》上九也,重离故曰群丑,离坎为友,体连故不离,东汉人皆以阴与阴为友,岂知阴阳相遇方为友也。
弟姊合,汲古作姊妹本,兹从宋本。
《坤之睽》。邯郸反言,父兄生患。涉叔忧恨,卒死不还。
坎,正反兑口相背,故曰反言、故为患、为忧恨。余象多未详,或用半象。《史记》:陈胜字涉,吴广字叔,陈胜遣武臣徇赵,乃反楚,自立为赵王,陈王乃徙系武臣等家属宫中,后涉、叔二人皆为下所杀。林似用其事。
叔,从宋元本,汲古讹此。又元本旧注以涉叔为陈涉,非;涉,陈胜字;叔,吴广字也。
《坤之蹇》。二人逐兔,各争有得。爱亡善走,多获鹿子。
震为人,三四及五上两半震,故为二人,震为兔、为逐,故曰二人逐兔,两震,故各争有得。震为争、为鹿、为子,艮为获。爱亡者,言喜走也。亡,往也。
汲古有作其,爱亡作爱妾,均依宋元本。又二人宋元本作三人,依汲古。此皆用半象。
《坤之解》。北辰紫宫,衣冠立中。含和建德,常受天福。
坎为北、为宫室、为和,震为辰、为衣、为建、为福,余详《观》卦。
《坤之损》。拜跪请兔,不得其哺。俛首衔枚,低头北去。
艮为拜跪,震为言、为请,艮止,故曰请兔。兑为哺,坤虚,故不得哺。艮为首,坤下,故曰俛首、曰低头,艮为小木、为枚,兑口,故曰衔枚,坤位北,震往,故北去。
《坤之益》。鹤盗我珠,逃于东隅。求之郭墟,不见所居。
震为鹤、为珠,巽为盗,震往为逃、为东,故逃于东隅。艮为求、为郭,坤为墟,艮为居,巽伏,故不见。《说苑》:“桓公至郭墟,问郭之所以亡。”下二句用其事;又,此林屡见鹤盗珠,必有故实,今不能考。
《坤之夬》。一簧两舌,妄言谬诀。三奸成虎,曾母投杼。
兑为簧、为舌,《诗》“巧言如簧”。乾卦数一,兑卦数二,故曰一簧两舌。乾为言,兑口亦为言,乃兑言与乾言相背,故曰妄言谬诀,《夬》九四“闻言不信”,义与此同也。伏艮为虎,坤为奸,互三坤,故曰三奸成虎。坤为母,重坤,故曰曾母。曾层通。凡《易林》用一姓一名无不从象生,与《易》同也。艮为小木、为杼,艮手为投,故曰投杼。《战国策》:今有人言市有虎,王信之乎?曰:“否。”三人言之,则信矣。《史记·甘茂传》:“昔鲁人有与曾参同姓名者杀人,人告其母,织自若也;又一人告之,织自若也;又告之,其母遂投杼而走。”《古乐府》:“三夫成市虎,曾母投杼趋。”林正用其词。
谬诀,从宋本,元本作谬语,汲古作谋诀,今谬从宋元本,诀从汲古,诀与舌韵。
《坤之姤》。孤独特处,莫与为旅。身日劳苦,使布五谷,阴阳顺序。
巽寡故曰孤独、曰无旅,乾为日,通复。坤为身,万物皆致役,故曰劳苦。巽为谷,卦数五,故曰五谷,巽为顺。
依宋元本,汲古作“伯虎仲熊,德义洵美。使布五谷,阴阳顺序。”
《坤之萃》。褰衣涉河,水深渍罢。赖遇舟子,济脱无他。
坤为衣、为河,艮手为褰,故曰褰衣。坤水互大坎亦为水,故曰河、曰水深,坤为劳,故曰罢。罢,同疲,音婆,三至五伏震为舟、为子,震出故济脱。
第二句各本多作“涧流浚多”,依讼之萃校。
《坤之升》。凭河登山,道路阻难,求事少便。
坤为河,二阳临坤水故曰凭河,本《泰》九二也,震为登、为道路,互大坎,故曰阻难,坤为事,艮为求,三至五艮覆,故少便。山象。《升》六四“王用享于岐山”,即以震为山。
《坤之困》。兔羋之容,不失其恭。和谦致乐,君子攸同。
离为网、为羋,伏震为兔,故曰兔羋。坎为和,兑悦故曰致乐,伏艮为君子。《诗·周南》:“肃肃兔羋”,《传》“肃,敬也”,故曰不失其恭,林说诗意。
《坤之井》。三女求夫,伺候山隅。不见复关,泣涕涟如。
下巽,上互离,下互兑,故曰三女。坎为夫,本《左氏》也,二至四伏艮为山,艮止故曰伺候。艮为关,初至四正反艮,故曰复关,坎伏故不见。“坎为泣涕”二句,《诗·氓》之语也。
如,从宋元,汲古作洳。
《坤之革》。螟虫为贼,害我五谷。箪笥空虚,家无所食。
互巽为虫、为伏,故为螟,螟食苗心,言其冥冥难见。巽为贼、为谷,卦数五,兑毁,故曰害我五谷。伏坤为我,伏震为箪笥,坤为虚,伏艮为家,兑为食,坤虚,故无所食。语语本象与对象互用。
五,元本作黍,依宋本、汲古。箪笥,宋元本作中溜,依汲古。
《坤之鼎》。望尚阿衡,太宰周公。藩屏辅弼,福禄来同。
离为望,巽为称、为权,故曰望尚阿衡。望尚,太公;阿衡,伊尹也。伏震为周、为福禄,艮为藩屏。
《坤之震》。三牛生狗,以戌为母。荆夷上侵,姬伯出走。
艮为牛,数三,故曰三牛,互艮为狗,震为生,故曰生狗。艮先天居戌方,戌狗,故曰以戌为母。震为草莽、为荆、为侵、为姬、为伯、为走,故曰姬伯出走。
第二句汲古作“以戌其母”,此从宋本。《开元占经》引天镜云“牛生六畜,兵且起,其君不安。”
《坤之艮》。涂遏道塞,求事不得。
艮为道涂,艮止故遏塞,艮为求,坎陷不得。
《坤之渐》。探怀得蚤,所愿失道。
艮为手、为探,坎为怀,巽虫为蚤,坎为愿、为失,艮为道。
宋元本得蚤下多“无有凶忧”、失道下多“善居渐好”四字,兹从汲古。
《坤之归妹》。飞楼属道,趾多扰垣。居之不安,覆压为患。
艮为楼,震为覆艮,故曰飞楼。震为道、为趾,伏巽为垣,趾多搅垣者,言楼临道,行人多搅乱不安也。艮为居,艮覆故不安,故覆压坎为患也。
楼属,从宋元本,汲古本作蚁遇,非。压,宋本、汲古作厌,古通。
《坤之丰》。义不胜情,以欲自倾。几利危宠,折角摧颈。
艮为角、为颈,上卦艮覆,故曰折角摧颈,又兑亦毁折也。几利,言好利也。
几利危宠,从元刊,宋本、汲古作几危利宠。又宠疑为“躬”之讹字。
《坤之旅》。潼滃蔚荟,扶首来会。津液下降,流潦滂沛。
互大坎为云,故曰潼滃蔚荟。艮为首、为扶,《后汉书·舆服志》曰:“凡先合单纺为一系,四系为一扶,五扶为一首”,云气来会与丝缕集合同,故曰扶首。互大坎,故曰津液下降、流潦滂沛。下履之恒词同,惟扶首作“肤寸”,何休注《公羊》云:“侧手为肤,按指为寸。”恒震为反艮,艮反,故象侧手、象按指。盖旅必作扶首,恒必作肤寸,方与卦象密切,近人不论卦象,概谓作扶首合,作肤寸非,疏矣。
扶首,元本作林木,非,依宋本、汲古。潦,宋本作淹,依元本、汲古。下,宋本作来,依汲古。
《坤之巽》。白驹生刍,猗猗盛姝。赫喧君子,乐以忘忧。
伏震为驹,巽白故曰白驹,巽为草莽,故为生刍、为长、为高,故曰猗猗盛姝。姝,美也。二四伏艮,艮为君子,赫喧者,容仪盛见。震为乐,故忘忧。
喧,《诗》作唅,《礼·大学》作喧,宋本同,汲古讹諠。
《坤之兑》。车驰人趍,卷甲相仇。齐鲁寇战,败于犬丘。
伏震为车、为人、为驰,艮为甲,艮伏故卷甲。巽齐兑鲁,伏艮为犬、为丘,兑折,故败于犬邱。地名,《左传》:“郑子然侵宋,取犬邱。”林但取卦象,不必与事相符。
《坤之涣》。举首望城,不见子贞,使我悔生。
震为举,坎为首,艮为城、为望,坎伏故不见。震为子,艮止为贞。《诗·卫风》:“乘彼垝坦,以望复关。”子贞,盖犹《郑风》之不见子都、子充,不必有其人。
《坤之节》。龙鬬时门,失理伤贤。内畔外贼,则生祸难。
震为龙,中爻正覆震,故曰鬬。艮为时、为门,故曰时门。《左传·昭二十九年》:“龙鬬于郑时门之外”是也,艮为贤,坎为失、为贼,在外故曰外贼。震为生,坎为祸难,畔象未详。
外,从宋本,汲古作生。
《坤之中孚》。安如泰山,福喜屡臻。虽有豺虎,不致危身。
互艮为安、为山,震东故曰泰山。震为福喜、为至,艮为豺虎、为身,震乐故不危。
豺,依宋元本,汲古及常本作豹。致,汲古作敢,依宋元本。
《坤之小过》。初忧后喜,与福为市。八佾列陈,饮御嘉友。
互大坎为忧,震为喜、为后,故曰后喜。巽为市,震为舞。佾舞,行列也,行数、人数纵横皆同。艮,九宫数八,上下正反震亦正反艮,故曰八佾。取象之能直同于《易》矣。震为陈列,兑口为饮,艮为友,艮阳在上,下乘二阴,《易》所谓“一人行则得其友也。”
《坤之既济》。持刀操肉,对酒不食。夫行从军,少子入狱,抱膝独宿。
艮为刀、为持,坎为肉,故持刀操肉。坎为酒,兑为食,艮止故不食。坎为夫、为众,故为军在外,故曰从军。艮为小子,坎为狱,巽入,故曰小子入狱。艮为抱、为节,故曰抱膝。坎为宿,坎孤,故独宿,除坎外皆用半象。
少,汲古作小,象同。
《坤之未济》。阴衰老极,阳建其德。履离戴光,天下昭明。功业不长,虾蟆大王。
首二语言阳皆居上、阴居下也,半震为履,半艮为戴,重离故履离戴光,故天下昭明。震为功业,半震故不长。震为鸣、为王,故曰虾蟆大王。《淮南子》云:“騢牛被青紫入太庙用以求雨,不如黑蝕”,注:黑蝕即虾蟱,古谓虾蟱能求雨,大过之升云:“虾蟱群聚,从天请雨”,又随之临:“鼃池鸣呴,呼求水潦”,故《春秋繁露》云:“春旱求雨,以甲乙日为苍龙一丈八尺立于坛上,取五虾蟱错置社池中,方八尺、深二尺,具清酒膞脯拜跪陈词”,又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云:“土龙刍狗,旱岁疾疫则为帝”,帝即大王,言当时尊贵也。功业不长,虾蟱大王者,言如虾蟱天旱用以求雨,尊贵一时,已则弃置也。
大,宋元本作代,依汲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