讼之第六
《讼之乾》。文王四乳,仁爱笃厚。子蓄十男,夭折无有。
此用《遇》卦“讼”象。乾王离文,故曰文王。艮为乳,初二与三四皆形艮,故曰四乳,又巽数四也。乾为仁爱,伏坤为厚,震为子男,坤数十,故曰十男。坤为死,故曰夭。坎为折,震生故夭折无有。又全用《讼》伏。
《讼之坤》。日入望车,不见子家。长女无夫,左手搔头。
此亦用《遇》卦“讼”象。离伏在下,故曰日入,《易》所谓后入于地也。离为望,伏震为车、为子,坎为室家。《讼》巽为长女,坎为夫,坎隐,故无。伏震为左,反艮为手、为搔,坎为头,亦用《讼》伏。
车,依汲古,宋元本作东。
《讼之屯》。东上泰山,见尧自言。申理我冤,以解忧患。
艮山震东,故曰泰山。震为帝、为言,故曰见尧自言。坎为冤、为忧患,震解。
《讼之蒙》。奎轸汤汤,过角宿房。宜时布和,无所不通。
艮为星。先天居西北对兑。兑居东南,故曰奎轸。奎,西北宿,轸,东南宿,而坤、坎皆为水,故曰汤汤。角、房,皆东方宿。震为东,故曰过角宿房。艮为时,坎为和、为通,震为轸,艮为角房尤切。
汤汤,依汲古,宋元本作温汤。按:《天官书》:“奎为沟渎,凡江河之事皆占之”,又《星经》:“天江近尾。”轸南方宿,故曰汤汤。
《讼之需》。引髯牵头,虽惧无忧。王母善祷,祸不成灾。
通《晋》。艮为引、为牵、为髯、为头,坎为忧惧,坤安,故无忧。坤母乾王,故曰王母。坎上下皆兑口,故曰善祷。坎为祸灾,坤安,故不灾。
髯,依汲古,宋元本作船。头,依宋元本,汲古作须。惧,依汲古,宋元作拘。
《讼之讼》。文巧俗弊,将反大质。僵死如麻,流血漂樐。皆知其母,不识其父,干戈乃止。
通《明夷》。坤为文,坎为俗,巽为敝,震为反、为白,故曰大质。坤为死,震为麻,坎为血、为樐,坤水、坎水,故流血漂樐。《伪古文尚书·武成篇》“血流漂杵”,《孟子》同杵,焦作樐。坤为母,乾为父,明灭故不知。离为干戈。
樐,从宋元本,汲古及常本皆作杵。俗,汲古讹信,依宋元本。
《讼之师》。凫得水没,喜笑自啄。毛羽悦怿,利以攻玉。公出不复,伯氏客宿。
震为凫,坤水、坎水,故曰没水。震为喜笑、为口、为啄,坤为自,故曰自啄。震为毛羽、为悦怿,为玉,伏巽为利,坎为破、为攻,故曰利以攻玉。震为公、为出、为复,坤死,故不复。震为伯、为客,坎为夜、为宿。
怿,从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泽,非。伯,依宋本,汲古讹柏,丁晏释文不知其为讹字,以为柏氏即柏人,刘毓崧又以为柏谷,皆不知震为伯、为客故也。
《讼之比》。水流趋下,欲至东海。求我所有,买鲂与鲤。
坎坤皆水,故曰趋下。坤为海,纳乙,故曰东海。艮为求,坤为我、为鱼,故曰鲂鲤。
元本多“足关路止”四字,依汲古。
《讼之小畜》。獐鹿逐兔,安饱其居。反还次舍,无有疾故。
通《豫》。艮为獐鹿,震为逐、为兔,在前故曰獐鹿逐兔。艮为居、为安,坎为饱,艮为次舍,震为反,故反次舍。坎为疾,震乐,故无疾。坤为死、为故。
有,汲古作乃,非,依宋元本。
《讼之履》。树植藿豆,不得芸锄。王事靡眞,秋无人收。
通《谦》。震为藿豆,艮手为树植、为芸锄,坎陷,故不得。震为王,坤为事,震为行,故曰靡监。靡监,无定也,见《诗·唐风》注。震为人,震伏故无。兑为秋。
人,依汲古,宋元本作所;又靡元本作无,非。
《讼之泰》。弱水之西,有西王母。生不知老,与天相保。
坤水坤柔,故曰弱水。互兑为西,乾王坤母,故曰王母。震为生,乾为老,震乐,故不知老。乾为天,震为健,故曰与天相保。汲古多“行者危殆,利居善喜”二句,与上不协,依宋元本。元本注云:“柳宗元曰西海之山有王母,神仙所居,其下有水,散涣无力,不能负芥。”
《讼之否》。数穷廓落,困于历室。幸登玉堂,与尧佑食。
乾为阳,九居数之极,故曰数穷。乾为远,故廓落。艮为室、为时,故曰历室。艮止为困,乾为玉,艮为堂,乾行,故登玉堂。乾为帝,故曰尧。伏兑为食。
幸,依汲古,宋元作卒。
《讼之同人》。子鉯执麟,春秋作经。元圣将终,尼父悲心。
通《师》。震为鉯、为子,坤文为麟,坎为获,故曰子鉯执麟。震为春,坤为秋,坤为文,故曰春秋作经。乾为圣、为元,坤死,故曰终。乾为圣、为山,故曰尼父。坎为心、为悲。按:《左传·哀十四年》:“叔孙氏之车子鉯商获麟”,《公羊》、《谷梁》皆以孔子感获麟而作春秋,《后汉·班固传》注引《演孔图》云:“孔子母徵在梦,感黑龙而生孔子”,故曰元圣。《公羊》:“孔子见麟,反袂拭面,涕沽袍。”言孔子知将死而悲也。
经,依汲古,宋元本作“春秋作元,阴圣将终”,殊费解。又按:车子鉯商,杜注以车子连文,疏引《家语》服虔语以证其误。今按:《易林》以子鉯连文,益足证杜注之非,惟王肃、服虔皆以子为姓,鉯商为名。今《易林》以子鉯连文,似以子鉯为姓,商乃其名,服氏、王氏仍误也。又元字,据《演孔图》疑为玄,今《汉书》为避清讳改,乃查元刊《易林》亦作元,是原作元,故从而不改。又按:此文下屡见,皆依汲古,此林校正音义皆协。
《讼之大有》。尹氏伯奇,父子生离。无罪被辜,长舌所为。
周尹吉甫子伯奇为后母所谗,被逐,故曰父子生离。《林》用其事。 此用《遇》卦“讼”象,《讼》通《明夷》,互震为尹、为伯、为子,《讼》天水违行,故曰父子生离。《讼》上乾为善,故曰无罪。坎为刑,故曰被辜。兑为舌,《明夷》互震似兑形而长,故曰长舌。
《讼之谦》。播木折枝,与母别离。九舦难和,绝不相知。
坎为播、为折,震为木、为枝,坤为母。播,种也,言折枝种于他处,故此枝与母木分离。震纳庚、数九,艮为舦,故曰九舦,《诗》:“鹤鸣于九舦”。震为鹤,在山上高远,故难和。
播木,宋元本作蟠枚,和作扣,均依汲古。后此词屡见,皆依汲古此林校。
《讼之豫》。眵鸡无距,与鹊格鬬。翅折目盲,为鸠所伤。
旁通《小畜》。上巽为鸡,半离,故眵目。《说文》:“眵目,伤眦也”。震为足,巽下断,故无距。离为鹊、为鸠,两兑口相对,故格斗。震为羽,坎折,故翅折。震形目无上眦,故目盲。兑决,故为鸠所伤。
汲古多“复归野庐,与母相扶”二句,与上义不属,兹从宋元本。
《讼之随》。甲乙丙丁,俱归我庭。三丑六子,入门见母。
震东方,故曰甲乙。艮纳丙,兑纳丁,艮为庭,震为归,故曰甲乙丙丁,俱归我庭。巽贞丑,震数三,故曰三丑。卦六子俱备,故曰六子。艮为门,巽为入、为母,兑见,故曰入门见母。
以巽为母,可释《蛊》母象。
《讼之蛊》。桑叶螟衏,衣敝如络。女工不成,丝布为玉。
巽为桑、为螟衏、为络。震为衣,巽为敝,言桑坏蚕饥无所得丝,故衣敝如络。巽为女、为工,巽下断,故不成。巽为丝布,震为玉,言丝布贵如玉也。
《讼之临》。开牢辟门,巡狩释冤。夏台羑里,汤文悦喜。
伏艮为牢门,震为开、为巡狩、为释,艮为台、为里,乾大,故曰夏台。夏,大也。艮为道,故曰羑里。羑,道也。震为帝王,故曰汤文。震为乐,故悦喜。
《讼之观》。钦明之德,坐前玉食。必保嘉美,长受安福。
艮为光明、为坐,伏震为玉,兑为食,震为佳美,坤为安。
美,汲古作善。
《讼之噬嗑》。武夫司空,多口争讼。金火当户,民不安处,年饥无有。
震为武夫,艮为官,故曰司,离虚故曰司空。震为口,正反震,故曰多口、故曰争讼。艮为户、为金,离火,故曰金火当户。金火,谓金星、火星也。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月五星顺入轨道,其逆入若不轨道,以所犯命之,中坐成形,皆群下从谋也,金火尤甚”,故《后汉书·天文志》:“孝和帝永元七年二月癸酉,金火俱在参,戊寅金火俱在东井”,特书其异。唐杨炯《浑天赋》:“金火犯之而甚忧”,兹曰当户,是金火并见也。首二句似用《左传》“宋华元使民筑城,民讴歌嘲笑华元”故事。坎为民,坎险不安。震为年,离虚故饥。
按:此震为武人之证,《易》武人象旧说皆误。
《讼之贲》。紫阙九重,尊严在中。黄帝尧舜,履行至公。冠带垂裳,天下康宁。
艮为阙,坎赤,故曰紫阙。震数九,上震覆,故曰九重。艮贵,故尊严。震为帝、为黄,故曰黄帝尧舜。震为履、为行,艮为冠,伏巽为带。震为裳,艮为反震,故垂裳。震又为康宁也。
裳,从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衣。阙,宋元作阁。
《讼之剥》。负牛上山,力劣行难。烈风雨雪,遮遏我前,中道复还。
艮为背、为负、为山,坤牛,故曰负牛上山。震为行,震覆,故行难,坤柔,故力劣。坤为风、为冰霜,故曰烈风雨雪。艮止为遮遏。坤为我,艮为道,反震为还、为复。
依《旅》之“睽”校,宋元本多“忧苦日欢”四字,与上意不属。
《讼之复》。蹇兔缺唇,行难齿寒。口病不言,为身生患。
震为兔,伏巽下断,故曰蹇、曰缺唇。震为行,坤闭,故难行。震为齿,坤为冰霜,故寒。震为口、为言,坤害,故曰病,坤闭故不言。坤为身、为患。震为生,故生患。
病,依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痛。
《讼之无妄》。合体比翼,嘉耦相得。与君同好,使我有福。
艮为体,正反艮相对,故曰合体。震为翼,正反震相连,故曰比翼、故曰嘉耦。乾君震君,故同好。乾为福,故曰有福。
嘉,从宋元本,汲古作喜,非。
《讼之大畜》。口啄卒卒,忧从中出。丧我宝贝,无妄失位。
兑为口、为啄,震为卒卒。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卒卒无须臾之间”,注:卒卒,促遽也。乾为惕、为忧,震为出、为宝,艮为贝,兑毁,故丧,无妄覆,故曰失位。
首句从宋本,汲古作“愦愦不脱”。无妄,汲古作亡妾,宋元本作妻妾,依下《升》林校。
《讼之颐》。两心不同,或从西东。明论终日,莫适我从。
震起艮止,故两心不同。震东,伏兑为西。艮明震论,艮终,伏乾为日,故明论终日。坤为我,震为从,下动上止,故莫适所从。
以艮为光明,凡《易》光明象得解。
我从,依汲古,宋元本作相从。
《讼之大过》。哑哑笑言,与喜饮食。长乐行觞,千秋起舞,拜受大福。
兑为笑言、为饮食,伏震为喜、为乐、为觞、为起舞。兑为正秋,乾为千,故曰千秋。伏艮为拜,乾为大福。
喜,从汲古,宋元本作善。
《讼之坎》。初忧后喜,与福为市。八佾列陈,饮御嘉友。
坎为忧,震为喜、为福,艮后天数八,震为佾,佾,乐舞。八佾,横纵皆八。正反艮震,故用以为象,《易林》用象其精妙不可思议如此。伏巽为市,震为列陈、为饮御,艮为友。
嘉,依元本,宋本、汲古作诸。
《讼之离》。西徙无家,破其新车。王孙失利,不如止居。
中爻兑为西,艮为家,艮伏,故无家。离为新,伏震为车,兑折,故破。伏震为王,艮为孙,巽为利,兑折,故失利。艮止艮居。
车,从宋元本,汲古作事,非。
《讼之咸》。凤凰在左,麒麟处右。仁圣相遇,伊吕积聚。时无殃咎,福为我母。
通《损》。坤为凤凰、为麒麟,震左兑右,乾为仁圣,正反震兑口,故曰伊吕。伊,吾语声。吕双口,皆取象震兑。坤为积聚、为殃咎。艮为时,乾福坤母。
《讼之恒》。区脱康居,慕仁入朝。湛露之欢,三爵毕恩。复归旧庐,与母相扶。
对象。益中空,故曰区脱,兑西,故曰康居。震为仁、为朝,巽为入,故曰慕仁入朝。互大坎为湛露。湛露,《小雅》诗篇名,劳使臣也。震为欢、为爵,数三,故曰三爵。震为归,艮为庐,坤为母,正反艮手,故曰相扶。故实详蒙之鼎。
宋元本及汲古等本无末句,文势不足,依蒙之鼎补,不惟文足与卦象尤觉神妙有味,且音协矣。
《讼之遯》。疾贫望幸,贾贩市井。开牢择羊,多得大牂。
《独断》云:“天子所临曰幸,言或得赏赐而喜幸也”。伏坤为贫,艮为望。乾为福、为君,故曰幸。巽为贾贩、为市井,艮为牢,伏震为开,兑为羊、为牂。牂,《说文》“牡羊也”。乾为大,故曰大牂。
汲古望幸下多“使伯行贩”四字,宋元本无“贾贩市井”四字,而元本下注云:一云疾贫望幸,贾贩市井,幸、井为韵较幸贩协矣,故从之。多得大牂,汲古讹“喜得天详”。
《讼之大壮》。处高不伤,虽危不亡。握珠怀玉,还归其乡。
伏巽为高,震乐故不伤、不危亡,伏坤为亡也。震为珠,乾为玉,伏艮,艮为握,震为归,坤为乡。
《讼之晋》。右手弃酒,左手收柈。行逢礼御,饵得玉杯。
艮为手,伏兑为右。坎为酒,离为左。柈,食器也。震为柈,二四震反,故曰收柈。坤为礼,艮为玉、为杯。
收柈,从汲古,宋元本作牧牂,似非。得,汲古作德,依宋元本。
《讼之明夷》。养虎牧狼,还自贼伤。大勇小捷,虽危不亡。
坤为虎狼、为牧养,坤丧,故贼伤,坎为贼也。震为勇捷,乾大坤小,坎险,故危。震乐坤安,故不亡。
《讼之家人》。戴尧扶禹,松乔彭祖。西遇王母,道路夷易,无敢难者。
通《解》。震为帝,故曰尧禹。下两半艮,艮为戴、为扶、为坚木、为寿,故为松乔彭祖。坎为西,震为王,巽为母,故曰王母。赤松子、王子乔,皆仙人。彭祖名粀,寿八百岁。《穆天子传》:“穆王西巡,宴王母于瑶池之上”。艮为道路,坎为平,故曰夷易。夷者,平也。艮皆用半象。
巽母可解《易》。
《讼之睽》。秋冬探巢,不得鹊雏。衔指北去,愧我少姬。
兑为秋,坎为冬、为巢,半艮为手,故曰探巢。离为鹊,兑为雏,坎失,故不得。兑口为衔,艮为指,坎北,故曰北去。坎为愧,兑为少姬。
愧,依宋本,汲古作惭,元本讹块。
《讼之蹇》。两羝三牂,俱之我乡。留连多难,损其食粮。
伏兑为羊,故曰羝、曰牂。羝、牂,皆牡羊也。兑卦数二,艮数三,故曰两羝三牂。艮为乡,坎陷艮止,故流连。坎为难,震为食、为粮,震覆故曰损。
牂,从宋元本,汲古作羊。我,宋元本作代,依汲古。
《讼之解》。南徙无庐,鸟破其巢。伐木思初,不利动摇。
震为行、为南,艮为庐,艮覆,故曰南徙无庐。离为鸟,坎为巢,坎破,故鸟破其巢。震为木、为伐,坎为思,故曰伐木思初。《诗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”,言鸟尚知求友也。震为动摇,坎险,故不利。
鸟,从宋本,元本、汲古作乌,以《伐木》诗证之作鸟是。初,依宋元,汲古作切。
《讼之殒》。争讼不已,更相牵击。张季弱口,被发北走。
二至上正反震,故争讼,正反艮,故相击。震为张,艮为季,坤柔兑口,故曰弱口。震为发,坤位北,故北走。
坤北之证。
击,从汲古,与上协,宋元本作击剑,非。顾千里本谓剑当作訽,与下走协,岂知击与已协,走与口协,汲古可从。
《讼之益》。延颈望酒,不入我口。初喜后否,利得无有。
艮为颈、为望,兑为酒,又为口,坤我。口象覆,故不入我口。震为喜、为后,坤丧,故初喜后否。巽为利,坤亡,故利得无有。
利得,依汲古,宋元本皆作得利。
《讼之夬》。被发倾走,寇逐我后。亡失刀兵,身全不伤。
通《剥》。震为发,震反,故被发。被者,下垂也。震为走,震反故倾走。艮阳在上为刀兵,坤为亡失,故曰亡失刀兵。坤为身。
艮为刀证,兵伤韵。
《讼之姤》。麟凤所游,安乐无忧。君子抚民,世代千秋。
通《复》。坤为文、为麟凤,震为游、为乐,坤为忧,震乐,故安乐无忧。乾为君子,坤为民、为世、为千秋。
《讼之萃》。褰衣涉河,水深渍罢。赖幸舟子,济脱无他。
坤为衣裳,艮手为褰。坤为水,故曰涉河。上兑互大坎,下坤皆为水,故曰水深。坎劳故疲。伏震为舟、为子、为济。
渍,依宋本,汲古作请,非。罢,同疲,《唐韵正》疲音皮,皮音婆。凡经传罢倦之罢、罢休之罢,皆音婆。愚按:《诗·召南》:“羔羊之皮,素丝五絝”,即协婆,此罢字与他协,与诗正同。又按:《左传·宣二年》:“牛则有皮,犀兕尚多”,协与此同。
《讼之升》。愦愦不悦,忧从中出。丧我金罂,无妄失位。
坤迷,故曰愦愦。坤忧,故不悦。坤在外,故曰出。坤为丧、为我,伏艮为金,震为罂,故曰金罂。伏无妄故失位。
悦,从宋元本,汲古讹脱。丧,从宋本,元本作答,此与前《大畜》词同,而大畜首句宋元本作“口啄卒卒”,于象较切,姑两存之。
《讼之困》。绊跳不远,心与言反。尼父望家,萏菡未华。
巽为绳,伏震为跳,故曰绊跳,震反,故不远。坎为心,三上正覆兑相背,故曰心与言反。《易》所谓有言不信者以此。伏震为父,艮为山,故曰尼父。互离为望,艮为家,故曰望家。兑为华、为萏菡,巽落故不华。
《易》有言不信得解。
《讼之井》。大牡肥牸,惠我诸舅。内外和穆,不忧饥渴。
通《噬嗑》。离为牛、为牡、为牸,震为父、为舅,正反震故曰诸舅。坎为和,内互大坎,外坎,故曰内外和穆。离为饥渴,坎为忧,震乐,故不忧。《诗·伐木》篇“既有肥牡,以速诸舅”,林所本。
牡,各本皆作壮,惟元本旧注云壮当作牡。按:《伐木》诗“既有肥牡”,元本注是也,故从之。牸,音字,牝牛也,其见于史汉者亦作牝马,宋本讹为(牛孛)。
《讼之革》。黄帝建元,文德在身。禄若阳春,封为鲁君。
通《蒙》。震为黄、为帝,为建。元者,首也,言黄帝始作甲子也。乾为首,坤为文、为身、为禄,震为阳春、为君,兑为鲁,故曰鲁君。
《讼之鼎》。虎聚磨牙,以待豚猪。往必伤亡,宜利止居。
通《屯》。正反艮艮虎,故曰虎聚。艮为磨,兑为牙,正反兑,故磨牙。坎为豚猪,艮止,故曰待。震为行,坎灾在上,故往必伤。艮为居止。
利,从宋元本,汲古作待,非。按:本卦巽亦为猪,乾亦为虎,但不如用旁通字字有着。
《讼之震》。天地配享,六位光明。阴阳顺序,以成和平。
震为口、为食,上下震,故曰天地配享。艮为位、为光明,坎数六,故曰六位光明。阳遇阴则通,故曰顺序。坎为和平。
六,依蒙之小畜校,各本皆作立,非。
艮为光明可释《易》。
《讼之艮》。猿坠高木,不踒手足。保我金玉,还归其室。
艮为猿,在震上,故曰猿坠高木。艮为手,震为足,坎为折、为踒,震行,故不踒。艮为金、为保,震为玉,为反,艮为室。
坠,汲古作堕。
艮金可释《易》。
《讼之渐》。营室紫宫,坚不可攻。明神建德,君受大福。
艮为宫室、为星。营室,宿名,居亥方,艮象也。《天文志》:“紫宫为皇极之居”,即北辰也。坎赤,故曰紫。艮为坚、为明,伏震为神、为建、为君、为福。
建,从宋本,汲古讹达。
《讼之归妹》。孤翁寡妇,独宿悲苦。目张耳鸣,无与笑语。
震为翁,坎为孤,伏巽为震妇,巽寡,故曰寡妇。坎为独、为宿、为愁苦,互离为目,震为张、为鸣,坎耳,故曰目张耳鸣。震为笑语,坎孤,故无与笑语。
《讼之丰》。低头窃视,有所畏避。行者不利,酒酸鱼败,众莫贪嗜。
艮为头、为视,艮覆,故曰低头、曰窃视。巽为伏,故曰畏避。震为行,巽颠趾,故不利。巽为鱼、为臭,故曰鱼败。兑为酒,从木作酸,故酒酸。
利,依宋元本,汲古作至。窃,宋元本皆作窥,依汲古。
《讼之旅》。载金贩狗,利弃我走。藏匿渊底,悔折为咎。
通《节》。震为车、为载、为商贩。艮为金,又为狗,故曰载金贩狗。震为走,巽为利,坎失,故曰利弃我走。坤为渊,坎为隐,坎入坤中,故曰藏匿渊底。兑为折。
以艮为金,《易》金象得解。
《讼之巽》。行触大忌,与司命牾。执囚束系,拘制于吏。
伏震为行、为触,初至四大过死,故曰大忌。巽为命,初四正反两巽相背,故与司命牾。《晋书·天文志》:“文昌六星在北斗魁前,五曰司命。主寿。”《礼记》五祀之一。伏艮为拘系、为官,故曰拘制于吏。
忌、牾,从宋元本,汲古作讳、作忤,亦通,然忌与下韵尤合。汲古下多“忧人有喜”四字,宋元本无此句,与上义不合,故从宋元本。又系字依汲古,与吏协,宋元本作缚,非。拘,依宋元,汲古作钳。
《讼之兑》。执玉欢喜,佩之解挛。危详反安,使我无患。
通《艮》。艮为执,震为玉、为喜。中二句必有讹字,义未详。
反,汲古作及,依宋元本。
《讼之涣》。机杼纷扰,女功不成。长女许嫁,衣无襦裦。闻祸不成,凶恶消去。
坎为机杼。巽为绳、为女功,震为动,艮为成。二五正反震艮,故曰纷扰、曰不成。巽为长女,震为归、为嫁、为言,故许嫁。震为襦,巽为裦,坎隐,故无襦裦。下二句疑赘。
纷,依宋元本,汲古作腾。功,依汲古,宋元作巧。女,依汲古,宋元作妹。
《震》襦可解《既济》六四。
《讼之节》。金人铁距,火烧左右。虽惧不恐,独得全处。
艮为金铁,震人震距,故曰金人铁距。艮为火,震左兑右,故火烧左右。坎为忧恐,震乐艮安,故得全处。
距,依宋元,汲古讹钜。
《讼之中孚》。谢恩拜德,东归吾国。舞蹈欣跃,欢乐受福。
艮为拜,震为谢。兑为恩泽,震为东、为归,艮为吾、为国。下二句皆震象。
吾,从宋元,汲古作吴,非。欣、欢,依宋元,汲古作欢、作恣。
《讼之小过》。青牛白咽,呼我俱田。厯山之下,可以多耕。岁乐时节,民人安宁。
艮为牛,震东方,色青,故曰青牛。巽色白,兑为咽,故曰白咽。咽,音燕,与田韵。震为呼、为耕,艮为山,兑为下,故曰山下。震为岁时、为乐,艮为安宁。
甯,从宋本,汲古作业。
《讼之既济》。白雉群雊,慕德朝贡。湛露之恩,使我得欢。
离为雉,震为白、为雊,重离,故群雊。坎为慕,震为朝,坎为露、为恩,震为欢。多用半象。
朝贡,依宋元,汲古作贡朝,非。欢,汲古讹惧,欢与恩韵。湛露,《诗》篇名。
《讼之未济》。避患东西,反入祸门。糟糠不足,忧思我心。
坎为避、为患、为西,离为东,故曰避患。东西艮为门,坎为祸,震为糟糠,离饥,故不足。坎为忧思、为心。艮震皆用半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