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之第三十二
《恒之乾》。登墀踒足,南行折角。长夜之室,不逢忠直。
此用《恒》象。 震为足,兑折故踒足。 震为南,艮为角,艮覆故折角,伏坤故曰夜、曰室。
《恒之坤》。燕雀衰老,悲鸣入海。忧在不饰,差池其羽。颉顽[当作颃]上下,寡位独处。
此仍用《恒》象。 兑为燕雀,坤为老、为海,四五二句《诗·邶风·燕燕》文,乃庄姜送戴嬀大归于陈之诗,故曰寡位独处,义与毛合。
鸣,宋元本作鸿,第三句作忧不在乡,寡作在,均依汲古。
《恒之屯》。开阂除忧,伯自外来。忉忉无患,无心得欢。
坤为门,震为开、为除,坎为忧,在外故开门除忧。 震为伯,伯自外来,言由外来内也。 坎为患、为心,震乐故无。
无,汲古作之,依宋元本。心,宋元本作之,依汲古。
《恒之蒙》。郊耕释耜,有所疑止,空虚无子。
坤为郊,震为耕、为耜,坎为疑,坤为虚。释耜,言辍耕也,故因疑而止。 坤为虚,震为子,坤亡故无子。
郊,宋元本作効,耜作秬,均依汲古。释,汲古作择,依宋本。
《恒之需》。张牙切齿,齗怒相视。祸起萧墙,牵引吾子。患不可解,忧惊吾母。
互兑为牙齿,兑刚鲁故曰齗怒。 离为视,故曰齗怒相视。 离为祸,伏艮为墙、为牵引,坎为患、为忧,伏坤为母。
齗怒相视,宋元本作断怒相及,依汲古。齗齗,争辩貌。
《恒之讼》。履不容足,南山多棘。毋出房闼,乃无病疾。
伏《明夷》。 震为足、为履、为南,坎为棘、为室,故曰房闼,坎隐伏,故曰毋出。 坎为病疾,震解故无。
闼,汲古作闺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师》。牛騢无子,鸣于大野。申后阴微,还归其母。
騢,《玉篇》云:马赤黄也。 坤为牛、为黄,故曰騢牛。 震为子,坤杀,故曰子。 坤为野,震为鸣,故曰鸣于大野。 坤为后、为母,震为归,周幽王后,申国女,幽王宠褒姒,废申后,故曰远归其母。
三四句宋元本作“申后阴微,罡归其母”,兹依汲古。
《恒之比》。龙生于渊,因风升天。章虎炳文,为禽败轩。发輗温谷,暮宿崑仑。终身无患,光精照耀,不被祸难。
首二句兼用《恒》象。 震为龙、为生,兑为渊,故曰龙生于渊。 巽为风,乾为天,龙在天上,故曰因风升天。比坤为文,艮为虎,震为车,震覆故曰败轩。禽者,田猎也。輗,辕端持衡者。 坤为车,一阳在坤上若辕端衡木,盖艮象也。 《水经注》渭水右有温谷,然此温谷即阳谷。 《书》宅嵎夷曰阳谷。 《淮南子》日出于阳谷,言发輗东海,夕至仑崑[当作崑仑]也。 坤为暮,艮为崑仑,坤为身,艮为终、为光明,坎为患难。
升,宋元本作身,禽作凶,光作充,均依汲古。照,元本作炤,依宋本及汲古。祸,汲古作患,与上患字复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小畜》。既嫁宜吉,出入无咎。三圣并居,国安无灾。
通《豫》。 震为嫁、为出,巽为入,坎为圣,震数三,故曰三圣。 坤为国,震乐故无咎灾。
咎,宋元本作忧,依汲古。
《恒之履》。北陆阳伏,不知白黑。君子伤谗,正害善人。
通《谦》。 坎为北,阳陷阴中,故曰阳伏。 《左传》:“日行北陆而藏冰”,言天寒也。 坎为黑,巽为白,巽坎皆为伏,故不知。 艮为君子,正反震故曰伤谗。
白黑,汲古作黑白,依宋本。
《恒之泰》。一身两头,近适二家,乱不可治。
坤为身,乾数一,故曰一身。 乾为头,坤数二,故曰两头。 伏艮为家,坤为乱。
近,汲古作延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否》。牝马牡驹,岁字不休。君子衣服,利得有余。
乾坤合体故曰牝牡,故岁字不休,字,息也。 乾为岁,互艮为君子,巽为利,乾为衣。
牡驹,宋元作牝驹,依汲古。字,汲古作孳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同人》。南行怀忧,破其金舆。安坐故庐,乃无灾患。
通《师》。 震为南,坤为忧患、为车,乾为金,故曰金舆。 坎为破、为室庐。
灾,依宋元本,汲古作殃。
《恒之大有》。忧人之患,履伤浮愿。为身祸残,笃心自守,与喜相抱。
通《比》。 坤为忧患,震为履,震覆故曰履伤。 坤为身、为祸,坎心,艮为抱。第二句或有讹字,或谓浮愿犹不及料也。愿,汲古作颜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谦》。咸阳辰巳,长安戌亥。丘陵生心,非鱼?市。可以避水,终无凶咎。
《谦》震、坎、艮三阳俱备,震乾初坎乾中,艮乾上三阳成乾,故曰咸阳。辟卦乾居辰巳,故曰咸阳辰巳。 震为长,坤为安,故曰长安。辟卦坤居戌亥,故曰长安戌亥。 坎先天位西,坤为都邑。咸阳,长安,西方都邑也。 艮为丘陵,坤为鱼、为水,言丘陵可避水不可得鱼也。
水,宋元本讹不,依汲古。按:《韵补》云亥音喜,引《易林》将戍系亥,阳藏不起为证,此处亦然,韵补说是也。
《恒之豫》。不知何孙,夜来扣门。我慎外寝,兵戎且来。
艮为孙,坎为夜,坤为门,艮手故曰扣门。外寝,外室也。 艮为外、为寝,为刀兵。
寝,汲古讹寇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随》。昧旦不明,日暗无光。丧灭失常,使我心伤。
震为旦,兑为昧,故曰昧旦不明。 艮为日、为光,兑向晦故无光。
日暗,依汲古,宋元本作暗我,我为夜之形讹字,疑原作暗夜无光,暗夜与昧旦为对文,今姑从汲古。
《恒之蛊》。江阴水侧,舟楫破乏。狐不得南,豹无以北。虽欲会盟,河水绝梁。
坤为大川,故曰江水。 震为舟,兑毁故破乏。 艮为狐、为豹,震为南,震反为艮则北矣,艮止故不得南。北艮为梁,兑折故梁绝。
狐,宋元本作孤,依汲古。北,元本讹比,依宋本、汲古。绝梁,汲古作梁绝,依宋元本,梁与盟韵。
《恒之临》。神之在丑,破逆为咎。不利西南,商人休止。
震为神,先天居丑方,又临为丑月卦,故曰神之在丑。 兑为破,易至于八月有凶,言至未遯,丑未冲,故曰破逆为咎、曰不利西南。西南,遯未也。 震为商人,因逆破故休止。
第四句宋元本作人休止后,依汲古。
《恒之观》。然诺不行,欺天误人。使我露宿,夜归温室。神怒不直,鬼击其目。欲求福利,适反自贼。
震为言,震覆,故曰然诺不行、曰欺天误人。 艮为天、为室,坤为宿、为夜,艮为火,故曰温室。 伏震为神、为怒,坤为鬼,艮为目,艮手故曰鬼击其目。 艮为求,巽为利、为贼。
天,汲古作讼,露作虚,均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噬嗑》。攘臂极肘,怒不可止。狼戾愎佷,无与为市。
艮为臂肘。极,放也。 《仪礼·大射》“赞设决朱极三”注:极,放也,极肘,即放肘也。 震为怒,艮为狼,巽为市,巽伏,故曰无与为市。
极,汲古作拯,依宋元本。愎,宋本讹复,依元本、汲古。佷,汲古作狠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贲》。贩马买牛,会值空虚。利得尠少,流连为忧。
离为牛,震为马、为商旅,故曰贩买。 离为空虚,巽为利,巽伏,故利得鲜少。 坎为忧,艮止故曰流连。
买,宋元本作卖,依汲古。
《恒之剥》。高楼陆处,以避风雨。深室邃宇,君安其所。牝鸡之晨,为我利福,请求弗得。
此用《恒》象。 伏坤为重故为楼,巽为高故曰高楼。 坤为陆,故曰陆处。 巽为风,兑为水,故亦为雨。 巽为伏,故曰以避风雨。 艮为堂宇,下乘坤故曰深邃。 震为君,艮为安,故曰君安其所。 震为晨,巽为鸡、为利,艮为请求,坤虚故弗得。
之晨,元本作之息,汲古作司晨,依宋本。福请求,宋元本作弗求得,兹依汲古。
《恒之复》。阿衡服箱,太乙载行。逃时厯舍,所之吉昌。
《天官书》:“北斗帝车运乎中央”,《晋书·天文志》:“北斗杓三星为玉衡”,衡,平也,辕端横木也。 坤为平、为方、为车箱,故曰阿衡服箱。 《诗》:“睆彼牵牛,不以服箱”,《毛传》:“服,牝服也;箱,大车之箱也”,疏:牝服长八尺谓较也,今俗为平较,两较之内谓之箱。按:大车牛车两辕,今车两边之墙古谓之较,两较之中即为箱,以其中虚故名牝服,兹曰阿衡服箱。与太乙并称,则阿衡指玉衡,服箱指牵牛,言太乙居中御斗牛以行也。 震为君,故曰太乙。太乙,即北辰极尊,象君臣复出入无疾,故所之吉昌。
之,汲古作求,非,依宋元本。逃,疑为巡之譮。
《恒之无妄》。飞来之福,入我嘉室,以安吾国。
乾为福,震为飞,巽为入,艮为室、为国。
嘉,汲古作居,依宋本。
《恒之大畜》。不孝之患,子孙为残。老耄莫养,独坐室垣。
巽为孝,二至四巽覆,故曰不孝。 伏坤为患,震为子,艮为孙,皆履乾上,而兑毁折故曰残。 乾为老,坤为养,坤伏故莫养。 艮为垣、为坐、为独。
子孙为残,宋元本作子为母残,兹依汲古。
《恒之颐》。南过棘门,鈎裂我冠。断衣伤襦,使君恨忧。
通《大过》。 乾为南、为门,互大坎故曰棘门。 艮为冠、为鈎,兑毁故冠裂。 乾为衣襦,巽下断,故断衣伤襦。 乾为君,坤为恨忧。
鈎,汲古作驹,依宋本。断衣,宋元本作鬬之,兹依汲古。
《恒之大过》。
重弋射隼,不知所定。质疑蓍龟,孰可避之。明神答报,告以肌如,宜利止居。 以绳系矢而射曰弋,正反巽故曰重弋。 伏艮为隼,震为射,正反震故不能定射的在何所也。 震为蓍,艮为龟,坤为疑,震言故曰质疑。 震为往,正反震故曰孰可避之。 震为神,艮为明,上艮为反震故曰答报。 艮为止,巽为肌。肌,虫名,《尔雅·释虫》:“密肌,继英,皆虫名”,注云未详,兹曰止居或密肌为蛰伏之虫,正巽象也。
弋,宋元本作或,汲古作卒,之讹六,均依《困》之《蹇》校。肌如,汲古作牺牲,依宋元本。宋元本无末句,依汲古。
《恒之坎》。麟麑凤雏,安乐无忧。捕鱼河海,利踰徙居。
伏离为文,故曰麟凤。 艮亦为兽、为鸟,艮少故曰麑曰雏。麑,鹿子也。 坎为忧,震乐,故无忧。 伏巽为鱼、为利,艮为捕,坎为河海,故曰捕鱼河海。 艮为居,震行故曰徙居。
雏,宋元本作稚,徙作从,均依汲古。
《恒之离》。新田宜粟,上农得榖。君子怀德,以千百禄。
离为新,伏艮为田,二岁为新田,巽为粟、为榖,中爻正反巽故曰宜粟、曰得榖。 伏艮为君子、为求,故曰千。 震为百、为禄。
二三句宋元本作“君子惟德,千百以福”,兹依汲古。
《恒之咸》。簪短带长,幽思苦穷。瘠蠡小瘦,以病之癃。
详《复》之《节》。第四句宋元本癃作隆,依汲古。蠡,元本作蟸,非,癃,创也。 艮象,言小瘦之故因病癃也。
《恒之恒》。黄帝所生,伏羲之宇。兵刃不至,利以居止。
震为帝、为玄黄,故曰黄帝。 坤为牛,坤伏,故曰伏羲。羲,牺同,牛牲也。 艮为兵刃,艮覆故曰至。 巽为利。
宇,宋本讹宗,依元本、汲古。刃,宋元本作刀,依汲古。
《恒之遯》。争讼之门,不可与邻。出入有为,忧生我心。
乾为言,艮亦为言,兑为口,二至四兑反,与乾言相背,故曰争讼,义本《夬·九四》也。 艮为门,伏震为出,巽为入,伏坤为忧、为心。
心,汲古作患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大壮》。朽根枯株,不生肌肤。病在心腹,日以焦枯。
伏巽为木、为陨落,故曰朽根枯株。 艮为肌肤,上卦艮覆,故肌肤不生。 伏坤为心腹、为病,巽陨故枯。按:壮者,伤也,故林词如此而象则用伏。
腹,汲古作肠,焦作燋,均依宋元本。焦枯,宋元本作焦劳,依汲古协。
《恒之晋》。雨师娶妇,黄岩季子。成礼既婚,相呼南去。润泽田里,年岁大喜。
此用恒伏象。 兑为雨,坤为师,巽为妇,卦六爻皆有应予,易所谓婚媾也,故曰雨师娶妇。 震为黄,艮为岩、为季子,故曰黄岩季子。 坤为礼,艮为成,震巽为夫妇,故曰成礼既婚。 震为呼、为南,兑为润泽,坤为田里、为年岁。 震为喜,言田里得雨泽,年岁丰熟而大喜也。 元本旧注:《博物志》太公为灌坛令,武王梦妇人当道夜哭,问之曰:我是东海神女,嫁于西海神童,我行必有风雨云云。按:此注于林词不甚合,恐别有故实,为今所不能考。
南去、润泽田里,依《井》之《坤》宋元本校,各本去作上,润作膏,田里作下圭。子,汲古作女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明夷》。冬采薇兰,地冻坚难。利走室北,暮无所得。
坎为冬,震为薇兰。 坤为地,坎为冻、为险难,为室、为北,震行故曰利走室北。 坤为暮,坤虚故无得。
薇,宋元本作微,依汲古。室,宋本、汲古作失,依元本。
《恒之家人》。昧之东域,误过虎邑。失我熊胔,饥无所食。
此用《恒》象。 震为东,兑为昧,伏艮为虎、为邑、为熊,伏坤为失、为虚,故为饥。
熊胔,依宋元本,汲古作熟罴,非。熊胔,熊肉也。
《恒之睽》。日暮闭目,随阳休息。箕子以之,乃受其福。举首多言,必为悔残。
离为日、为目,坎为闭、为暮,故曰日暮闭目。 离为阳,兑向晦宴息,故曰休息。 兑为口舌,故曰箕。 坎为首,坎上下兑口故曰多言。
首,依宋元本,汲古作事。箕星司口舌。
《恒之蹇》。蓼萧瀼瀼,君子龙光。鸣鸾雍雍,福禄来同。
蓼萧,《小雅》篇名,天子燕诸侯之诗。龙,宠也。为龙、为光,和鸾雝雝,万福攸同,皆诗语。遇卦恒下巽为蓼萧,震为龙、为鸣,鸾为雍雍,乾为福禄。
雍雍,汲古作噰噰,依宋元本,字与毛诗异。
《恒之解》。鸟飞无翼,兔走折足。虽不会同,未得医工。
震为鸟、为兔、为翼、为足,坎折巽寡髪,故无翼,坎蹇故折足。 坎为医,巽为工,巽伏坎隐故不得,言不得医折足之患也。
会同,汲古作同会,医工作利达,均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损》。五胜相贼,火得水息。精光消灭,绝不能续。
卦兑金,尅震木,震木克坤土,而兑又为水,艮又为火,故火得水而息灭也。 元本注五胜者,言五行相胜之义。 伏巽为贼,卦数五,故曰五胜相贼。 艮为光,坤消兑绝。
能,宋元作长,依汲古。
《恒之益》。东资齐鲁,得騢大马。便辟能言,巧贾善市。八邻并户,请火不与。人道闭塞,鬼守其宇。
震为东,巽为齐,伏兑为鲁。 震为马,伏乾为赤,故曰騢。騢,赤色也。 正反震,故曰便辟能言。 巽为贾市,坤为户,卦数八,艮亦为户,数亦八,故曰八邻并户。并屏同,并户即闭户也。 艮为火,下乘坤水,故不得火。 坤为道路、为闭塞,孟子:请火于邻无弗与者。今八邻闭户不与。故曰人道闭塞。 坤为鬼,艮为守、为宇,故曰鬼守其宇。巧贾善市,汲古作市人善贾,八邻作邻人,守作祟,均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夬》。争鸡失羊,亡其金囊。利不得长,陈蔡之患,赖楚以安。
遇卦互兑为羊,巽为鸡,而兑巽相反覆,故得鸡则失羊,得羊必失鸡,不可得兼也。 坤为囊,坤伏故亡。 乾金巽利,震为陈、为蔡、为楚,伏坤为患。 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陈蔡闻楚聘孔子,惧,发徒役围孔子,不得行,绝粮,于是使子贡至楚,楚昭王兴师迎孔子,然后得免。
《恒之姤》。九登十陟,马跌不前。管子佐之,乃能上山。
通《复》。 震数九,坤数十,震为登、为陟、为马,坤失,故曰马跌不前。 震为竹,故曰管子。 乾为山,言管子佐齐桓乃能霸天下也。
首句元本作十登九涉,依宋本、汲古。
《恒之萃》。东邻愁苦,君乱天纪。日贪禄宠,必受其咎。
通《大畜》。 震为东邻,坤为愁苦、为乱,乾为君、为天、为禄宠。义多未详,或指纣。
日,宋元本作甘,依汲古。宋元本下有“意合志同,内外相从,见吾伯公”三句,与上文义相反,断为衍文,否则只用此三句象甚合,语亦较有味,惟不能并用。
《恒之升》。三狸捕鼠,遮遏前后。死于环城,不能脱走。
详《离》之《遯》。
环城,宋元本作坏城,汲古作外问,依《明夷》之《颐》校。
《恒之困》。虎狼争强,礼义不行。兼吞其国,齐鲁无王。
上兑为虎狼,正反兑故曰争强。 兑为吞、为鲁,巽齐,震为王,震伏故曰齐鲁无王,言秦并合六国,致列国无主也。
《恒之井》。五岳四渎,合润为德。行不失理,民赖恩福。
伏艮为山岳,巽卦数五,故曰五岳。 坎为江河,巽后天数四,故曰四渎。 坎为合、为润、为众,故曰民伏。 震为恩福。
恩,宋元本作息,依汲古。
《恒之革》。六月种黍,岁晚无雨。秋不宿酒,神先其所。先困后通,与福相从。
通《蒙》。 坎为月,数六,震为黍,故曰六月种黍。 坎为雨、为暮,坤为岁,坤虚故无雨。 兑为秋,坎为酒。宿,肃也。 《仪礼》“宿尸”注:宿与《曲礼》“主人肃客”之肃同。又《礼·祭统》“先期旬有一日,宫宰宿夫人”注:宿读为肃,戎也,兹云秋不宿酒,言无黍不能酿,至秋祭不能先期戒备酒醴也。 震为神,坤失,故曰失所。 坎为困,震为通、为后、为从。 震为福,正反震,故曰相从。
从,宋元本作逢,依汲古。
《恒之鼎》。騫牝龙身,日驭三千。南上苍梧,与福为婚。道里夷易,身安无患。
详《观》之《比》。
《恒之震》。出入休居,安止无忧。上室之懽,虎为季残。
震出,伏巽为入,艮止,故曰休居、曰安止。 艮为室、为虎、为季。
无,宋元本作相,懽作权,均依汲古。虎,汲古作虐,依宋元本。第三四句费解,疑有讹字。
《恒之艮》。南山昊天,刺政闵身。疾病无辜,背憎为仇。
详《谦》之《复》。
闵,宋元本作关,依汲古。憎,宋元本作增,非,依元本、汲古。
《恒之渐》。苍耳东从,道顿跂踦。日辰不良,病为祟祸。
元本注:苍耳,马也。 《遯》之《小过》曰骑骓与苍盖即苍耳。 坎为耳,伏震为东、为青,故曰苍耳。 艮为道,坎蹇故曰跂踦。 离为日,艮为时,故曰日辰,坎破故不良。 坎为病。
第二句元本作潼顿东徙,非,依宋本、汲古。
《恒之归妹》。兄征东燕,弟伐辽西。大克胜还,封居河间。
震为东、为兄,兑为燕,故曰兄征东燕。 兑为西,坎为弟,坎水,故曰弟伐辽西。 坎为河。
居,宋元本作君,依汲古。
《恒之丰》。播轮折辐,马不得行。竖牛之谗,贼其父兄。布衣不伤,终身无患。
互大坎为轮辐,兑毁,故曰播轮折辐。 震为马,坎陷故马不行。 离为牛,伏艮为竖,正反兑口,故曰竖牛之谗。 震为兄、为父,坎为贼。
轮,宋元本讹输,衣作裘,患作残,均依汲古。竖牛事在《左传·成十六年》,见前。
《恒之旅》。驾之南海,晨夜不止。君子劳罢,仆夫憔苦。
通《节》。 震为南,兑为海,震车,故曰驾之南海。 震为晨,坎为夜,艮为君子、为仆夫,坎为劳罢、为苦。
夫憔,宋元本作使燋,依汲古。
《恒之巽》。怨虱烧被,忿怒生祸。褊心作难,意如为乱。
巽为虫,故曰虱。 震为被,离火,震伏不见,故曰烧被。 兑为附决、为刚鲁,故曰怨、曰忿怒。 伏坎为心,坎陷,故曰褊心。意如,季平子名也。 《左传·昭二十五年》:“公伐季氏”,褊心,谓昭公也,后公卒,为季氏所逐,故曰意如作乱。
首句汲古作怨重被烧,难作事,均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兑》。张狂妄行,窃食盗粮。狗吠非主,啮伤我足。
通《艮》。 互震为张狂、为行,坎为盗窃,震为粮,故曰窃食盗粮。 艮为狗,兑为吠,震为主,震覆故曰非主。 兑为啮,震为足,兑毁故伤足。
盗粮,汲古作稻粱,兹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涣》。警跸戒道,先驱除咎。王后亲桑,以率群功,安我祖宗。
首二句皆震象。 艮为道、为王,巽为桑,艮为安、为祖。
咎,宋元本作害,依汲古。
《恒之节》。门户乏食,困死谁告。对门不通,安所归急。积藏五谷,一华千叶,市贾有息。
艮为门户,坎为困,互震为虚,故乏食。 艮败言,故困死谁告。二至五正反艮相对,故曰对门,艮止坎陷,故曰不通。不通则缓急难恃,故曰安所归急。 震为归也。 坎为积藏,卦数五,震为谷,故曰积藏五谷。 震为旉、为华叶、为商贾,震生故曰息。
死,宋元本作无,安作莫,千作百,无第七句,均非,均依汲古。
《恒之中孚》。破敝复完,危者得安。乡善无患,商人有息,利来入门。
兑为破敝、为毁折,故为危。 艮成终故复完而得安也。 震为商人,巽为利入,艮为门。
首句宋元本作被蔽复貌,依汲古。患,汲古作损,依宋元本。乡同向。
《恒之小过》。叠叠累累,如岐之室。一息十子,古公治邑。
艮为山、为室,震为生、为息、为子,兑数十,故曰一息十子。 震为公,艮为邑。按:《诗·大雅》云:“古公亶父,陶复陶穴,未有家室”,言古公初至岐,未有家室,暂陶覆陶穴而居。叠叠累累,穴居之状,故曰如岐之室。
首句宋元本作垒垒垒垒,又岐作其,均依汲古。息,汲古作身,依宋元本。
《恒之既济》。三妪治民,不胜其任。两马争车,败坏家室。
(无)
《恒之未济》。蔽镜无光,不见文章。少女不市,弃于相望。
离为镜、为光,坎为蔽,故无光,故不见文章。 离为文也。
第四句宋元本作弃其却王,兹依汲古,未知孰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