鼎之第五十
《鼎之乾》。倾筐卷耳,忧不能伤。心思古人,悲慕失母。
此用遇卦《鼎》象。 伏震为筐,坎为耳、为忧、为心、为悲慕,坤为母。卷耳,草名,《周南》“采采卷耳,不盈倾筐”,《毛传》谓后妃思君子不在,兹谓失母,与毛异。
古,宋元本作故,依汲古。
《鼎之坤》。却叔贾贷,行禄多悔,利无所得。
此仍用《鼎》象。 巽为退,伏艮为叔,故曰却叔。 震为商贾、为行、为路,坤为悔,巽为利,坤亡,故无得。晋却氏贪而好贷,数世不改,至成公十七年果为厉公所灭,故林词云云。
《鼎之屯》。蹶足狂跛,怪碎不行。弃捐乎人,名字无申。
震为足,坎蹇,故曰蹶、曰跛。 坎为怪、为破,坤闭,艮止,故不行。 坤为弃捐。 震为人,艮为名,坤为文字。 坤黑,坎伏,故曰无申。申,明也。
首二句宋元本作“蹙狂跛衽,辟坐不行”,捐乎作损平,申作中,均依汲古。
《鼎之蒙》。文王四乳,仁爱笃厚。子畜十男,夭折无有。
见前《颐》之《节》。
《鼎之需》。容民蓄众,不离其居。
坎为众、为民,伏艮为居。
居,汲古作君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讼》。三雏相逐,蝇坠釜中。灌沸淹殪,与母长决。
伏震为子、为行,故曰三雏相逐。 巽为蝇,伏坤为釜、为水、为死、为母。
雏,宋元本作摧。按:《讼·彖》“不利涉大川,入于渊也”,故林词如此。
《鼎之师》。所望在外,鼎令方来。拭爵涤罍,灼食待之,不为季忧。
此兼用《鼎》象。 离在外卦,故曰所望在外。 震为鼎、为爵、为罍,伏艮,故曰拭爵。 坎水,故曰涤罍。 艮为待、为季。
涤,宋元作澡,依汲古。又鼎令疑为鼎命,即大命也。
《鼎之比》。陆居少泉,高山无云。车行千里,涂污尔轮,亦为我患。
坎为泉,坤艮皆为陆,故曰少泉。 坎为云,艮为高山,坎隐伏,故无云。 坤为车、为千里,坎为轮、为泥涂,故曰涂污尔轮。 坎为患。
《鼎之小畜》。东家杀牛,闻臭腥臊。神背西顾,命衰绝周。亳社灾烧,宋人夷诛。
详《噬嗑》之《巽》。闻,汲古本作污,依宋元本。西,宋元本作不,依汲古。衰绝,汲古作绝衰,非,依宋元。神背西顾,言背东家而西顾也。命衰绝周,言殷命已衰,而绝于周室也。
《鼎之履》。长子入狱,妇馈母哭。霜降旬日,向晦伏法。
旁通《谦》。 震为长子,坎为狱,坤为母,伏巽为入、为妇,兑口,故曰母哭。 坤为霜,离日,坤数十,故曰旬日。 坤为晦、为杀,故曰伏法。 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圣王莫不先春风而播恩,后秋霜而动宪”,是自古杀人皆在霜降后,兹曰向晦,并用晦日也。
《鼎之泰》。温山松柏,常茂不落。凤凰以庇,得其欢乐。
详《需》之《坤》。
《鼎之否》。大屋之下,朝多君子。德施溥育,宋受其福。
艮为屋,上乾,故曰大屋。 艮为朝、为君子,坤众,故曰多。 《说文》“以木架屋曰宋”,故艮为宋。
溥,宋元本作博,依汲古。
《鼎之同人》。罗张目抉,围合耦缺,鱼鸟生脱。
离为网罗、为目。抉决通。 兑毁,故目决,言网目毁也。 离中虚,故曰围合。二人为耦,按:《周礼·天官》掌次射则张耦次。疏:凡射耦,皆两两俱升南面而射,耦缺则射者无。 巽寡,故曰耦缺。 巽为鱼,离为鸟,目抉耦缺,故鱼鸟得脱也。
抉,汲古讹列,耦作月,多采捕无功四字,在第三句,俱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大有》。羔裘豹袪,高易我宇。君子维好,至老无忧。
兑为羊,离文为豹,乾为衣,故曰羔裘豹袪。 伏艮为高、为宇、为君子。 乾为老,坤为忧,坤伏,故不忧。羔裘,《唐风》篇名,毛谓晋人不恤其民,刺诗兹云君子无忧,与毛异。
宇,元本讹字,依宋本。第四句宋元本无,依汲古。
《鼎之谦》。大头明目,载受嘉福。三雀飞来,与禄相得。
坎为大首,伏离为明目,震为载、为嘉福。数三,艮为雀,故曰三雀。
嘉福,宋元本作喜福,汲古更讹为福善,依周[当作局]本。
《鼎之豫》。销锋铸耜,休放牛马。甲兵解散,夫妇相保。
详《晋》林。第二句宋元本作纵牛救马,汲古作纵牛放马,依晋林校。又耜宋元本讹刃。
《鼎之随》。吉日车攻,田弋猎禽。反行饮至,以告嘉功。
详《履》之《夬》。车攻,宋元本作举钓,依汲古。猎,汲古作双,反行饮至作宣王饮酒,均依宋元本。嘉,宋元本讹喜,依汲古。
《鼎之蛊》。商人行旅,资无所有。贪贝逐利,留连王市。辳辕内安,公子何咎。
震为商旅,艮为贝,巽为利,艮止,故曰留连。 巽为市,震为王,故曰王市。 震为辕、为公子,艮为安。按:《左传·襄二十二年》:栾盈被掠于周,周王使候出诸辳辕。又《高祖纪》因张良遂掠韩地辳辕。是辳辕为地名,而《管子》云:凡主兵者必先审知地图,辳辕之险。又《东京赋》:邪径捷乎辳辕,薛综注:辳辕,十二曲道,将去复还,故曰辳辕。是辳辕为曲径,所以设险,故曰辳辕内安,公子无咎。盖艮震皆为道路,卦三至上艮震相反复像辳辕也。
王市,宋元本作玉帛,辳作驭,均依汲古。
《鼎之临》。火入井口,扬芒生角。犯历天门,窥观太微。登上玉牀,家易其公。
通《遯》。 艮为星、为火,兑为井、为口,艮为角。火,荧惑也,言荧惑入井。 艮为门,上乾为天,《内经》以戊亥为天门,乾艮皆位西北,故曰天门。 艮为观,《天文志》太微为五帝之庭,明堂之房。 乾为帝、为玉,艮为牀,故曰玉牀。 艮为家,震为公,言荧惑入井,芒角犯太微,国君将易也。
首句宋元本作火井阳谷,依汲古。扬,汲古作阳,依宋元本。其,宋元本作共,又有作六者,依汲古。 此自古星占,顾炎武谓林词本《汉书·李寻传》,《李寻传》焉有火入井口之语,先儒从不知林词皆本卦象,故误解。
《鼎之观》。秋隼冬翔,数被严霜。甲兵充庭,万物不生。鸡釜夜鸣,民扰大惊。
通《大壮》。 兑为秋,艮为隼,乾为冬,震为翔,故曰秋隼冬翔。 坤为霜,艮为甲兵、为庭,坤为万物,坤杀,故不生。 巽为鸡,坤为釜、为夜,震为鸣,故曰鸡釜夜鸣。 坤为民,震为惊。釜鸣,详《复》之《旅》。鸡夜鸣,言失时也。
《鼎之噬嗑》。东行西步,失其次舍。
乾侯野井,昭君丧居。 震为东行,坎西,故曰西步。 艮为次舍。 震为诸侯、为君,上离,故曰乾侯、曰昭君。 艮为野,伏兑为井,《左传·昭三十二年》公薨于乾侯。野井,齐地名。昭二十五年齐侯唁公于野井是也。
《鼎之贲》。肿胫病腹,陷厕污辱。命短时极,孤子哀哭。
震为胫,艮为节,故曰肿胫。肿,《说文》痈也。 离为腹,互坎,故曰病腹。 坎为厕、为陷、为污,艮为时,伏巽为命,兑为折,故曰短命。 震为子,坎孤,坎悲,故曰孤子哀哭。 伏兑为哭。 《左传》晋侯有疾,张,如厕,陷而卒。
《鼎之剥》。切肤近火,虎绝我须。小人横暴,君子何之。
艮为肤、为火、为虎、为须、为君子,坤为小人,重坤,阴盛销阳,故曰横暴。 艮止,坤闭,故曰何之。
火,汲古作灾,之亦作灾,依宋元本。子,宋元本作复,非,依汲古。
《鼎之复》。女室作毒,为我心疾。和不能治,晋人赴告。
坤为女、为室、为毒、为心、为疾,《左传·昭元年》女阳物也,而晦时淫,则生内??惑蛊之疾,故曰女室作毒,为我心疾。 坤死,故和不能治。 震为晋、为人、为告,言平公死,赴告列国也。
不,汲古作弗,非。刘毓崧云:弗,昭帝名。易林讳当时君名,故不见弗字。果,宋元本皆作不。
《鼎之无妄》。兵征大宛,北出玉门。与胡寇战,平城道西。七日绝粮,身几不全。
详《屯》林。 此以巽为寇,余象皆同。
《鼎之大畜》。九子十夫,莫适与居。贞心不壹,自令老孤。
震数九,故曰九子。 震为夫,兑数十,故曰十夫。 艮为居,正反艮,故曰莫适与居、曰贞心不壹。 艮为贞,乾为老,伏巽为寡,故曰孤。
首句汲古讹十子夬九,壹讹宣,自令老孤讹至今名孤,均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颐》。车行稻麦,遂至家国。乐土无灾,君子何忧。
震为车、为稻麦,坤为家国、为土、为灾、为忧,震为乐、为解,故无灾忧。
子,宋元本作父,车作东,均依汲古。车行者,言以车运行稻麦至家也。
《鼎之大过》。作室山根,所以为安。一夕崩颠,破我饔飧。
详《贲》之《明夷》。
《鼎之坎》。六人俱行,各遗其囊。黄鹄失珠,无以为明。
详《临》之《师》。
《鼎之离》。伯蹇叔盲,莫为守囊。失我衣裘,不离其乡。
伏坎。 中爻震为伯,坎蹇,故曰伯蹇。 艮为叔,中爻互大离,故曰叔盲,故曰囊。 艮守,坎伏,故莫为守囊。 震为衣裘,上下坎,故曰失。 艮为乡也。
乡,汲古作邦,依宋元本。 此句各本皆作我是、阴乡或阴邦,我是者失我之讹,阴乡尤难解,今从《否》之《噬嗑》校。
《鼎之咸》。襧宠洒尤,败政倾家。覆我宗国,秦灭周室。
互乾为王,巽为母,有王母之象,故曰襧。襧,幽王后,襧姒也。 伏坤为尤。洒尤者,言龙??洒于王庭也。 伏坤为政,艮为家室、为国,兑毁,故曰败倾。 艮为国,震为宗,震覆为艮,故曰覆我宗国。 兑为秦,震为周,震伏,故曰秦灭周室。 《诗》:“赫赫宗周,襧姒灭之”,林咏其事。
洒,汲古作溢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恒》。诡言译语,仇祸相得。冰入炭室,消灭不息。
伏正反震,故曰诡言译语。 伏坤为仇、为祸、为冰,艮为室、为火,火与坤连,故曰冰入炭室。 坤消坤死,故曰不息。
诡,宋元本作该,非,依汲古。
《鼎之遯》。彭生为豕,暴龙作灾。盗尧衣裳,聚跖荷兵。青禽照夜,三日夷亡。
详《比》之《蒙》。 此以巽为豕、为盗、为跖,首句宋元本作彭名为妖,汲古作彭生为妖,依《比》之《蒙》校。
《鼎之大壮》。朝露白日,四马过隙。岁短期促,时难再得。
震为朝、为白,兑为露,乾为日、为马,震卦数四,故曰四马。 伏巽为隙,乾为岁,伏艮为时期,伏观为消卦,故曰岁短期促也。 《汉书·张良传》人生如白驹过隙。
《鼎之晋》。耳阙道丧,所为不成,求事匪得。
伏坎,故耳阙。 艮为道,道丧,言无耳丧失人道也。 艮为求,坤为事,坤丧,故所为不成,求事不得也。
丧,宋元本作衰,依汲古。求事,汲古作所求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明夷》。申公患楚,危不自安。
重耳出奔,侧丧其魂。 震为申、为楚,坎为患危,坤为重,故曰子重。耳讹字。 震为出奔、为子,坎为邪,故曰侧。侧,子反名也。 乾为魂,乾伏,故曰丧魂,坤为丧也。 《左传·成七年》子重请取于申吕以为赏,子反欲取夏姬,皆为申公巫臣所止,后巫臣自取夏姬,奔晋,故子重子反皆怨巫臣而灭其族。巫臣遗二子书曰:余必使尔疲于奔命以死,后巫臣教吴伐楚,子重子反于是乎一岁七奔命。 重耳为子重之讹,然各本皆如此,不敢改也。
《鼎之家人》。南上太山,困于空桑。左沙右石,牛马无食。
此用《鼎》象。 伏震为南,艮为山,坎为困,巽为桑,离枯,故曰空桑。 震左,兑右,艮为沙,巽为石,故曰左沙右石。 离牛,乾马,兑为食,离虚,故无食。
空,宋元本作此,依汲古。
《鼎之睽》。悔隅辽右,福禄所在。柔嘉蒙礼,九夷何咎。
兑为海、为右,伏艮为东北,故曰辽右。遇卦鼎,乾为福禄。 伏坤为柔、为礼,震为嘉,数九,故曰九夷,坤为夷也。 《论语》子欲居九夷。
《鼎之蹇》。阳春生长,万物壮茂。垂枝布叶,君子比德。
此仍用《鼎》象。 伏震为阳春、为生长、为壮茂,伏坤为万物、为枝叶,艮为君子,震为德。
枝,汲古讹秋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解》。低头窃视,有所畏避。行作不利,酒酸鱼败,众莫贪嗜。
坎为首、为??,故曰低头。 离为视,坎盗,故曰窃视。 坎为畏,坎隐伏,故曰畏避。 坎险,故曰不利。 坎为酒菜,伏巽为鱼,巽木,木曲作酸,故曰酒酸。 巽为臭,故曰鱼败。 坎为众。
作,宋元本讹伯,莫讹若,均依汲古。
《鼎之损》。左辅右弼,金玉满堂。常盈不亡,富如敖仓。
详《师》之《归妹》。堂,宋元本作柜,如作于,均依汲古。
《鼎之益》。坐朝垂轩,据德宰民。虞叔受命,六合和亲。
艮为坐,坤为朝、为轩、为民,震为德,艮手,故曰据德。 艮官,故曰宰民。 震为髈虞,艮为叔,故曰虞叔。 巽为命,坤为合,伏乾数六,故曰六合,言虞舜坐朝堂为天子也。
《鼎之夬》。东行西坐,丧其犬马。南求骅骝,失车林下。
此用《鼎》象。 伏震为东、为行,伏坎为西,艮为坐,故曰西坐。 艮犬,震马,坤丧,故曰丧其犬马。 震为南、为马,艮为求,故曰南求,故曰南求骅骝。 坤为舆,震为林,坎失,故曰失车林下。 坤为下也。
坐,汲古作走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姤》。砥德砺材,果当成周。拜受大命,封为齐侯。
此亦用《鼎》象。 伏震为德、为材,艮为石,故曰砥砺。 艮为果,震为周,艮为成,故曰果当成周。 艮为拜,本卦巽为命,重乾,故曰大命。 巽为齐,震为诸侯,故曰齐侯。果当成周者,言太公积德,果遇文王也。
《鼎之萃》。西逢王母,慈我九子。相对欢喜,王孙万户,家蒙福祉。
兑在西,坤母,伏乾,故曰王母。 伏震为子,数九,坤为慈,故曰慈我九子。 伏象正反震相对,故曰相对欢喜。 艮为孙,伏震为王,故曰王孙。 坤为户、为万,故曰万户。 艮为家,伏震为福祉。
《鼎之升》。安坐玉牀,听韶行觞。饮福万岁,曰寿无疆。
伏艮为坐,震为玉,巽为牀,故曰玉牀。 震为乐、为觞,兑为耳,故曰听韶行觞。 震为福、为万岁,兑口,故曰饮。 伏艮为寿,坤广,故曰无疆。
曰,宋元本作日,依汲古。
《鼎之困》。登高望家,役事未休。王事靡眞,不得逍遥。
详《夬》之《解》。
事,宋元本作政,依汲古。
《鼎之井》。击鼓蹈陔,不得相踰。章甫文德,福厌祸消。
元刊注云:陔,阶次也。按:礼有陔夏,乐有击鼓,为登阶之节,故曰不得相踰,言登阶有节,不得乱也。 伏震为鼓,艮为击、为陔、为冠,故曰章甫。 伏离为文,震为福,坎为祸。厌,足也。
蹈,汲古作陷,非。消,宋本作涓,依元本、汲古。
《鼎之革》。追亡逐北,至山而复。稚叔相呼,反其室庐。
依《需》之《涣》校。各本皆作“追亡逐北,呼还幼叔。至山而复,得反其室”。
《鼎之鼎》。积德之君,仁政且温。伊吕股肱,国富民安。
伏《屯》。 震为德、为君、为仁,坤为积、为政、为国、为民、为富,震为伊,巽为吕、为股肱。
君,宋元本作至,仁作君,依汲古。
《鼎之震》。老滑大?,东行盗珠。困于噬敖,几不得去。
《山海经》云:尧光之山有兽穴居而冬蛰,名曰猾余。峩之山有兽焉,见人则眠,名曰狳。狳,即?也。皆艮象。 震为东、为珠,坎为盗,故曰盗珠。 坎为困。噬敖,按《诗》搏兽于敖《传》:敖,地名。噬敖,疑亦地名也。
?,宋元本讹偷,珠作敖,均依汲古。困,汲古作国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艮》。禹召诸神,会稽南山。执玉万国,天下康安。
详《姤》之《临》。神,宋元本作侯,第二句作南山会稽,均依汲古。安,汲古作寜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渐》。忉忉怛怛,如将不活。黍稷之恩,灵辄以存,获生保年。
详《蒙》之《损》。 首句宋元本作忉怛忉怛,兹依汲古。
《鼎之归妹》。侯叔兴起,季子富有。照临楚国,蛮荆是安。
元刊注:季氏富于周公,然下曰照临楚国,则上二句皆楚事也。按:《左传·文元年》楚成王欲立商臣为太子,令尹子上曰:楚国之举,恒在少者,言楚君恒为少子也。又昭十三年叔向曰:弃疾必有楚国,芈姓有乱,必季实立楚之常也。 首二句言楚之兴起,富有者恒在叔季之子,与子上叔向语同也。 《左传·昭七年》薳启强曰:将使衡父照临楚国。 震为侯、为兴起、为荆楚,伏艮为叔季、为安。
侯,宋本作俟,依元本。
《鼎之丰》。白马骏骝,更生不休。富我商人,利得如丘。
通《涣》。 震为白、为马,故曰白马骏骝。 震为生,二五正反震,故曰更生不休。 震为商人,艮为丘,巽为利。
骏骝,宋元本作??驳,依汲古。
《鼎之旅》。灼火泉源,钓鲂山颠。鱼不可得,炭不肯然。
详《革》之《艮》。
《鼎之巽》。避患东西,反入祸门。糟糠不足,忧动我心。
详《否》之《需》。
《鼎之兑》。成王多宠,商臣惶恐。生其祸心,使君危殆。
伏艮为成,震为王,兑为媚、为姬,重兑,故曰多宠。 震为商,艮为臣,坎为恐、为心、为祸、为危殆。 震为君。
成,汲古作我,形讹字。臣作人,声讹字。成,依宋元本,臣,依元本。宋本亦讹人。君,汲古作我,依宋元本。汲古多终无灾咎四字,宋元本无。商臣,楚成王世子,后弑成王,见《左传·文元年》。
《鼎之涣》。虎饥欲食,见猬而伏。禹通龙门,避咎除患,元丑以安。
艮为虎,伏离,中虚,故曰饥。 伏兑为食,坎为棘、为猬、为隐伏。 《史记·龟策传》注:猬能伏虎,言虎将食,见猬而畏伏。 震为龙,艮为门,震为帝王,故曰禹。孟氏逸象坤为丑,此似以坎为丑。
饥,宋元本作饮,依汲古。患,汲古作祸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节》。按民呼池,玉杯文案。鱼如白云,一邑获愿。杯者,杖之讹。
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:仲秋县道按户比民,年七十者,授以玉杖。八十九十,礼有加。文案,盖养老加礼也。 坎为民、为池,艮为按。 震为玉、为椀、为案。案,椀也。 伏离,故曰文。 伏巽,故曰鱼、曰白。 坎为云,故曰白云。 艮为邑,坎数一,故曰一邑。 此亦有故事,为今所不能考。牟庭等便谓呼池改为安民县在平帝二年,为焦氏所不及见,疑为崔篆所为,岂知安为按之讹字。 《同人》之《豫》宋本、元本、汲古皆作按呼,汲古且作湖,安得据此讹字,以致疑乎。多见其不考耳。丁晏卿谓牟庭私改按为安,虽未必然,然按民呼池与安民呼池义孰为优,可不烦言而解,乃牟氏故作安民县解,固可疑也。
首句各本皆作安民呼池,依《同人》之《豫》校。文,汲古作大,依宋元本。鱼,元本、汲古作泉,云作蜜,皆形讹字,依宋本。邑,汲古作挹,乃后人妄改,以就泉蜜之讹,依宋元本。
《鼎之中孚》。双凫鸳鸯,相随羣行。南至饶泽,食鱼与粱,君子乐长。
艮为鸟,正反艮故曰双凫、曰鸳鸯、曰羣行。 震为行、为南,兑为泽、为食,巽为鱼、为稻粱。 艮为君子,震为乐,巽为长。
羣,宋元本讹君,乐作与,兹依汲古。
《鼎之小过》。蔡侯朝楚,留连江渚。踰时历月,思其君后。
详《豫》之《坤》。
《鼎之既济》。胶车驾东,与雨相逢。五楘解堕,颓杌独坐,忧为身祸。
详《大过》之《蛊》。楘、堕,元本作棨、坠。颓杌,宋本作顿厄,元本作颓輈,兹依汲古。
《鼎之未济》。螟虫为贼,害我稼穑。尽禾殚麦,秋无所得。
详《同人》之《节》。